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校学报.是综合反映高校学术水平的窗口。如何在琳琅满目的学报期刊中独树一帜,确定特色栏目、做好选题策划是学报编辑应积极思考的问题,更是学报编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2.
为了满足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内涵式发展的本质诉求,实证探索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学术影响力的定量评价。以中国知网为主要数据来源,收集整理4种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2016-2017两年内特色栏目刊文量和被引频次,构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特色栏目篇均被引频次、零被引率和h指数三个定量评价指标对特色栏目学术影响力及其差异加以分析。4种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并没有突显"特色",但是特色栏目学术影响力差异显著。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特色栏目需保持相对稳定性;主编及编辑群体应当掌握栏目定量评价方法,全面评估各栏目学术贡献度;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特色栏目未来发展应当实施"走出去"战略。  相似文献   

3.
栏目建设是高校学报质量建设的基础,近年来各高校学报都十分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一般地方高校学报因为有了特色栏目而渐渐摆脱了同质化,特色栏目成了学报发展中的一个轮子。地方院校的多学科性质决定学报还要发挥其他学科的力量,让另一个轮子动起来。推出"动态栏目",就是要调动本校学科资源优势,参与到学报的栏目建设中来。通过双轮驱动,才能使学报得以平衡发展,共同建构学报新的学术生长点。  相似文献   

4.
高校文科学报如何提高学术性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宁 《运城学院学报》2003,21(6):107-108
高校学报应以学术质量为本,但是近年来,一些高校社科类学报,尤其是一些新创办的各类成人高校文科类学报,存在着学报缺乏学术性、栏目设置无特色等不足。究其根因,主要是办刊宗旨不明确,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学会指导不够;编辑素养不高,办刊经费紧缺等。为此,高校文科类学报必须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明确学报为学术研究和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办刊宗旨,提高学术品位,突出学术特色;全国和各行业学报协会、学会应起到对各类学报的业务指导作用;办刊人员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编辑和专业学术素质;学报主管学校在办刊经费上应给予必要支持。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可持续发展,主要面临栏目搭建与学科建设不相匹配、缺乏核心作者群、优质稿源不足、学术传播影响力较弱等问题,亟需从加强学校政策支持、提升编辑主体策划能力、建立作者队伍数据库、加强新媒体传播平台建设等方面着力。分析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的发展趋势、困境及策略,有助于总结高校学术期刊发展规律,为实现特色栏目可持续发展、提高学报学术影响力传播力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6.
“双一流”的建设方案实施为地方高校的建设注入了新活力,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将对中国未来的高等教育发展产生很大影响,所以高校学报应根据“双一流”建设方案进行相应的办刊转型。文章分析了高校学报存在的数字化建设还相对落后、办刊特色尚不明显、学报编辑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等问题,从而提出高校学报应采取促进媒体融合、培育特色栏目和吸纳专家办刊等应对路径,以有效提升高校学报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入选教育部"名栏工程"以来,本刊"蒙古学研究"名栏目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建设学报名栏必须坚持正确的理论方向和学术影响,充分体现栏目特色及品位,要与高校的学科建设紧紧结合。同时要加强编辑队伍建设,提高编辑人员的学术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校学报的具体特点,从创办特色栏目、重视组稿策划、审稿队伍的建设、编辑素质的提高、建立学报学术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对如何提高高校学报学术质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地方高校学报利用地域文化特色可以促进学报特色栏目的形成和发展。地方高校学报可以从做好栏目的策划、保持栏目的连贯性与开放性、依托优势学科、选好栏目主持人、培养编辑的特色思想和意识等5个方面入手,建设特色栏目。特色栏目的建设,对于地方高校学报提升品位,扩大影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报与学科建设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学报作为学校学术交流的窗口,在反映学科特色、培养人才、促进科学研究、推动学科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要办好学报,必须吸纳优秀稿件,提高学术质量;优化学报栏目,突出学术特色;提高编辑素养,促进学术研究;建立稳定的作者队伍,促进学术梯队建设,从而促进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两种“自主招生”改革之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行部分高校面向考生自主招生,开放式招生,是我国高校招生改革的一大突破,为今后各校自主招生或若干院校联合招生探索了一条新路。赞成教育部在部分学校试行的自主招生制度,但不赞成对学生进行层层考试;实行保送生制度,对选拔有专长特长的优秀学生具有积极意义,但应认真总结经验,努力克服不足之处,逐步探索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保送制度。  相似文献   

12.
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应该有属于自身的独特特色,属于自身看世界、研究问题的独特视角。由于长期的自卑情结,我们习惯于迁移与移植,我们的改革总是以城市和重点学校为背景,缺乏对农村和薄弱学校的考虑。所以,当前的教育改革应当重构"本土",从本土的问题出发,建构起坚实的改革土壤。  相似文献   

13.
学术期刊是文化媒介中独特的一类,承担学术引导和文化建构的重任。学术期刊在编辑过程中,应建立科学的编辑理念,按照期刊自身的规律,确定学科专业的主攻方向,审选前沿课题。使学术期刊在期刊方阵中,发挥特殊的媒介功能。学术期刊编辑应从传统的以选择稿件为目标转移到以搜集科研信息、掌握学术发展动态、制定特优选题、慎审组约好稿、提高学术质量、最终编出高品质刊物为目标,强化编辑的主体地位与媒介构成价值,创造性地办好高层优质的学术刊物。学术刊物的特色表现为:学科特色、栏目特色和专题特色。在编辑过程中还应突出编好专题栏目、综述栏目并创设富有个性的特色栏目,形成自己的栏目品牌。学术期刊编辑承担文化创造和建构的重任,要把真正有价值的学术精品呈献给读者,办出名栏名刊。  相似文献   

14.
女教工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已被广泛认同,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女教工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成为影响女教工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的重要因素。高校特殊女教工因受囿于自身特定的生理、心理及高校特定生活工作环境等影响因素,时刻面临着各种新挑战和新压力。社会应关注、高校需重视及工会应发挥其守护神作用,特殊女教工自身则必须掌握必要的心理调适技能。  相似文献   

15.
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方向指引下,我们应把中国话语与中国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构建中国外交翻译话语权。在建构中,理论层面要突出中国的文化价值选择;实践层面要体现自己的"说话方式";创新层面要吸收西方外交翻译话语体系中的积极性成果,并为我所用,使之自我化、中国化、民族化,并用自己的、中国的、民族的译文表述出来。如此,建构起用中国自己的"说话方式"向世界传达"中国声音",并体现出"中国话语"本质特征的外交翻译表达语用体系。  相似文献   

16.
重新认识"批判性思维"及其在课程中的运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王玮 《比较教育研究》2004,25(11):62-66
本文通过对西方学者关于批判性思维认识的介绍,结合哈佛核心课程所体现的批判性思维精神,揭示对批判性思维的完整理解应包括认知能力和情感表达两个方面,同时提出我国通选课程或选修课程实践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17.
民族预科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元星 《高教论坛》2004,(4):100-102
高校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层次。作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阐述民族预科班主任应该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素质教育渗透,使班级工作做到“管而不死,放而不乱”,为各高校输送合格的预科生。  相似文献   

18.
“Transhumanism”是一种思考人类未来的运动,它假定了当前人类只是其发展过程中的较早阶段而非终点,并倡导使用理性,特别是使用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人类增强来改善人类的生物体,从而步入Transhuman甚至后人类(posthuman)社会。通过人类增强增加Human的属性使其成为Transhuman预示着从Human到Transhuman的一个标志:“基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干预永久地增加了人类的某种内在属性,并且超出了人类物种在未接受任何增强干预下的最高水平”,而增强干预在增加一些人类属性的同时也在减少另一些属性则预示着从Human到Transhuman的另一标志:“基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增强干预永久地减损甚至彻底摧毁了人类之生物性、生活的真实性、个体的同一性及其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之中的任意一个”。这两个标志可独立使用,它们有助于推进Transhumanism的倡导者与反对者的公开对话。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学报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平台,专业建设对学报特色化的发展也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促进作用。专业建设对高职院校学报特色栏目发展起促进作用,特色栏目改变了刊物面貌,激发了刊物的活力,也起到推动专业建设作用。学报发展与专业建设要良性互动,共同为提升学校的软实力服务。  相似文献   

20.
We suggest that most inquiry in special education is misconceived. We examine the consequences of an allegiance to the erstwhile knowledge of special education in professional assumptions about learning difficulty and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special education. We assert that obeisance to that knowledge has proven unfruitful for the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it is intended to serve. Suggesting that the preferred inquiry methods of special education have led only into culs-de-sac, we argue that inclusive education should reinstate the importance of teachers' own experience, insights, and values—restore the significance of reflective practice. It is these that should provide the lead for new developments in inclusion. We suggest that arguments for inclusion have to emerge less out of the kind of supposed knowledge so respected by 20th-century educators—less out of notions of success and failure (of children or of schools)—and more out of ideas about social justice and human righ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