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在我将近退休的1996年,<农村大众>报新上任不久的总编怀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魄力,为使农民报更好地服务于农村读者,他多方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不同形式的宣传作用,当时他别出心裁地提议我着力创作农业科技漫画,跟随报纸每周刊出两期的科技专刊各发表一幅,让它期期有.  相似文献   

2.
孙宝国  吴瑕 《视听界》2013,(4):58-60
新世纪以来,国家在政策和管理层面积极鼓励和倡导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在立项上支持,在播出上扶持,在评奖上倾斜。这些措施对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起到了促进作用,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较前一时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毋庸讳言,仍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一、相对数量仍偏少新世纪以来,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的绝对数量直线上升,成为堪与历史题材、军旅题材以及都市题材比肩的电视剧类型,获得了观众广泛的接纳和认可。尽管如此,与其他热门题材电视剧相比,农村题材电视剧在数量增长上尚处劣势,远未满足广大农村受众的收视需求。  相似文献   

3.
这里所说的农村报,乃广义的农村报,既包括中华农民报协会所属的38家会员中的农民报,又包括主要在农村发行的科技报、致富报、多种经营报等专业报。  相似文献   

4.
农村报面临的困境 这里所说的农村报,乃广义的农村报,既包括中华农民报协会所属的38家会员中的农民报,又包括主要在农村发行的科技报、致富报、多种经营报等专业报.  相似文献   

5.
禾刀 《声屏世界》2008,(9):67-67
7月5日,长影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基地揭牌暨长影农村题材电影发展基金启动仪式在长影世纪城举行。中国首家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基地正式落户长影。如此兴师动众地专门设立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基地,能够表明的不是农村题材电影的兴旺发达,反倒是近年来萎靡不振的颓势。  相似文献   

6.
7月5日,长影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基地揭牌暨长影农村题材电影发展基金启动仪式在长影世纪城举行。中国首家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基地正式落户长影。如此兴师动众地专门设立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基地,能够表明的不是农村题材电影的兴旺发达,反倒是近年来萎靡不振的颓势。  相似文献   

7.
记得去年五月,单位选派农村工作指导员,在我报篇时,同事们提醒我:农村指导员工作很辛苦,农村工作很复杂,你可要想好啊!更有好心的同志跟我说:到农村去一年,业务工作丢了,回来还得学习拣回来。再看一看,档案局第一任指导员李京,人消瘦晒黑了,而且工作平台已经搭高。想到这些,心中未免有几分犹豫。然而,当组织找我谈话时,我还是积极报名了。抱着锻炼自己、服务群众的理念,我去了丽水缙云县五云镇官店村。临走之前局领导找我谈话:要注意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事,要有自己工作的风格特色。在局里领导送我去丽水的路上,我还不时想着,到任后如何开展农村工作。  相似文献   

8.
《农村报》原名黑龙江农村报,是面向黑龙江、辐射东三省的一张历史悠久的涉农报纸。近些年,我们农村报在如何打造“农业科技”版品牌上,下了许多功夫。在打造品牌栏目方面,主要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赵树理是人民艺术家,一生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贴近农村生活的文学作品。同时,赵树理又有丰富的编辑工作经历,从1939年到1955年,他先后主编过三报两刊,堪称编辑界的行家里手。赵树理具有深厚的农民情怀,通俗不媚俗是他编辑工作的特色,挖掘培养精通通俗写作的作者群、细心关照农村读者群是他编辑工作的两个着力点。  相似文献   

10.
张波 《新闻知识》2006,(11):81-81,80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功能和职责。笔者就职的报纸是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现代农村报》。这张报纸是为“三农”服务的专业报。近年来,我们重视进行舆论监督,有针对性地开展批评报道,反映农民的意见、呼声和愿望,对于纠正地方农村工作中的失误,树立、打响报纸的品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农村报舆论监督的热点和难点农村报舆论监督的热点问题主要是:1、农村乱收费问题。2、土地纠纷问题。一年多来此问题占到反映问题的一半比例。3、基层党委政府和行政职能部门违规执法、以权谋私、乱收费问题。4、公、检、法部门以权谋私、枉法裁判、…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吉林省档案局始终把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作为贴近中心、服务大局,拓展档案工作服务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探索档案工作为“三农”服务的形式。全面提高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为“三农”服务的水平,使农业农村档案工作贴近农村工作主战场,更好地立足农村、面向农业、服务农民,在巩固县、乡、村农业科技档案工作信息网络建设的基础上,针对农村科技信息传递不畅、信息滞后等影响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翟边 《报刊之友》2002,(4):64-64
《中国新闻出版报》6月17日在《综合新闻专版》发表了安武林的章《诗心使我年少》,介绍了全国优秀儿童学奖获得、《少年月刊》主编王宜振在编刊之余,潜心儿童学创作的事迹。王宜振从事儿童学创作已经24年。他锐意进取,勇于探索,呕心沥血打造儿童学精品,  相似文献   

13.
郑小云 《图书馆》1989,(3):46-47
如何激发农村“两户”(专业户、重点户)利用科技信息的积极性,使图书馆的工作从以“藏”为重点转移到以“用”为重点,使图书馆大量的科技信息变为农民手中致富的精神财富。这个问题是当前我们县级图书馆为农村“两户”服务中所面临的新课题。一、沟通科技信息的渠道我馆藏书十二万册。近几年来每年订科技报刊161种。为方便科技读者查阅资料,馆里还专门开辟了一个近200平方米的科技阅览室。但到科技阅览室的读者不多,来自农村的“两户”读者就更少。是他们不需要科技信息吗?不是。一次,来自边远农村的几个“两户”青年读者进到科技阅览室,大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新年脚步的到来,南方农村报新网站www.nfncb.cn开通与读者见面了。与此同时,更加贴近主流读者的南方农村报又一次成功地实施了改版。  相似文献   

15.
孙犁是一位风格独异的作家,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编辑.他从事编辑工作的时间,长达40余年.正如他自己所说,"在我一生从事的三种工作(编辑、教员、写作)里,编辑这一生涯,确实持续得也最长."可以说,创作与编辑伴随了孙犁的大半生.他是以创作为专业,以编辑为职业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分析《乡村爱情》、《喜庆农家》、《福星临门》三部农村题材电视剧与创作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篱笆、女人和狗》、《轱辘、女人和狗》、《古船、女人和网》以及《外来妹》等电视剧在主题选择、创作风格等方面的差异,揭示近期农村题材电视剧的新气象,并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其热播的原因、对创作趋势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7.
吴平 《新闻界》2001,(4):55-55,54
荣获2000年度四川省广播电视节目电视社教类长片一等奖的纪录片《再当一回农民》创作历时近一年,真实地记录了一位老人用真情演绎的又一段人生经历。具有强烈的艺术冲击力和思想感染力,本文拟就此片的创作进行简要的回顾和分析。选题:从党员电教节目到生活纪实。《再当一回农民》中的主人公叫何宗辉,退休前,他曾担任泸州市政协副主席,负责联系农业和农村工作。1997年从市政协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以后,放弃了城里的优越生活,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古蔺县庄园村。在那里,他把自己几十年抓农业工作积累的农业技术用在了自家田地里,搞起了…  相似文献   

18.
若将刘海栖归入儿童文学创作新秀,那可真是有点委屈了他,早在20年前,他就以《这群嘎子哥》《灰颜色白影子》《银色旋转》《笔·肚皮·一个故事》《明天会怎样》《男孩游戏》《逃跑者和他的狗》等若干部长篇小说华丽出道了,当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他那极具独创性的"刘氏创作法"。可是刚在儿童文坛上整出了一些动静的刘海栖,却一头扎进了少儿社日益繁重的经营管理工作之中,将正在兴头上的儿童文学创作竟然一撂就是二十年!  相似文献   

19.
若将刘海栖归入儿童文学创作新秀,那可真是有点委屈了他,早在20年前,他就以《这群嘎子哥》《灰颜色白影子》《银色旋转》《笔·肚皮·一个故事》《明天会怎样》《男孩游戏》《逃跑者和他的狗》等若干部长篇小说华丽出道了,当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他那极具独创性的"刘氏创作法"。可是刚在儿童文坛上整出了一些动静的刘海栖,却一头扎进了少儿社日益繁重的经营管理工作之中,将正在兴头上的儿童文学创作竟然一撂就是二十年!  相似文献   

20.
农村信息报把分众化、小众化作为新的发展空间,从2004年起,推出了《花木世界》、《浙江畜牧》等系列专刊,现在每月出版6种专刊。这些专刊不仅细分了农村信息报的读者,较好地发挥了农村报在细分行业中的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