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数学复习课上我们常尽可能多的讲练题目,学生在课堂上似乎完全听懂了,但课下再做类似的题目却仍然有学生不会.复习课上讲练了这么多题目,效率何在?函数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点内容,函数的值域又是一个难点,在高二会考复习函数这一章节时,笔者就一直在想,如何授课,才能使效率最高呢?新的课改理论倡导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和教师的“开放式”教学意识,在这两种理论下,这节复习课,笔者决定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2.
先人曰:温故而知新!复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是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如何上好音乐复习课也一直是音乐老师们关心的问题,老师们普遍感到复习课难上。我也回顾了一下我们的教学研究,真正的在教学领域里面专门研究音乐复习课的内容也比较少,因此如何上好复习课也成为音乐教师教学的“盲点”。对我们音乐教师来说,复习的内容多,复习的时间短,不知道如何操作;对学生来说,复习的内容已经学过了,听不听无所谓,学习也没有多大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卢梭说过 :“要使学生喜欢你的课 ,首先必须让学生对你教的课感兴趣 ,教育的艺术就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要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 ,要使学生对你上的课“百‘上’不厌” ,想必这与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表演”艺术分不开的。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其实就是一个优秀的演员。语言艺术教师 ,“舌耕为业”。教师丰富形象的教学语言 ,是课堂教学的魅力之源。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 :“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学生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果。”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拥有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 ,对其教学的内容能准确、形象、灵活地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4.
“孝子”王立东王琪那是1996年初,38岁的河南医科大学教授王立东第一次招考博士生。准备考试的学生们几乎做遍了题库中的所有题目.但王立东还是出了哪个考生都想不到的一道题:“请写出你父母亲的生日。”考博士竟考了这么一道题.不少人都很吃惊,但了解王立东的...  相似文献   

5.
2005年11月11日20点15分,北京奥组委和国际奥委会官员共同揭晓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最终入选的是5个“宝贝儿”:鱼形象的福娃贝贝、大熊猫形象的福娃晶晶、奥林匹克圣火形象的福娃欢欢、藏羚羊形象的福娃迎迎和燕子形象的福娃妮妮。5个福娃的名字合在一起的谐音就是“北京欢迎你”!你喜欢这5个福宝宝吗?你对它们的形象和寓意有什么不同的理解呢?欢迎同学们来信或发邮件说说你的想法,希望同学们都能关注北京2008年奥运会!历届奥运会的吉祥物都是各主办国精挑细选出来的精品,寄托了东道主国家的美好祝愿。这些奥运“宝贝儿”给竞争激烈…  相似文献   

6.
在2005年岁末,我有幸以评委的身份参加了我区青年教师新秀大赛。一共听了22节课,整体感觉,这批教师的素质很好,无论是形象还是他们的才华都让我羡慕和激动不已,他们作为与新课程一起成长起来的新教师,赶上一个“鱼跃阔海,鸟飞高空”的好时代,课堂上我们看到教师们关注教学的发展性、人文性:学生们探索着、合作着,呈现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7.
仇千记 《宁夏教育》2007,(7):116-117
工作二十多年,曾数次执教《草船借箭》一课,也多次聆听别的教师上这一课,大都进行过这么一段。开场质疑问难”——上课伊始,教师指着刚刚板书的课题问学生:“同学们,面对‘草船借箭’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似乎是一“问”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举手。疑难问题”接连不断:  相似文献   

8.
一、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表述能力 教师要多渠道、多形式地运用各种形象、色彩、声音强化学生的感受。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如第三册的一节说话课。题目要求是:你喜欢帮助别人做事吗?想一想,你帮谁做过哪些事。选一种说给大家听。当我提问时,同学们纷纷举手。有的说:“我帮奶奶扫地。”有的说:“我帮妈妈晾衣服。”等等。答案很多,  相似文献   

9.
张海花 《教师》2010,(28):103-103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影响。谁都知道如果学生喜欢哪一个教师,他们就会喜欢那个老师所教的课,就会对那一门课感兴趣,就会有很高的学习热情。反之,如果学生不喜欢你这个教师,他还会对你上的课感兴趣吗?还会对你教的科目感兴趣吗?因此教师一定要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主动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摒弃“教师说了算,学生必须服从教师”的错误思想。  相似文献   

10.
目前,教师们都努力在生活这个数学大课堂中采撷、提取数学素材,丰富学生的学习情境,这不能不说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然而,细细品味一些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我们不由得反问:你走得还好吗?近日,笔者有幸参加了一次骨干教师的培训活动,期间一位教师给大家展示了人教版教材三年级的求平均数一课,现撷取课堂导入的一个片断,与各位同行探讨.现场实录师:大家喜欢做游戏吗?生:(热情高涨)喜欢!学生纷纷举手,最后,教师叫了一男一女上台.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打靶游戏(.多媒体屏幕上出现了一个靶子,并说明用点击鼠标的方法进行打靶,就会出现打靶的环数)师:(对小女孩说)现在老师给你三次打靶机会,看你能打中几环.小女孩把光标移到靶心,点击鼠标,屏幕上出现了环数,并配有打靶的音乐.师:大家看一看,她第一次打中了几环?生:(大声地)5环.师:看来第一次运气不怎么样,看看下一次会怎样?小女孩还是把光标移到靶心,点击鼠标,屏幕上出现了6环,小女孩好像发现了什么,但是没有说,继续往下点击,屏幕终于出现了10环.师:哟!真厉害,有10环了.小女孩怯生生地走下台,下面的学生感到疑惑不解,接着教师请小男孩来试一试.师:现在我们请第二个同学...  相似文献   

11.
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重要环节,毕业班的数学复习课更是举足轻重。然而纵观当前教学现状,情况令人担忧,大部分教师认为复习课就是做题目,成绩的高低就是复习质量的优劣。普遍存在两种不良现象:一是不会复习,常常“满堂灌”,从概念到公式,从计算到式题,喋喋不休滴水不漏。二是形式单调,  相似文献   

12.
一、变模糊评价为准确评价 例1:有位教师上《四季》一课,学生读完课文后,教师问学生:“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喜欢夏天,因为夏天我可以到河里去游泳。”教师听了以后满意地说:“你真聪明,还会游泳呢!”这个学生的聪明之处到底在哪儿?会游泳就是聪明吗?  相似文献   

13.
在一次“分式”复习课上,我准备再给学生讲解一道求值题:已知ab=1则1/1+a + 1/1+b=_____. 刚在黑板上写好题目,下课铃响了.我知道,学生是最反感教师“拖堂”的,准备好的“任务”没有完成,怎么办?不如当作是作业吧,  相似文献   

14.
盛赟 《四川教育》2001,(10):21-21
一、联系生活实例,复习有关知识。 1,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图,认识单位名称。 多媒体演示:屏幕上依次出现一把直尺、三只羊、两支铅笔、五朵花。 让学生边观察边表述,引导他们认识“把”、“只”、“支”、“朵”等都叫“单位名称”。然后让学生举例说出一些物体的单位名称。 2复习表格式应用题。 多媒体演示:屏幕上出现“草地上有8只羊,又来了3只,一共有多少只羊”的表格式应用题。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应用题?你能分析这道应用题的结构吗? 学生分成四人学习小组进行讨论。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操作计算机,依次闪烁屏幕上…  相似文献   

15.
上课铃声响了,一堂关于《万以内加减法不连续进位笔算加法》的教研课拉开了它的序幕。教师为了上好这节课,课前作了精心准备,买了一大堆铅笔放在讲桌上,上课时先复习1000以内不进位加、减法,教师出示了口算卡片,学生以“开火车”形式进行口算,学生每答对一道题,教师表示“真聪明”、“真能干”,或者全班学生同声表扬“你棒!  相似文献   

16.
陆华山 《中国德育》2007,2(10):79-79
这是一节五年级的词语复习课。为了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我鼓励他们自己出题,然后从他们所出的题目中精挑一些,在课堂上展开抢答竞赛。凡有题目被选中的同学皆会得到褒奖。此举一出,效果奇好,同学们在课前准备充分,对题目精挑细选、重新组织,课堂上积极参与,热情高涨。课进行到中段时,其中有一道题目是“写几个像‘巍然屹立’这样第二个字为‘然’字的成语”。  相似文献   

17.
时事扫描     
国内新闻■2005年11月11日晚,北京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揭晓,最终入选的是:鱼形象的福娃贝贝、大熊猫形象的福娃晶晶、奥林匹克圣火形象的福娃欢欢、藏羚羊形象的福娃迎迎和燕子造型的福娃妮妮5个拟人化福娃。五种造型名字合在一起就意味着“北京欢迎你!”  相似文献   

18.
郑赢珺 《考试周刊》2011,(74):178-178
一直以来,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的形象是高大的:老师一定比学生“厉害”,老师一定能解决学生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学生不会做的题目……但在高三物理复习课上的一次偶然事件,使我意识到教师“显拙”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几乎每一堂阅读教学观摩课、研究课中,执教者们都懂得运用美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设计来辅助呈现教学内容,于是声、色、光、电粉墨登场。但是孩子们在这声色光电的眼花缭乱中又获得了些什么呢?在教学设计中孩子不是真正的主人,而是老师言语里听话的“木偶人”。对于一篇美文,“你喜欢哪个段落,我们就从那个段落学起”,“你想读哪几个段落,哪你就读这几个段落”,“你喜欢哪个句子,你就读哪个句子,或就从这个句子学起”等等,这同样把整个语文课堂教学搞得支离破碎,是“分析如山”、“问题如山”的最新翻版。而语文学科所蕴含的真正的美却在这浅层的演绎中隐遁了,消散了。在语文世界里,孩子们心灵的双翅在未展开前就己折断了!小学阅读教学的“失语”现象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20.
很多教师经常抱怨说:复习的内容多,复习的时间短,不知从何下手。我们也经常听到学生抱怨:“复习课真没劲儿,都是过去讲过的。”“老做题,我都做糊涂了。”教师与学生的上述反映说明了复习课存在的两大误区:一是复习的内容是“老调重弹”,把复习课看成了补课;二是复习的方法是“题海战术”,把复习课上成了习题课。在复习教学中长期这样做,会使学生对数学学习越来越感到枯燥无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