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实施茶叶品牌战略是茶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池州市是安徽省茶叶的主产区之一,为加快茶业产业的发展,切实提高茶农的收入,发展茶区经济,2002年,池州市实施茶叶品牌整合战略,推出主打品牌——“九华佛茶”品牌。通过两年多的运营,“九华佛茶”品牌建设初见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多方面分析了“九华佛茶”品牌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九华佛茶”品牌建设的具体思路和措施,以期对“九华佛茶”品牌建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全唐诗》中“茶”与“茗”两字共出现1227次,这些诗里涉及茶叶产地的又有不少。首先,分析各产茶地,可看出其分布呈现“多个中心,四面开花”的特点。其次,对产茶地等级作进一步考察,发现各地经济水平与茶叶发展及茶品质之间呈正比例关系,即经济水平高的地方茶业发展快,同时好茶也一般出在经济富裕地区。  相似文献   

3.
清代湖南茶叶生产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湖南茶叶生产,大体上以鸦片战争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清代前期,尽管茶叶的栽植差不多遍及湖南全省,但湖茶产量和增长量都不太大。鸦片战争后,海禁大开,国际市场对茶叶的巨大需求转化为湖茶生产的直接推动力,湖茶在这一时期得到迅速发展,并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多重影响。一、清代前期湖茶生产概况自唐代国人饮茶之风渐盛以来,湖南一直是茶叶的重要生产区域之一。历代的史书中有不少关于湖茶的记载如五代时:“湖南岁贡茶二十五万斤”。①宋代“荆湖岁课茶二百四十七万余斤,后茶法屡变/岁课目削。荆湖二百六万余斤茶出潭…  相似文献   

4.
唐代经济、文化的发展,为我国的茶叶生产、消费和茶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盛唐时期,饮茶之风自南向北吹遍全国,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于是,论茶专著出现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销售茶叶开始了,国家收缴茶税出台了……所以史家有茶“兴于唐”、“盛于唐”之说。尽管在此之前,已有人对茶文化作过零星的论述,但是,人们在谈到茶文化史时,还是首推陆羽及其《茶经》。  相似文献   

5.
<正>江西婺源茶业职业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以“茶”命名的国家公办特色高职院校,坐落于江西省婺源县。学校结合自身特色和地方优势,开设了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茶艺与茶叶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茶叶贸易方向)等专业,致力于培养茶树种植、茶叶加工、茶艺表演、茶叶营销、茶叶贸易全链条式茶产业人才。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代表了一种文化,不同的茶有不同的气息,而同一种茶的不同泡法也有不同的韵味,喝茶既是品茶,又是品文化、品人生。  相似文献   

6.
中国茶叶博物馆坐落在驰名中外的西湖龙井茶产地——龙井双峰,博物馆背靠吉庆山,面向五老峰,四周山峦景色秀丽。具有典型的江南风格和茶乡特色。主楼似立着的紫砂壶,四围数楼则如卧着的紫砂杯。这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座以茶叶为主题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展览的内容涵盖全国。博物馆占地82.5亩,分设“茶史厅”“茶萃厅”“茶具厅”“茶俗厅”和“茶事厅”等5个展厅。“茶史厅”通过大量的图片和资料,从五千多年前最先用茶的神农说起,展示茶的发展历史。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叶由最初的药用到成为世界性的饮料,至少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这里展出的…  相似文献   

7.
茶室     
令人感到遗憾的是,我国本是茶叶的故乡,但现今,在国际上影响最大的茶叶品牌却是“立顿”。虽说我们在唐代就有了陆羽的《茶经》,但向西方世:界介绍茶叶文化的却是日本的冈仓天心(1862~1913)的《茶之书》,  相似文献   

8.
曹颖 《初中生辅导》2014,(19):90-92
好山好水配好茶,武夷山水一壶茶.武夷山除了山水秀丽,更因盛产茶叶而闻名于世,这里有名有姓的茶叶就有三百多种,素有“茶叶王国”的美誉.武夷山发现第一棵茶树的地方,被称为茶洞.相传,这是彭祖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而彭祖长生不老,是因为喝了武夷山的茶.这个传说让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留下了“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的诗句.  相似文献   

9.
普洱茶历史悠久,地位重要。它之所以能从地方名茶日益成为世界名茶,从西南一隅逐渐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其中有三个重要原因,即:茶叶生产为茶叶市场孕育提供了物质保障;茶叶消费需求推动了茶叶市场发育;茶叶市场体系构建成为茶叶生产与消费有机纽带。正是依靠这三大支撑因素,普洱茶市场发展的关键问题基本得以解决。研究历史时期普洱茶市场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今天发展普洱茶经济,振兴普洱茶产业提供了有益启示,这就是:从发展普洱茶生产、拉动普洱茶消费、培育普洱茶市场三个方面入手,整体推动普洱茶产业升级换代,才能真正实现普洱茶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第二节 茶叶的功用 茶叶由药用发展成为饮料,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演变而成的。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古书上曾对茶叶的功用有过各种记载。唐《本草拾遗》上就有:“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明顾元庆所著《茶谱》中也记载着:“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尿、明目、益思、除顽、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  相似文献   

11.
As in many American classics,the road is a central image in Jack Kerouac’s On the Road(1957)and Comac McCarthy’s The Road(2006).This paper intends to carry out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is image in these two postmodern masterpieces.The paper starts with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image in the two works separately and ends with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comparative study of this topic.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在路上”成为中国文学界的流行话语,它源于“垮掉的一代”(BG)作家凯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On the Road),其起源语境、语义与BG相关。小说中BG伙伴横穿美国,在路上酗酒、吸毒、滥交,反抗美国现存体制,体验主流文化之外另一种生活。他们为一种莫名的想望不知疲倦地奔走,在疯狂中感觉自我,所以“在路上”语义非常复杂。中国移植者将它从其起源语境中剥离出来,抽空其原义,对其作望文生义的理解,使其抽象化、普泛化,弱化了它对于中国文化建构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在路上》中"垮掉的一代"。认为小说反映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青年人不安于传统、逃避现实、追寻刺激的生活方式、崇尚自然的精神状态。主人公多次横穿美国大陆时所走的路正是"垮掉的一代"的精神之旅。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以来的“丝绸之路”研究,三个时期“萌芽期”“发展期”“繁荣期”均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国外学者也对“丝绸之路”作了一些专题研究,尤其是法国学者和日本学者,为“丝绸之路”研究作出了许多贡献,其关于“丝绸之路史”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存在着资源约束问题,继续走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是行不通的,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走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6.
The End of the Road is John Barth’s second novel, and it is the first novel that brought abortion to the focus of public attention, which proves to be a huge success. This paper intends to study the al...  相似文献   

17.
“老派美国”与“垮掉份子”的对立和冲突,是“垮掉派”通过他们的文学来刻意塑造的。“垮掉派”的自我是形象建构和身份认同的产物,建立在对于“它者”的想象以及主体与它者的复杂关系中。  相似文献   

18.
王丽娜 《海外英语》2014,(19):188-190
The End of the Road is John Barth’s second novel, and it is the first novel that brought abortion to the focus of public attention, which proves to be a huge success. This paper intends to study the alienation in The End of the Road based on the alienation as a literary style and the alienation embodied in the literary contex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lienated plot, the paper aims to emphasize the internal cause for the end of the different character’s road.  相似文献   

19.
《西游记》的主题是“金丹大道”--这是明清时大多数《西游记》研究的观点。20世纪90年代,李安钢先生重提这一观点,遭到了不少学的反驳。这就是说式图通过辨析《西游记》中的“佛教”,“心学”,“游戏笔墨”等关键性问题,澄清以往学对《西游记》的误解以证明这种观点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央从国家战略全局做出的重大决策。苏州地处"一带一路"在长三角的交汇点,应充分发挥开放型经济优势,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国家发展大局中找准定位,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