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中心环节是引导青少年学生领会道德概念,即教育他们认识具体的社会行为准则及其执行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令人感到棘手的,是一些学生的头脑中存在着某些思想或心理因素,障碍着他们对教育者所提出的某些道德要求和意义的正确理解,有时表现为“忽视”,有时表现为“对立情绪”,严重时甚至拒绝接受教育者的一切要求。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意义障碍”。在思  相似文献   

2.
孟子言有三乐,其中两乐为“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正是对教育者的诠释.教育者的身上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他能用知识、品行.道德这些清澈甘泉洗涤学生的心灵,并破除他们内心的污浊.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他的学习及发展是与其心理素质密不可分的.人的心理素质是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的“合成转”,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逐渐趋于完善.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要掌一盏“长明灯”执手黑暗之处的迷茫,将其挽出心理素质的“死角”.  相似文献   

3.
潘兴强  黄燕 《考试周刊》2012,(50):152-153
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是高校德育的新领域,是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本文着重从情感陶冶法出发,进一步分析和研究如何寓大学生道德自律情感的培养于教师的道德修养、环境建设、艺术熏陶三方面之中,培养大学生道德自律精神。一、增强教育者道德修养的感染力。深化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情感。一般来说,广义的教育者指的是有意识地形成或改善他人思想品德的主体.这就不仅包括学校里的德育教师,还包括其他任课教师、家长、亲友等,但就学校而言,教育者更侧重于其狭义的教育者指的是全体教师。对教育者而言,观念的转换、知识的更新、方法的改善都不能取代其人格魅力带给学生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因此,在培育的准备阶段,教育者必须树立“身教重于言教”的意识,通过提升他们的德育意识、德育责任能力、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道德权威影响受教育者。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道德人格的定义和内涵作了简要阐述,并就如何将高校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与学校德育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以下五个方面的意见:第一、要把“两课”教育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作为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培养的理论基础;第二、在开展学校德育工作时,要精心组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道德人格;第三、在开展实践活动时,要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第四、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道德人格;第五、要全面提高教育者素质,发挥教育者自身道德人格的榜样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浩鹏 《中国德育》2006,1(8):21-22,36
“善”的教育,即道德教育,是小原国芳“全人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学生之“自我”为中心,认为道德基础是自我的良知,道德教育应帮助学生实现道德自律;道德的起点是个体内心的纠葛,教育者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道德的形成是个体自我修养的过程,道德教育应该为学生道德思考与道德实践等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6.
自我控制是德育得以实现的必要途径,是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在德育中的主观能动性,切实解决德育中“要我这样做”而不是“我要这样做”的问题,改变德育被动为主动的局面。实现由“自在之我”向“自为之我”的飞跃。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按照教育控制论的观点,如果把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作用称为教育者的输出,受教育者所接受的教育作用称为受教育者的信息输入,那么受教育者的输入质和量就不一定等于教育者的输出量和质。因为,高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道德认识和评价标准,接受、拒绝或不完全接受教育者对自己主体的信息输入。这种输出与输入之所以出现接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在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中指出:“加强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大事.要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培育优良品德.”《决议》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已提到关系国家命运大事的高度.对于每一位教育者而言,都应予以高度重视.笔者认为: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重要的方面是在学生德育过程中,应注重学生道德思维、道德评价、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这是学校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是实现教育目的和教育改革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道德能力培养的探索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随着我国社会开放程度的日益提高 ,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 ,我国大学德育面临种种挑战。本文对当前大学生道德感受源和道德感受渠道作了分析 ,并提出大学德育应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作为重要任务。通过对中西方道德教育传统的考察分析 ,确立了“学生自主选择与教育者适度灌输和积极引导有机结合”为我国培养学生道德能力的基本原则。通过实验性研究和实践 ,总结出“认知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外在教育引导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等具体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自我教育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或其它因素启发引导下,对自己的思想品德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克制和自我改正的一个过程。自我教育有助于学生通过亲身获得亲身体验,使自己的思想和道德自觉地向高层次不断发展。所以,苏雹姆林斯基断言: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一、明确教学目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是教育者把当今社会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 ,也是民族优良道德的传递和继承过程。因此 ,思想品德课实质上是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促使社会道德个体化 ,并通过灵活多变、启迪疏导、言传身教等教学方法 ,使学生掌握社会的思想体系、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 ,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增强学生抵御各种不良思想侵蚀的免疫力 ,培养“四有”新人 ,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效果。二、掌握心理特征教育者在明确教学目的的基础上 ,还必须了解掌握新形势下技校生的心理特征和现实表现。笔者通…  相似文献   

11.
“师爱”简单地说,是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对自己教育对象——学生的热爱,是教师对学生成才的殷切期望而生发的深厚道德情感。教育实践表明:热爱学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广东省著名特级教师丁有宽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确实是颠扑不破的教育信条。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直接影响到教师教育工作的效能。  相似文献   

12.
“意义障碍”的产生是道德观念形成规律的反映,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矛盾的反映。当教育者不能向学生表示积极的道德期望、与教育要求不一致时,如果教育者采用的是呆板机械的教育方法,或者不能制定合理有效、富有人性的课堂规则,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动机和心理特点时,就很容易造成“意义障碍”。  相似文献   

13.
刘扬 《考试周刊》2011,(88):217-217
在现实的教育环境中,教育者会遭遇诸多尴尬:苦口婆心地规劝学生,“明知不可而为之”地管教学生,学生不理解我们,家长不理解我们,学校也不理解我们,最终连自己都不理解自己,这种状况,我们称之为“教育道德悖境”。文章对“怎样才能消解教育真实境遇中的‘道德悖境’”等问题作探讨。  相似文献   

14.
所谓德育 ,就是按照特定时代、特定社会的道德规范来培养塑造个体的道德意识、信念和行为习惯。它具有三层意义 :第一 ,首先必须使受教育者知晓和理解社会的行为规范 ,并发展其道德认识能力 ,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 ,这便是德育中的“知”。第二 ,要使受教育者相信“知”的内容 ,把其道德认识内化 ,升华为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 ,这就是德育中的“信”。第三 ,德育的最终目标就是使教育者将道德认识与道德信念转化为道德行为 ,并培养良好的习惯 ,这是德育的“行”。因此 ,由未知到知、由知到信、由信到行是德育工作有机的三个环节 ,构成了…  相似文献   

15.
国家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指导思想,选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思想政治的突破口,引导学生从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领会学习内容、理解深刻道理。为此,笔者在实践中作了如下的尝试:一、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传统教学的弊端之一,就是教育者实行单向传授,实行“我讲你听”,其结果必然是“师劳而功半,又从而怨之也”。诚然,科学的世界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不可能从学生身上自发产生,而是需要“灌输”的,但这种“灌输”毕竟不同于液体流入管道和容器中。学…  相似文献   

16.
学生知行脱节,中小学德育缺乏实效和魅力一直困扰着德育工作者,那么,如何提高中小学德育的实效和魅力?是每一个德育工作者致致以求的问题。众所周知,实现学生由知到行的转化,一方面,需要学生的情感认同,使学生不仅能知,而且“愿意行”;另一方面,需要行动策略、道德智慧。使学生不仅能知,而且“会行”、“能行”。因此.要提高德育的实效和魅力.既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又要注重发展学生的道德智慧。基于此.教育者有必要弄清楚什么是道德智慧?道德和道德智慧的关系及如何发展学生的道德智慧?  相似文献   

17.
教师在道德教育中扮演着道德代言人和道德教育者的角色。学生的受教需要集中地表现为向师性,教育者要珍惜、尊重学生的向师性。教育者在道德教育中要对每个学生保持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心理态度),对每个学生充满期望.对学生教育充满自信与乐观的态度,具有真心、德心、道心和佛心。  相似文献   

18.
教师权力是教师作为专业教育者引导和教育学生的权力,是“教育者”这一特定角色赋予教师的一种教育性力量.教师权力不是教师个人所拥有的特权,它的使用必须遵循教育的道德性和逻辑性,才能获得自身的合理性.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权力表现为三种基本形式,惩罚、权威以及规则,明确它们的合理性及限度是教师正确运用自身权力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9.
钱宇婧 《学苑教育》2023,(17):22-23+26
“生命至上,以人为本”是中华文化的基本底色,强化生命教育理应成为教育者的共识。道德与法治学科是“思想道德”与“法治”的有机融合,是学生生命教育的主阵地。基于此本文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例,在阐析生命教育的价值功能、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命教育开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特色,围绕教材内容,通过情境教学、亲身体验、实践活动、评价引导等教学活动,阐述了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对生命教育的有效渗透策略,以期能带给学生心灵的冲击,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一、积极探索,改进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和途径。(一)“灌输教育”不能完全切除。目前,教育界对“灌输”几乎是群起而攻之,这是因为“灌输”教育存在很大的弊端:一是灌输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二是在道德教育的传授中,由于灌输教育居高临下的立场,必然导致方法上的机械化、简单化,常会造成受教育者对所受道德规范的排斥和抗拒;三是学校教育者有着“灌输”教育难以解决的问题,如道德最多只能灌输某些道德知识,而无法解决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等更为深层的东西。因此,“灌输教育”不能完全切除。(二)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