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子出版中常见图像格式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像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图像是用各种观测系统、以不同的形式和手段观测客观世界而获得的,可以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眼并进而产生视觉的实体。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科学研究和统计表明.人类从外界获得的信息约有75%来自视觉系统,也就是说是从图像中获得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了人眼视觉现象的几个特点,以人眼视觉特性为出发点,介绍其在电视系统设计、信息处理和压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文本数字水印可用于文本电子文档的版权保护领域,它是信息隐藏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人眼视觉冗余的文本数字水印算法.根据人眼对细微的颜色变化不敏感这一特性,提出了通过改变文本字符RGB颜色分量的低四位来嵌入水印信息。该算法具有较好的隐蔽性和鲁棒性,能够抵抗文本删除、修改等攻击,实验证明只要保留文档原始内容中的连续N/8.6(N为待嵌入的水印信息位数)个字符,利用该算法就能够提取出完整的水印信息.  相似文献   

4.
人眼观察所获得的景物效果就是摄像机拍摄所获得的画面效果吗?摄像机拍摄的画面效果与人眼平时观察的结果是不是一致?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本文作者从人眼的视觉产生到人眼的卓越本领谈起,从摄像机的“仿生”功能到人眼与摄像机的差异方面进行分析,力争在两者的差异中给从事电视画面创作的同行们一点启示,使人们在实际的电视创作中,逐渐缩小人眼与画面的“距离”,消除人眼给画面创作带来的“误差”,逐渐适应用“镜头”进行观察和思维,使画面语言更为准确和生动。  相似文献   

5.
影像“畸变”效果与观众“猎奇”心理李兴国影像“畸变”指正常的景物在摄像机镜头记录和再现过程中出现的超出正常视觉感受范围的一种变形或失真。人眼在平常的视觉活动中,重复接受“司空见惯”和“习以为常”的视觉信息,视神经经常处在被动接收状态,逐渐地失去了对各...  相似文献   

6.
《视听界》2008,(2)
本文从人眼视觉特性和数字电视特点出发,研究输入分辨率和显示分辨率与显示接口和整机性能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是一个"图像拜物教"的社会,各种各样的视觉文本刺激着我们的眼球和大脑,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一种视觉文化现象,学术界由此展开了各种层面的视觉文化研究。本文从视觉文化的一个侧面横切,以人的感觉器官眼睛即观看为出发点,分析电子监控设备是单纯的人眼延伸,以及延伸背后所隐匿的权力规训。  相似文献   

8.
人类是通过双眼来认知外界的世界,眼睛对于人类的作用是巨大的,但是对于双眼的构造却没有深入地研究过。双眼的视觉并不是单眼信息的简单叠加,与单眼视觉相比较,双眼视觉能使人看东西的影响更加立体,对三维空间的认知也能更加准确。但是人眼的光学系统并不完美,还存在着很多缺陷,人眼像差影响着人们双眼看东西的成像质量,同时它还受着亮度等自然条件的制约。本文将从不同的亮度条件入手,研究人眼像差对双眼叠加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颜色的饱和度对视觉的影响是整个视觉类作品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文着手于色彩的饱和度,来讨论饱和度的运用对立体视觉效果的影响。最终得出结论,在人眼承受范围内,饱和度高的物体越容易引起立体感知。  相似文献   

10.
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任务所使用的方法越来越相似,使用Transformer来完成视觉任务成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如何从单个图像中恢复物体的三维信息是计算机视觉深入研究的一个系统问题。然而,传统的三维重建算法在缺乏物体表面纹理的情况下重建效果较差。因此基于前人的研究,提出一种使用Transformer结构的多视图三维重建方法,经过实验测试后,证明Transformer应用于三维重建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并且有较好的重建效果。  相似文献   

11.
自动构造布尔检索提问式算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析和评价了自动构造布尔检索提问式的两种典型算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基于样本文献提问构造布尔检索提问式算法。核算法以样本文献提问为基础计算检索词的权重,根据检索词权重值的分布规律来构造布尔检索提问式。此算法的主要目的是简化用户在检索中与情报检索系统的交互过程,从而提高检索效率。笔者利用AUBO检索系统对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相同的查全水平上的查准率普遍高于手编提问式的检索结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图建立从连续调图像到半色调图像、经复制工艺产生硬拷贝输出,最终由视觉系统感受后全过程的物理重构和结果评价关系。由于半色调操作、复制工艺和视觉感受过程的复杂性,描述这种关系并不简单,文中建议的方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介绍了设计开发Web主题信息采集系统的一个核心算法——超链接主题预测算法。文章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分析,发现超链接的主题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父网页的主题相关度、锚文本的主题相关度和Web子图的链接结构特性,从而提出了基于Web页面内容和链接结构的超链接主题预测算法,系统评价结果显示该算法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的数字图书馆图像检索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适应图书馆特点的视觉特征和高层语义相结合的图像检索算法,通过相关反馈构建了动态的相似性度量方程。实验结果表明,综合视觉特征和语义特征的检索比仅利用视觉特征的检索能获得更高的检索率。  相似文献   

15.
从2006年10月—2007年1月,喻国明教授领导的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传播心理实验工作室在国内首次运用眼动仪进行了中文报纸版面的实验研究。这项研究旨在通过实验观测人眼在阅读报纸时的视觉轨迹及相关的眼动指标,探寻人们阅读中文版面的视觉规律,以及报纸版面设计元素的引进是否会改变且如何改变这种规律。这是我国首次使用眼动实验方法所进行的关于人们阅读报纸版面的视觉规律的心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6.
论科技论文的可视化发表与科技期刊的可视化出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柏寿 《编辑学报》2015,27(1):67-70
从可视化和信息可视化的角度剖析当今科技论文的形态特征,认为其文字、图表均为静态模式,不能反映科学试验连续变化的视觉过程,因而具有抽象、枯燥、难以理解和不易被受众接纳的缺陷.阐明以是否可视(人视觉可否观察到)为标准,将科学研究或科学试验的过程分为实景化(即人眼可见或人眼借助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摄像机等仪器可见)和非实景化(人眼或借助仪器无法观察,如推理过程、思维过程、证明过程等)2种;每项科学试验都是由实景化和非实景化过程所构成,区别仅在于这2种过程所占比重不同.从科技论文可视化发表的客观基础(技术基础、组织基础、受众基础)和主观驱动2方面论证论文可视化发表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展望目前可尝试进行可视化出版的科技期刊类别和特点,讨论了可视化出版探索初期应给予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 在传统的模拟电视系统中,有其很直观的图像基带测试理论和主观评价方法,而在压缩的数字系统中,由于传统的模拟测量方法将失去意义,则需要一套新的理论,新的测试方法。这个方法同样是基于人眼看到的效果来评价图像质量,即真正的图像质量测试是基于从事测试观看者对所看到图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人眼与摄影机在基本原理上非常相似,但对于电影的审美感知来讲,有非常重大的差别,因为人在感知影像的时候并不是像摄影机一样,通过机械纪录的方式最终完成,而且还会有积极的视觉心理活动参与其间。因此,认识和了解人的视觉感官和摄影机的差异,有助于影视制作者在拍摄时更好的结合观众的视觉心理来考虑摄影机拍摄纪录时对被摄主体的视觉效果的塑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环境下意见领袖与受众社群间形成了自运转、自循环的范围舆情系统,有效甄别意见领袖并评价其影响力对加强网络舆情管控具有实践意义。[方法/过程]结合OCA扩展理论、群际关系理论、舆情场势理论以及SIC理论,通过系统动力学分析意见领袖作用、前因变量及其动因机制,构建意见领袖影响力评价体系的一般性框架,提出一种变权重灰色关联度的意见领袖甄别算法,并以舆情话题"11·3留日女生遇害案"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蝴蝶图示"架构了意见领袖作用与前因变量的因果关系及反馈回路,揭示了舆情系统内社群生态与意见领袖作用协同演化的内在机理;本文提出的理论模型具有多维度测度、权重集科学、算法性能优越等特点,适用于社交网络中意见领袖形成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20.
论文在先期自动汉字笔划属性采集排序基础上,采用汉字等价置换方法,利用内码提取函数进行地址计算。设计实现了一个汉字笔划排序系统:论文对该笔划排序系统的设计思路、算法实现步骤等进行了详细讨论并对该排序系统的使用进行了有关说明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