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时14天的2011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在紧张激烈的角逐中落下了帷幕。作为每年四大满贯赛事的第一枪,各国好手纷纷出场,给网球爱好者来带了一场场视觉盛宴。让中国球迷激动的自然是武汉姑娘李娜的出色表现。此役,她过关斩将,挺进决赛,收获亚军,创造了个人澳网最好战绩,同时也成为了亚洲女选手中成绩最好的一位。李娜,成为了中国女子网球新的标志。"娜样风采",从中国逐渐蔓延到了世界的每个角落。  相似文献   

2.
李娜是我国最优秀的网球女选手之一,也是世界女子单打排名前十的选手。她总共经历6次澳网比赛,2010年表现突出,进入澳网单打四强。2011年再接再厉进入决赛并获得亚军,这是中国选手在四大满贯女单比赛中的最好成绩。本文对李娜在澳网7场比赛技术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其在比赛中技、战术运用规律。  相似文献   

3.
刘冲 《精武》2012,(2):23-23,25
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李娜进入里女子单打半决赛,创造了中国选手在奥运会上网球单打中的最好成绩。在半决赛中碰到曾经战胜过2次的俄罗斯选手萨芬娜。虽然输给俄罗斯选手萨芬娜,但是也创造了中国选手在奥运会的最好成绩。李娜身体素质、球速快很适合奥运会比赛硬地快速打法;而萨芬娜强劲有力的正反手回球,多变的回球线路,出众的心理调节能力。所以我就以两位选手在比赛中的技术统计来对这场比赛进行分析,一期找出两位选手技术上的优势和劣势。为我国的网球运动训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熊凌洁 《网球》2011,(3):50-50
从李娜成为一名网球运动员开始,李妈妈就开始对网球说“NO”了。先是不看女儿比赛,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相似文献   

5.
邱友益 《网球》2013,(11):98-99
9月27日,李娜和小德两位巨星在钻石球场展开性别大战,拉开十年中网的序幕;同一天,在江南水乡杭州西溪天堂,首届中国网球精英挑战赛激情上演,给观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花园网球派对。  相似文献   

6.
以四大网球公开赛的66场女子单打比赛为分析样本,建立女子单打比赛胜负判别函数方程,运用函数值量化竞技能力,横向比较李娜与其主要对手的竞技能力,纵向分析李娜的竞技能力发展状况,从而预测李娜2012年四大网球公开赛的竞技能力,旨在为李娜的备战提供参考,实现女子单打竞技能力研究的新尝试。结果显示:李娜与八位主要对手相比,绝对制胜能力不相上下;理论制胜值预测中李娜对一人胜率较大,与三人相当,两人威胁最大,两人次之;李娜的调整适应期在前两轮,若取胜便能发挥并保持自己的较佳的竞技能力再创佳绩。  相似文献   

7.
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李娜技战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录像观察法等对李娜在法国网球公开赛7场比赛中发球阶段、接发球阶段、相持阶段以及整体的技战术运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李娜发球阶段技术较为稳定,但球速不高,为对手接发抢攻提供了机会;接发球阶段接第二发球得分率明显高于接一发;相持阶段战术合理,心理更加成熟稳定。建议:李娜在训练中提高发球速度;接发球应形成自己的技战术套路;加强相持阶段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训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李娜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球文化、商业以及体制改革这几个方面多角度分析,对李娜“亚洲一姐”这个国际网坛传奇人物的分析作为切入点进行阐述,探讨“李娜现象”对中国网球运动产生的影响.通过学习李娜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网球和其它项目的职业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法国网球公开赛中,李娜充分施展了她的接发球战术,以克制对手的攻势,对其取得胜利有着关键性的作用。通过对法国2011网球比赛和李娜的简介,分析李娜在法国2011年公开赛中球技表现,尤其对其发球、接发球战术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提炼其精髓以给网球爱好者或者专业网球人以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朱茜 《网球》2011,(12):61-64,60
2011的中国网球承载了太多荣耀,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因为李娜,中国网球第一次昂首站立于中国体育的顶端,正如WTA主席阿拉斯特所说的那样:李娜在法网成为首夺大满贯的亚洲人是2011年最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在罗兰·加洛斯夺冠后,李娜成为亚洲首位获得网球大满贯赛事冠军的选手。李娜也被誉为继姚明、刘翔之后的又一张中国体育“名片”,将为网球经济带来多米诺效应。  相似文献   

12.
爱的代价     
邹浩  张乐 《新体育》2011,(7):19-20
“单飞”需要一张硬翼 “李娜夺冠后,民间对网球的关注度急剧升温,这对网球这个项目来说,绝对是件好事。但复制李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完全脱离现有体制,则更不现实。”网球教练周祥安说。  相似文献   

13.
无言 《网球》2012,(2):116-118
这10年是中国网球浓度最高的年代。它融汇了中国网球几乎所有的宏大叙事元素;但这10年又是最能反衬中国网球人生存状态的年代,在一个最好的时代背景之下。除了立于潮头的李娜们,更多的中国网球从业者却并没有活出与之匹配的幸福与尊严。中国业余网球大师杯是其中一盏孤独的灯,一个单纯理想的守望者。  相似文献   

14.
运用组织系统理论,结合李娜法网夺冠案例分析,论证中国女网"单飞"模式的现实动因、实践启示及改革思路。运动员自组织功能弱化是李娜等人提出"单飞"的根本原因。李娜法网夺冠的启示主要包括三点,即举国体制与职业体育的互补实践是中国网球职业化改革的有益尝试;"单飞"模式是中国网球职业化改革现阶段里的必然选择;职业素养的全面发展为李娜开启成功职业生涯提供了可持续发展动力。中国网球职业化改革思路是,推动中国网球由"举国体制与职业网球的‘双轨制’"向"融合制"迈进;努力规避"单飞"风险,积极引导单飞球员实现职业网球价值目标与奥运争光目标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5.
《网球天地》2014,(12):30-31
李娜退役开办网球学校的消息,着实让人兴奋了一下。兴奋之余,情不自禁地开始为娜姐操上了心:中国已经有了好几家网球学校,“李娜网球学校”开在哪里?会是一所什么样的网球学校?如何才能办好这所学校?李娜与国际管理集团(IMG)合作,对这些问题肯定有了完整的解决方案,但我们也不妨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进行一番推测。  相似文献   

16.
邱友益  杨曾宝 《网球》2012,(2):114-115
世界排名第四,这是李娜在职业网坛达到的高度。也是杨曾宝在世界聋人赛场创造的奇迹。1岁时被诊断为双耳听力重度神经性耳聋,10岁开始接受专业网球训练,17岁时在聋人奥运会上为中国获得铜牌,网球成为杨曾宝人生路上的最好注脚。  相似文献   

17.
何霞 《新体育》2005,(1):35-37
在搜索引擎中输入“李娜”两个字,电脑屏幕上弹出的N条资料,绝对 乎你的想象。这也难怪,偌大的中国,“李娜”再普通不过。但是父母给予 姓名,自己打造牌——  “李娜才是中国女子网球第一人。”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 孙芳如是说。 “天生就是打网球的,她近乎男性化的球速、落点、角度,在国内女网 手中十分鲜见。”湖北籍网球教练潘兵如是说。 “我是来享受网球快乐的。”204年10月,在广州为中国网球夺得首个 WTA(女子网球协会)巡回赛单打冠军的李娜如说。     没错,就是这位复出后创下中国女子网坛新…  相似文献   

18.
2010年美网比赛中李娜得失分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录像观察法,对2010年美网比赛中李娜对阵邦达伦科比赛中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李娜技战术得分手段较少,打法单一,主动失误较多.并提出了我国女子网球技战术发展的对策,以期提高我国女子网球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网球这一运动日渐风靡,特别是网球名将李娜的两次大满贯,更是在国内掀起了一股"网球热".近些年,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创新成为信息化时代极为重要的一环,体育教学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高校网球教学也不例外.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造成现阶段网球教学成效不佳,教学质量的改革也受到了很大的冲...  相似文献   

20.
高超 《精武》2012,(31):28-29
2011年李娜在法国网球公开绩上取得了中国网球历史性的突破,我国女子网球选手已经开始在世界顶级网球赛事中展露头角但整体上我国的网球竞技水平与世界强国之间存在着一些差距,但与网球同项群的乒乓球、羽毛球、排球却是我国的优势项目。作为同项群的网球运动有没有可能成为中国下一个优势项目,本文在项群训练理论的基础上,引进经济学领域的后发优势理论,对网球运动成为我国下一个优势项目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旨在提高我国运动员的网球竞技水平并为有关方面专家制定奥运夺金计划提供理论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