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教师在职教育的质量始终是制约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教学观念转变的教师培训模式强调教育教学理念的转换与提升,具有现实的合理性,但是听时很激动,临场很被动的现象折射出原有传递教育理论培训模式的局限。基于教育问题解决的培训模式需要强调教育研究者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进师生活动的教育场景,就像医学强调医生临床一样,大学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应该直面教育场景中的真实问题,通过解决真实的教育问题,提升教师的实践性智慧。如何构建这样一个直面教育真实问题的研究共同体,并创建一个基于教育问题解决的教师培训模式?这需要教育理论界内外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
教师在职教育的质量始终是制约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教学观念转变"的教师培训模式强调教育教学理念的转换与提升,具有现实的合理性,但是"听时很激动,临场很被动"的现象折射出原有"传递教育理论培训模式"的局限。"基于教育问题解决的培训模式"需要强调教育研究者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进师生活动的教育场景,就像医学强调医生临床一样,大学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应该直面教育场景中的真实问题,通过解决真实的教育问题,提升教师的实践性智慧。如何构建这样一个直面教育真实问题的研究共同体,并创建一个基于教育问题解决的教师培训模式?这需要教育理论界内外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人种志研究与教师智慧的生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师智慧是教师基于自己独特的个性,并在特定的教育情景中形成的、对教育活动的批判性认识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研究是教师生成智慧的源泉,而人种志研究在帮助教师生成智慧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它所强调的整体性视角,所奉行的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所推崇的反思精神和反思技术,都对教师智慧的生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想借助人种志研究来提升智慧,需要了解社会与文化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并在学校教育的真实场景中做人种志研究,以及尝试运用人种志研究的一些要求来看待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智慧教师教育环境变革强调利用技术来了解师范生智慧、认识师范生智慧、发展师范生智慧,具体来说包括全方位感知的教师教育场所、多种多样的教师教育布局以及深度互交的线上学习氛围;智慧教师教育方式变革提倡智慧教育过程中教会师范生在教学实践中解决现实问题,主要通过深度教学、整体教学、无边界教学;智慧教师教育评价变革要破除为了评价而进行评价的误区,充分调动教师教育评价相关利益群体的积极性,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智慧教师教育评价新生态。  相似文献   

5.
教育实践智慧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有效解决具体教育问题的聪明才智,是教师对教育情境和问题的深刻洞察和敏锐把握,其特点表现为高效践行性、情境创造性、外显性与默会性并存、集体性与个体性并存。提升教师的教育实践智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过程。提升教师实践智慧的途径是:在爱的前提下,汲取教育理论智慧,做反思型教师,同伴互相学习提高。  相似文献   

6.
教育实践智慧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有效解决具体教育问题的聪明才智,是教师对教育情境和问题的深刻洞察和敏锐把握,其特点表现为高效践行性、情境创造性、外显性与默会性并存、集体性与个体性并存.提升教师的教育实践智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过程.提升教师实践智慧的途径是:在爱的前提下,汲取教育理论智慧,做反思型教师,同伴互相学习提高.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发现、发掘、培养人的智慧的活动。教育智慧是艺术性地唤醒和挖掘人及其价值的智慧。教育智慧是教师个人的价值体现和专业发展中最高的目标追求。它集中体现为教育活动、教育反思、教育创新的智慧。教师专业发展的时代渴望教师的教育智慧。  相似文献   

8.
在职教师不仅是培训中的教育对象更是培训中最重要的资源,通过坚持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把在职教师作为教育资源来开发和利用,使其既有经验、智慧、知识和学习内在积极性都为培训过程所用.在生本教育视角下教师在职培训要通过培训学校、专业人员的教学等方面去解决在职教师主动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遵循生本教育的基本原则.把握生本教育内容体系,改革教学的方法,这也是教师培训的重点与核心.  相似文献   

9.
现实中,一些课堂热闹非凡,杂乱无章,教师常常不知所措,学生亦是玩乐有余而收获甚微。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需要的是教育智慧。一、教育智慧,能够在变动不已的课堂中发现、判断、整合有价值的信息课堂上学生有时会提出的一些猝不及防的问题,有时的确会把教师、同学问蒙了。提出这  相似文献   

10.
教育实践智慧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有效解决具体教育问题的聪明才智,反映着教师对教育情境和问题的深刻洞察和敏锐把握,其特点表现为高效践行性、情境创造性、外显性与默会性并存、集体性与个体性并存.提升教育实践智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过程.提升教师实践智慧的途径是:在爱的前提下,汲取教育理论智慧,做反思型教师,同伴互相学习提高.  相似文献   

11.
以慧的视界去审查教育智慧,可以摆脱将教育智慧视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才智的局限,并展示教育智慧所具有的完整结构和真正内涵。教育智慧以教育之慧为本,以教育之智为用,教育之慧对教育之智具有生成、规范和扩展作用。从根本上说,教育智慧是真人与真知的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12.
教育者在教育现场的一切作为,即使有意识地通向受教育者终极的美好生活,也必然具有一种更强烈的实用追求。它的顺利和完满,不可能与教学、训育任务的完成和受教育者的合理感受相脱离,否则其智慧的可能性也基本为零。沿着这一思路,我们从教育创造的领域入手,可以发现教师在学校教育现场必然要做如下的工作:一是对作为教育内容的知识和经验的处理与挖掘;二是对作为教育资源的时间、空间的配置;三是对作为教学活动载体的教学过程的建构;四是对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的意志的组织。从这四种工作中,可以提取出"处理"、"挖掘"、"配置"、"建构"、"组织",教育之行因此而不再模糊,教育智慧也因此而不再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相似文献   

13.
教育智慧: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构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教育智慧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标志,其实质是教师专业发展中表现出来的创新品质。教育智慧的形成与不断丰富的过程既是对学生进行主体性教育的过程,也是教师主体性张扬的过程。具有教育智慧的教师是思想者与实践者的统一体。教育智慧形成的重要途径是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14.
理想的教育对话通过对儿童理智或理性的澄明而成就儿童自我,引导儿童主动追求美善生活,达成自由与自主的儿童自我实现状态。随着交谈情境的变化而生成的理想对话过程是教育双方达成理解与沟通的过程。从一位儿童与其母亲和班主任交往情境的探究提炼出教育对话达成儿童自我寻求的过程:教育者的自我融入;教育双方的自我交融;儿童的自我提升;儿童的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15.
Educationaltechnologieshavebeenusedinonewayoranotherinlanguageteaching .Inearlytime,theonlymeansininstructionwaschalksandablackboardintheclassroom .Lateronwheneducationaltechnologybecamemoreandmoreadvanced ,ithelpedtomakelanguageteachingmoreeffective.Now…  相似文献   

16.
叩问“教育智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机智是研究者判断课堂教学是否具有教育智慧的惯用尺度,由于教学机智从表面上并不是通过教育的科学性表现出来,因此,以教学机智来判断教育智慧容易导致对科学意义的教育智慧的遗忘,而这是有失偏颇的。其实,教育智慧更多的是与教育本质相联系,那些反映教育本质的教学就是有教育智慧的教学,教育智慧是对教育本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Technology has been developing fast in education. It will become a trend to use multimedia computer in teaching. To catch up with the trend we will have to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ree problems: financing, teacher training and educational software.  相似文献   

18.
从教育学视阈来看,教育史学科应该具有实用性价值;从历史学视阈来看,教育史学科也能够具有实用性价值。教育史的“史”字不是要我们把自己的视野局限在过去的教育事件,而是要用历史与教育的双重视角和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长期以来,教育史学科没有找到服务教育实践的很好的方式,仅仅满足于为现成的教育理论和现行的教育政策,向历史寻求证明。在当下,教育史学科应该面对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来展开研究,以寻求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学科智慧。  相似文献   

19.
任苏民 《教育研究》2012,(3):130-134
叶圣陶是20世纪我国卓越的教育家,他一生从事文化教育工作76个春秋,形成了博大精深、特色鲜明的教育思想。叶圣陶教育思想的文化特质,就在于它的实践性、创新性、民族性、大众性。它从探索和回答中国教育改革的实际问题出发,批判扬弃传统教育思想,精辟、独到地揭示了中国现代教育的文化精神和基本原理;它将其文化精神和基本原理具体贯彻和体现在德育、教学、教师发展、语文教育等实践领域,总结和提炼丰富的教育改革实践经验,发展、创新了中国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