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生英语口语表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蒙古族学校依兰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常常听到教师们这样抱怨:“某某学生作业、考试都不错,就是上课不举手,不喜欢发言。”我们也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笔试成绩好,口语却很糟;在交际活动中,有的学...  相似文献   

2.
李覃 《青年教师》2005,(2):54-54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有的教师专业水平很高,但其教学效果并不高;而有的教师专业水平并不很高,但其教学效果却很好。究其原因很多,但学生对教师的喜欢与否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说,做一个学生喜欢的教师,是教师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之一。那么,怎样做让学生喜欢的教师呢?为此,笔者在不同的学校和年级做了问卷调查(其中小学生、  相似文献   

3.
面对负载着多姿多彩的深厚思想和文明精神的作品,我们常常弃其汁而嚼其渣,抛其神而得其形;常常疏离作者的情感世界,无视作品的整体意象;常常徘徊于情感之外,搜求于枝叶之间,由是阅读便在貌似精细、貌似扎实、貌似热闹中进行着。于是乎,我们的学生背了很多的句子,却食不知其味;读了很多的书,却未尝体验到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动。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是培养未来社会合格公民和建设者的,它是整个国民教育的基石,其成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荣辱。不可否认,我国的基础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的,但是,我们同样地不能忽视这么一个事实:我国基础教育中所存在的“应试教育”现象是相当普遍的,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极其严重的。在我国广大地区的中小学校,决定课程实施的不是教育大纲,而是考纲,“考什么,学什么”成了学生、教师、学校、家长的共识;学校只抓与升学有关的重点科目,而所谓的“副科”常得不到重视甚至被挤兑:教师只教与考试有关的内容,同时还常常为争考试复习时间加快教学进度;以呆读死记和机械训练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占领课堂;各种复习资料,节假日补课无限度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在大中城市,家教、补习班已成为一些人谋生的手段和职业。在“应试教育”中,考试主导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考试这个教育的子系统完全成了凌驾于学校教育系统上的指挥系统,它完全控制了学校教育包括课程的内容结构、教学进度、教学方式、学校教学管理等,也控制家庭教育,毫无疑问,这样的教育既偏离了我国的教育方针,也偏离了受教育者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需要。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给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在这些新课题中,心理健康教育成了举足轻重的一部分。现代少年儿章的心里素质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薄弱。他们的责任意识淡.心理承受能力弱;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却缺乏脚踏实地的精神;他们积极向上,却缺乏顽强的意志和毅力;他们渴望被爱与被关心.却不愿为他人付出爱心:追求美好生活.却不愿付出艰苦劳动;  相似文献   

6.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学生,他们有的言行粗鲁,动辄骂人、打架或恶作剧;有的对老师和学校的教育公开抵制;有的自私自利思想严重,事事以“我”为中心,我行我素,对集体事情漠不关心;有的厌学、弃学,对自己悲观失望,自暴自弃;有的行为不诚实,惯于说谎、欺骗,考试常常作弊;有的虚伪、固执、嫉妒、报复心强;  相似文献   

7.
在素质教育进入我们的视野之前,对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往往是和考试联系在一起的。对于学校,考试成绩名列前茅的就是高质量的学校;对于教师,考试成绩高的就是优秀教师;对于学生,考试成绩高的就是好学生。在这样的评价体制之下,我们的教育教学渐渐进入一条死胡同,鲜活的个性就在这样的环境之中被抹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欠缺,成为我们的民族前进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一些词语,它们的内涵很丰富,但作者在行文上,却没有用很多的文字针对它进行直接的描述、说明,这样的话,学生是无法通过一般的联系上下文语境或查找工具书来体会这些词语的丰富内涵的。它不显豁,但它常见;它是一个词语,但在课文的大背景下,它又是文本的一部分;它容易被读者一语带过,可在内容上、表达上却又须格外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那么,怎么操作呢?笔者试以《秋天的雨》一课的教学片段为例,谈谈如何使这样的词语教学超越简单的词义理解。  相似文献   

9.
教育质量的概念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教育质量的概念分析朱益明编译一、教育质量的含义及定义通常,人们常常将教育质量理解成:学生的学业成就水平和学生在学校中所获知识、技能及态度为其离开学校以后的生活作准备的适切性(relevence);而且人们常常将在学生数量扩展同时的质量降低归因为学习条...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中小学,被很多人想象成了天堂。关于美国学校如何活跃、如何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动手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一直被去过美国的人或没有去过美国的人不遗余力地赞颂着。其实,与其说这是美国教育的有,不如说这是中国教育的无。我们常常按自己的需求去剪裁别国的教育现实,比如在美国去寻找“素质教育”,写出《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样的书便很典型。如果仅仅是“望洋兴叹”,那还不会带来多少危害;但如果要照搬,那  相似文献   

11.
人们总是追求美,但在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局面:讲台上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更有甚者,有的学生审美出现偏差,甚至良莠不分,把怪诞当时髦,把粗野当豪放,将玩世不恭和放荡不羁视为潇洒和有风度。我们认为这是教育中偏重应试教育忽视素质教育、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手段陈旧、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不足造成的。《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要求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2.
人们总是追求美,但在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局面:讲台上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更有甚者,有的学生审美出现偏差,甚至良莠不分,把怪诞当时髦,把粗野当豪放,将玩世不恭和放荡不羁视为潇洒和有风度。我们认为这是教育中偏重应试教育忽视素质教育、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手段陈旧、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不足造成的。《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要求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3.
刘霞  倪学清 《四川教育》2009,(11):15-15
【案例1】从换门牌到设立摸高架 山东省高密市康成中学,是一所被专家誉为“中国教育经典”的学校。这所投资一个亿的学校,从全国招聘了一流的教师,从全市招收了一流的学生。是不是这样一所学校就不出问题了呢?不是的,照样出问题。比如,建校之初,教室的门牌常常被学生用手打歪或打下来。  相似文献   

14.
我们语文教师在批改作文的时候,往往发现这样的问题:有些题材陈旧,缺乏新意;有些抄袭例文,生搬硬套;有些假话成篇,脱离实际;至于能倾吐心声、抒写真情的文章少之又少:于是,老师们常常感叹:现在的学生缺少“写作细胞”,思维僵化,缺乏个性,作文难教啊!我们只把问题的原因归结在学生身上,却没有反思过自身的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5.
狠抓艺体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宝泉岭农场管理局教育局李炳义艺体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可是很多学校却忽视它。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我们在艺体教育上下了狠功夫,收到了良好效果。一、建立机构,强化管理要狠抓艺体教育,没有相应的组织机构不行;建立...  相似文献   

16.
角色扮演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学校心理辅导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效。不论是在群体心理辅导方面,还是在个体心理辅导方面,许多心理辅导教师灵活地应用角色扮演技术,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下面我们结合具体实例,谈谈角色扮演技术在学校心理辅导中的具体应用。我们实验学校的心理辅导教师在一次学生人际关系的调查中发现,当前的中学生在与父母的交往中,常常对父母的要求很多,希望父母能理解自己,体谅自己;反之,他们对父母的辛苦却知之甚少,很少关心父母的喜怒哀乐,体谅到父母的苦心。针对这种情况,辅导教师认为,应当以此为契机,对学…  相似文献   

17.
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学生,虽具有适当的智力,却学不好某一门学科,虽然平时学习成绩不错,却在大考之前吃不下、睡不着,精神过度焦虑,从而影响水平的正常发挥;有的学生不堪学习重负,离家出走,甚至自杀,还有的学生过早的谈恋爱甚至发生了性行为。凡此种种,都属学生中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长期以来,学校教育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心理卫生的教育。我们的老师不断地改进教学  相似文献   

18.
周新忠 《黑河教育》2012,(11):38-38,5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问题:简单的口算题不少学生居然要笔算;很多学生不知13是26的因数、51是17的倍数;而简便计算更成了学生数学学习中的痛楚……这些问题为什么会形成?说明了什么?它无不反应出学生对数学、对数字缺乏一种敏感及鉴别能力,而这种敏感,可以称之为数感。  相似文献   

19.
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为此,很多学校都设置了心理咨询室。然而,一些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并未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作用,可谓有名无实。一方面,心理咨询教师无事可做,专业荒废;另一方面,学生心理问题重重,急需解决。一方面,学校心理咨询室门前冷落,少人问津:另一方面,一些社会上的“心理咨询热线”却被学生打“爆”。据说,每天打进“热线”咨询的多是中学生,咨询考前焦虑和青春期性心理问题的学生很多。  相似文献   

20.
杨徽 《教书育人》2007,(1):50-51
如果我们把学生的在校时间分成课堂学习时间和课间活动时间两个组成部分的话,就会发现,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已经被学校规范管理起来,课间活动管理却被很多学校忽略了,成了学校很少管、活动无人抓的空白地带.那么,课间活动应该如何界定、课间活动管理应不应该被忽略,怎样规范管理,成了教育界有识之士十分关心和热衷探讨的学校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