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基于达州地区自然灾害的随机性和频发性的特点,从自然灾害危险性、经济损失性和政府措施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采用FME模型评价达州历年自然灾害风险等级.评价结果揭示了各指标因素之间的联系,为自然灾害风险等级的综合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根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选取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稳定性、承灾体脆弱性以及灾后恢复性为福建省台风灾害风险评价指标,采用福建省台风灾害数据库资料和福建省社会经济数据库资料,应用综合加权法得出福建省各县域的风险度数值,将福建省台风灾害风险分为三个不同风险等级的区域,并针对风险分区提出对应的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访谈、文献资料查阅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当前川东北地区高校课余篮球文化活动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川东北地区高校课余篮球比赛使用的篮球规则制约了高校课余篮球比赛教育健身功能的发挥,且单一的高校篮球课余文化活动内容制约川东北地区高校篮球文化建设的发展.结合当前高校篮球文化建设和“校园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的需要,本文对川东北地区高校课余篮球文化活动发展提出建议:构建适合川北东北地区高校课余篮球比赛发展需要的篮球竞赛规则和增加非竞赛性篮球文化活动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飞机起落架系统的故障频发给飞行安全带来巨大的隐患,为了有效预防起落架液压收放系统故障,选取液压油滤阻塞、收放作动筒泄漏量、液压油泵泄漏量、节流阀阻塞和液压油中空气含量等特征作为评价指标,利用三角形函数来准确描述故障特征与风险等级的隶属关系,采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来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利用模糊数学理论构建综合评价模型;通过验证,评估结果与实际风险等级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5.
从政府监管下的供应链角度出发,构建生鲜食品追溯体系的实施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级指标权重.以盒马鲜生食品追溯体系为例,采用AHP赋权模糊综合评价法(FCE)进行风险评价,得出现阶段盒马鲜生食品追溯体系的风险等级以及风险较大的具体指标,为制定应对生鲜食品追溯体系实施风险的管控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川东北及四川主要城市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在川东北地区的六城市中,南充市的综合得分最高,在整个四川省的城市中,该市的综合得分也排在第二位,因此可以把南充市构建成为川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把南充市作为川东北的“增长极”,通过它对整个川东北区域的“扩散效应”,推动整个区域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7.
旱灾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降低农业旱灾风险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农业旱灾风险是在特定的气象干旱背景上产生,因此,寻求恰当的气象干旱诊断指标,探究气象干旱诊断方法与农业旱灾风险的关联性对降低农业旱灾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以处于南方湿润地区的衡阳市为研究对象,选取1981—2010年的气温与降水等气象要素,从降水距平百分率、德马顿湿润指数、降水温度均一化指标和标准化降水指数4个气象干旱诊断指标判定衡阳市气象干旱等级,结合衡阳市农业旱灾受灾面积,采用回归分析法探究衡阳市气象干旱和农业旱灾风险的相关性,期望找到诊断衡阳市干旱等级最恰当的气象干旱诊断指标,为衡阳市农业防旱抗旱提供较为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我国南方地区抗自然灾害风险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我国南方地区各级政府部门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将自然灾害造成的人、财、物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提供决策的理论依据,文章立足于科学发展观,针对我国南方地区的实际情况,通过自然灾害风险评价体系,应用抗自然灾害风险线性规划模型,来优化各行业抗自然灾害风险成本,建立抗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机制,并提出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川东北地区是四川五大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川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明显滞后于成都平原地区、攀西地区和川南地区。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交通、自然资源、产业结构的影响,特别是受到城市经济发展缓慢的影响。加快川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是四川省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必须尽快培育和确立川东北地区的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地位,以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弥补现有高边坡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的不足,提高评估精度,借鉴可拓学原理,从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两个维度对高边坡施工安全风险进行动态评估。在量化风险评估等级标准的基础上,建立高边坡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的可拓物元模型,通过关联函数计算各层评价指标与评估等级的关联度,根据各指标的权重计算综合关联度,以确定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等级及安全风险等级。最后,将评估方法用于实例中,分析结果可为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1.
黄山风景区地理环境特殊,时有暴雨与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发生,加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导致风景区的灾害脆弱性增加.未来对于自然灾害的风险防范工作所面临的挑战日趋严峻。在概述风景区自然灾害防灾减灾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其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不足并提出提升其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工作效能的对策建议.强调黄山风景区的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工作要从注重灾时的应急救灾逐渐扩展到防灾减灾的不同阶段的工作(减灾、防灾、应急、恢复与重建),以期为风景区建立更科学可行的风险防范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元谋县地质灾害严重,对其进行地质灾害评价有利于预防地质灾害。通过 Arcgis 与 ENVI 软件生成地质灾害危险性的 8 个评价因子图。构建层次结构模型,通过 Python 实现改进的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出评价因子权重,对元谋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价并验证。研究结果表明:①元谋县以中危险区域为主,高、中、 低、轻微危险区域所占比例分别为 16.3%、39.5%、24.9%、19.3%|②地质灾害点落在高、中、低危险地区共占86.1%,落在轻微危险地区为 13.9%。改进 AHP 简化了传统 AHP 的计算难度,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3.
学校教育面临着各种社会风险,同时学校教育中的一些风险因素演变成的风险事件也给社会带来风险。因此,我国学校亟待实施学校教育社会风险管理。学校教育社会风险是指社会上的各种相关因素、自然灾害以及学校教育活动与管理本身等因素变量演化成的风险事件给学校教育带来某种危险的可能性或后果,以及学校教育本身的一些风险因素演变成的风险事件给社会带来的某种危险的可能性或后果。据此,学校教育社会风险指标体系,是一个由学校面临的教育社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学校教育对社会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成的指标群。  相似文献   

14.
许芸芸 《唐山学院学报》2021,34(6):56-60,84
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风险影响因素存在复杂性与多样性,这就要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尽可能科学、准确地对风险因素进行识别与评估。结合建筑行业施工的特点与安全需要,构建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G1法确定指标权重,联用物元可拓理论与G1法,建立G1法-物元可拓理论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评价应用,最终得出工程实际风险等级。实证应用表明,基于物元可拓理论的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结果符合实际安全等级,该方法具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多灾之国,各种灾害特别是重大灾害一直是危及民生与国家正常发展的重大风险因素。在日益严重的灾害面前,应当将灾情视为重要的国情并加以认真考量,将举国减灾扩展为举国防灾减灾,并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用战略思维来指导全国的防灾减灾行动,同时明确追求灾害损失最小化的防灾减灾目标、战略步骤与关键性措施。经过30—40年的努力,使中国从多灾之国转变成富有安全感的现代化强国,并对全球灾害的治理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观光发展面临的挑战与趋势涉及的层面甚广。环境变迁所带来的挑战主要包括自然灾害、世间冲突、疫病、科技失灵等;绿色旅游、节事观光、另类旅游、套装大众观光、创意文化观光等将成为观光发展之趋势。为应对天灾人祸对观光发展的挑战,相关机构应建立"风险管理"及"危机管理"的机制,重视"动态管理";学术界应深入反思,以能获致更有价值、更贴近现实的问题意识,进而提出更具前瞻性的研究议题与方向。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explores reflective experience during transformative, group-based learning among university leaders following a natural disaster such as a typhoon in two Philippine universities. Natural disasters are recurrent phenomena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but the literature largely ignores their impact on lifelong human learning, for instance regarding preparing the university setting for future natural disasters. The study used interviews and document analysis, drawing on a body of interrelated works in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theory, critical educational theory and conceptions about group processes and reflective practice to understand university leaders’ lifelong learning from natural disasters as experiential, transformative, reflective and group oriented. The findings document that university leaders’ reflective,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depends on individuals’ experience of natural disasters as disorienting dilemmas, and that reflection is facilitated by decisive group dynamics rather than only personal reflection. Facilitating a learning space for transformative, reflective learning in university settings might assist university leaders to enhance disaster risk preparedness, for instance through local policy change.  相似文献   

18.
芜湖是安徽近代唯一的约开口岸和工商业中心,该地价格指数基本上代表了安徽的批发价格指数。通过数据收集和插值法,测算出芜湖的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和总的价格指数,并对价格指数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至少在安徽,工农业剪刀差并不存在,工业制成品与农产品之间相对价格的变动有利于发展近代经济的资本积累,但却未实现。自然灾害与政治动荡对经济只有暂时性的冲击,长期影响是由国际市场决定的。由于安徽传统的自然经济仍然占有相当的规模,商品市场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这缓冲了国际市场的影响,使价格水平的涨跌幅度比工业化国家要小。  相似文献   

19.
冯君 《嘉应学院学报》2012,30(10):10-14
以梅州为中心的粤东客家地区,位于闽、粤、赣三省交界之地,是世界上客家人最大的聚集地,其地理条件是以山地、丘陵为主体,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自然条件相对恶劣,这给当地民众的生产与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加强对近代以来粤东客家地区的自然灾害基本情况及其社会影响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有效地预防自然灾害,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