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章试图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学思想政治课衔接构建为视角,主要从正确定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理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学思想政治课在教学内容上的承继和递进关系、唤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衔接意识三个视点切入,探讨了实现高校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有机衔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教育引导大学生摆脱德性发展困境的思路与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中学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有内在的密切联系和递进关系。中学政治课新课改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能力培养上和中学新课改相衔接并且有所创新,才能让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课是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必修课,思想政治课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分析探讨思想政治课的课堂实践和校园实践两种教学模式,促进二者有机结合,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增强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要切实增强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首先,要充分了解高职高专学生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其次,在现有的学生基础上,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即要设计一套从小学到大学系统的、科学的思想政治课教材;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建立教师培训制度;建立开放的社会化的高职高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机制;对学生既要传道又要授业、解惑,还要以网络为基础,构建健康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5.
通过了解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认清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理出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思路。对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进行研究探讨,以期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卓有成效地提高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相似文献   

6.
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其规模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如何把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担负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使得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致使教学实效性不强,影响着思想政治课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增强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是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客观要求。当前,很多因素致使高职高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并不强。新形势下,为了进一步发挥思政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必须立足高职高专实际,积极探索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课堂,改革不仅是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新要求,也是新时期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必要性进行浅析,就新形势下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方向提出了几点时效性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中指出:“我国现行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必须进行认真的改革,这已成为培养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人才的迫切任务之一。”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大都通过课堂教学才能达到。因此,只有对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结构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找到一种适应中学思想政治课特点的课堂教学结构,才能把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改革落在实处。本文试图对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结构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0.
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除具备教学考核、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一般性规律和特点之外有其特殊性。达成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目标,则需要将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和运用、平时课程学习态度和表现以及日常学习生活言行和品质这三个方面考核有机结合在一起,如此方能真实地反映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效果、有效地评价高职高专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水平,从而实现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1.
School Culture,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relevance of the concept of culture to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 is explored. Two typologies are developed. The first proposes four ‘ideal type’ school cultures, based on two underlying domains; the second, a more elaborate and dynamic model, proposes two ‘ideal type’ school cultures, based on five underlying structures. Each is discussed for its heuristic, conceptual, methodological and explanatory potential in research in the fields of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 In distinguishing collegial cultures from collaborative styles, the article advances recent writing on collaboration. From the theory hypothese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ol culture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improvement can be derived as well as techniques to test such hypotheses.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Given that the British Government is proposing to require all schools to provide the Secretary of State with details of, amongst other things, their respective truancy rates, this article sets out to demonstrate that attendance figures, as well as examination results, should be modified before publication. It reports on a study involving 5,429 pupils in their final year of primary education attending 138 junior/primary schools in a single authority in Wales and utilises child, home and school data.  相似文献   

13.
14.
关于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发展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文化是学生一生发展的文化摇篮,优秀学校文化所给予的人格教育可以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指明方向.学校文化建设决定着学校发展,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的创造力、凝聚力和竞争力.以先进文化推动学校发展应确立先进文化的建设方向、把文化建设融入学校发展战略并着力打造先进的文化风尚.  相似文献   

15.
校史研究在学校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体现在制度建设、学科建设、资源建设、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包括推动学校发展研究,丰富课程资源,促进特色非正式出版文献建设,搭建开放合作平台,促进培育校园文化,为大学文化建设提供更好的更全面的服务。  相似文献   

16.
论学校信息和学校信息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活动是一种信息活动,学校信息的使用是学校教育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信息动力是现代学校管理系统和学校教育系统运转和发展的强大动力。学校自身及校外有关系统运动变化所产生的各种有用信息,教职工掌握知识和信息的多少,学校校风,教职员工的爱好、志趣、好奇心等等所产生的推动力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系统的信息动力的多种存在形式。而学校信息环境的优化是学校信息建设要注意的问题。现代学校的信息管理通常要借助于学校管理信息系统来完成,这个系统是由输入、处理、输出、反馈四个要素有机地组成的一个整体,是由收集、整理学校信息,加工、传输学校信息,贮存、反馈学校信息等基本环节构成的一个信息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17.
追求学校教育质量与效能是当今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要旨.学校效能研究从揭示学校对学生的成就影响开始,其间经历有效学校运动到学校改进运动,其目的是改进学校,使学校成为有效能的学校.学校效能研究在40年的发展过程中在方法论上不断革新,试图揭示学校效能的因素,在实践层面为政府以及学校重建提供理论指引;同时学校效能研究面临着政治化、专门化和技术化问题,问题的解决有待于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8.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努力构建"前瞻型的观念文化";以师生共同发展为主线,努力构建"民主型的制度文化";以积极推进新课程为重点,努力构建"智慧型的课堂文化";以精致高效管理为抓手,努力构建"和谐型的环境文化";以全面提升质量为目标,努力构建"生态型的特色文化"。在此基础上达到学校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使学校成为符合国家教育方针的特色学校。  相似文献   

19.
School councils are a prominent feature of most school restructuring initiatives, despite surprisingly little evidence about their contribution to school improvement.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influence, on both school and classroom practices, of an advisory form of school councils implemented in the province of Ontario in June 1996. Data from interviews with 50 people from 5 schools, selected for the range of council's influence, were used to address questions concerning the extent of council effect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latively influential council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ouncils had weak positive to negative influences on both schools and classrooms. More influential council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heir collaborative team approach with the school staff and their involvement in initiatives related to school improvement objectives. These councils were usually found in schools with a history of relatively extensive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many forms. More influential councils had facilitative principals who supported and endorsed the councils; provided information, knowledge, and skills to council members; worked closely with the council chair; and assisted the council to build connections with the school staff.  相似文献   

20.
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所在,是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一所好的学校必须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要实现电大人才培养的目标,必须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同时,也要注重挖掘学生的自身潜能,提升学生的自信力,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正视困难、解决困难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