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职工教育》2014,(12):127-128
留守儿童指由于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在外打工,不能接受父母照顾,而留在户籍地由父母一方或者委托人照顾,年龄在6到18岁的儿童。在社会转型阶段,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在留守的过程中,儿童会出现一些心理与行为上的问题,如果未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不仅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也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本文主要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留守儿童群体正面临着教育缺失危机,由于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无心解决儿童教育问题,更没有充足的时间关心儿童,从而导致儿童身心发展出现不利因素。本文阐述了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现状和教育危机,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以期有效改善留守儿童教育危机。  相似文献   

3.
黄波涛 《师道》2015,(4):33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夫妻奔向大城镇打工,留在家乡的孩子成了留守儿童,他们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教育和关爱,产生了一系列不利于其健康成长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堪忧———情感教育方面: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或其直接监护人不在身边,他们在亲情、情感以及心理上都缺少关怀,而且,留守儿童与外界的  相似文献   

4.
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造成了很大负面影响,家庭教育的基本缺失是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让农村留守儿童正常接受家庭教育,或最大程度上弥补其家庭教育的缺失,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很多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开生活后,缺乏来自父母的亲情呵护和家庭教育,加上和父母、监护人、学校老师情感沟通不畅,使许多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造成亲情缺失,影响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和身心的健康发展.依据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生活现状,分析亲情缺失所产生的问题,指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亲情教育的重要性,最后提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亲情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父母双方或单位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单方或其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随着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农村学校留守儿  相似文献   

7.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打工在外,由祖父母抚养教育,或寄居在亲戚家代为管理,或四年级以上的生活、学习自我管理的学生。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与普通家庭教育有很大不同,表现在祖父母和亲戚在教育孩子上重感情,轻督促。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有逐年增多的现象,对此,进行探讨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地区农牧村年轻的父母大多出外打工,大半是老人和儿童留守在家。许多老人还要劳作,很少有闲暇专心照顾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使这些地区"留守儿童的"的心理问题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9.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略析所谓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或者工作半年以上,孩子留在原户籍所在地由父或母一方、祖辈、亲戚朋友、同辈监护的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关注。而在这个综合性问题中,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重中之重。其原因在于:一是由于我国目  相似文献   

10.
家庭教育“缺位”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人格发展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作为影响这一过程的心理社会因素,亲子关系失谐、父母榜样作用缺失影响了农村留守儿童健康人格的养成。解决农村留守儿童人格发展问题的现实路径是学校教育“补位”,即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教育资源,扩展农村学校人格教育与心理辅导的功能。可尝试使用在班主任工作中增设留守儿童人格教育的内容,在学校教师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在学校中成立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互助小组”等方式。  相似文献   

11.
曹志坚 《广西教育》2009,(22):34-34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那些父母外出打工后,被遗留在家乡的儿童,他们或独自生活,或由祖辈、亲戚托管。近几年来,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在增加,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了当前基础教育的一个盲点,由此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不仅影响了农村人口的素质,也将影响新农村的和谐发展。那么,教师该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让他们能够茁壮成长呢?  相似文献   

12.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隔代教育现象普遍存在、亲子依恋较为缺乏、家庭教育缺乏良好的氛围、家庭与学校缺乏沟通。解决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要在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的同时,加强学校教育管理,加强家庭与学校的沟通与合作,完善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从多方面来改善家庭教育的缺失与不足,以帮助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3.
彭希林 《文教资料》2012,(18):178-179,181
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能力培养造成了很的大负面影响,家庭教育的基本缺失是农村留守儿童学习能力低的深层次原因。让农村留守儿童正常接受家庭教育或最大限度地弥补其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培养农村留守儿童学习能力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何轶文 《辅导员》2009,(13):115-115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长期外出打工,留在农村和祖父、母或其他亲属生活或单独生活的孩子。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留守儿童逐渐成为农村小学教育的一个难点。父母把自己的孩子一般都送往城镇寄宿学校读书。他们年龄小,自理能力差,缺少父母应有的关爱,教育的几大环节中,家庭教育这个环节处于空白。留守儿童的出现引发了一系列的基础教育问题,如问题少年等,  相似文献   

15.
目前,绝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其父母都是长年在外打工,把孩子全部交托给老人或亲戚或朋友,这些父母片面的认为只要孩子不缺钱就万事大吉。殊不知,更大的缺陷和后果却让家长们始料不及。很多留守儿童在身体发育、性格形成、观念形成等方面得不到正常呵护和引导,造成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缺陷,成了生活上的困难生,学习上的后进生,思想、行为上的问题生。为了减少上述现象的发生,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齐心协力,共同合作才能把我们的孩子教育好,把留守儿童的问题解决好。  相似文献   

16.
留守儿童的问题目前已经成为社会重点关注的话题,儿童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留守儿童出现各方面发育缺失的现象,进而影响了他们心理、学习、道德等方面的发展。所以,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及策略进行简要探讨,希望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这些孩子的父母长期在外地打工,留守儿童出现教育严重缺失的现象,这样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学习等方面的发展。留守儿童是社会组成的一部分,关系到社会各界的和谐。社会各界要加强协作,多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才能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做出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于清娇  岳伟 《文教资料》2012,(13):156-157
家庭教育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缺失将对孩子成长产生难以弥补的影响。近年来,由于农民外出打工人员增多,农村留守儿童成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并引发的诸多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文章主要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农村留守儿童已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父母教育的缺失导致留守儿童出现了一素列成长问题。为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应促进留守儿童的父母重视亲子教育,营造家庭教育环境,明确家长在子女教育中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留守儿童经常会独自在家,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只剩一人,这种情况下对于留守儿童来讲会有心理的缺失,同时在生活中也会有很多不便。留守儿童一般在16岁以下,幸运的会有其他亲属照顾着,但是有大部分都是一个人在家。从2013年开始,针对留守儿童展开了调查,在国内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经有6000万甚至更多。本文主要针对农村寄宿制初中留守学生群体心理健康问题展开分析,力求找到合理的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