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要掌握广播新闻的技巧,首先要懂得广播新闻的语言特征。 广播新闻从录播到直播的飞跃,使广播新闻语言也多姿多彩起来,但是只有那些规范而不死板、活泼而不怪异的新闻播音才会有生命力,在这当中那些独具风格、特色鲜明的新闻播音更会散发出无穷魅力。如今,播音工作战线上有一些年轻人。不曾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和基本功训练,语言偏而塌.而恰恰是这些人对播音学的传统理论不屑一顾,  相似文献   

2.
新闻播音标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阳 《青年记者》2002,(9):44-44
广播新闻从录播到直播的飞跃,使广播新闻播音也多姿多彩起来。但是只有那些规范而不死板,活泼而不怪异的新闻播音才会有生命力,而在这当中那些独具风格、特色鲜明的新闻播音更会散发出无穷魅力。艺术的魅力在于个性、创新,但这都是建立在扎实的基本功之上的。著名画家沈鹏曾说,“如果把创作与基本功比作火与水,轻视基本功的人常以远水不能救近火为理由,不想下苦功夫,可是为了救火,没有充足的  相似文献   

3.
广播新闻节目,是人们生活中获取信息的一种途径,随着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加,广播新闻不仅要创新内容,也要丰富播音语言样态。文章从融媒体时代广播新闻播音特点出发,介绍了广播新闻中的播与说以及两者区别,阐述了融媒体时代播新闻和说新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晓河 《声屏世界》2009,(7):41-42
新闻播音要求"叙事清楚,新鲜感强,语言朴实,节奏明快",做到了这几点,才是有质量的新闻播音.令人忧虑的是,如今广播新闻播音正在普遍"提速",而"提质"却被忽视,出现了重速度、轻质量的现象.有一种偏误认为,新闻播报越快越好,把"快"当成了衡量播报好坏的唯一标准,使得一些播音员以"快"为荣,以"快"为时髦.于是乎在广播新闻节目中随时能听到一片高声亮词、平摆浮搁的炒豆般的语言,播音语速似有广播赶超电视之势.  相似文献   

5.
新闻播音语言特点:清新、明快。一般讲快一点好。但各种新闻又有各自的内容、语言特点、情调:要论快慢须据具体稿件而定。相对而言:喜讯要播得快些,言论要播得慢些,而沉痛、悲伤的消息促人痛楚、使人哀思播得更慢。新闻播音,缺少新闻的新鲜感,语言呆板、拖沓,速度慢,语言不紧凑是个重要问题。播得慢既影响每次节目的信息量,也影响播音质量。听众不喜欢慢条斯理、松松垮垮的播音。山东省招  相似文献   

6.
冯悦 《新闻前哨》2005,(1):50-50
长期以来,广播语言必须讲求规整性,已经成为一种共识。然而,有的人认为,要让广播新闻好听,就要像说话一样,不但说错了没关系,就连普通话也可以不必那么标准,能听懂就得了,如果还要讲求播音的"规整性",就会使播音呆板,影响传播效果。笔者认为,播  相似文献   

7.
在广播新闻播音这个大家庭中,通讯播音和评论播音是最能展现播音员个性特征和个人魅力的两种体裁,而这种展现都是基于原作者的报道和编辑之上的。在这个由文字语言转化为声音语言的过程中,播音员的再创作能力是一篇广播通讯或一篇广播评论成功播出的关键,广播通讯是体现这种能力的最佳例证。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思想观点、思维方式与以往相比有了进步和抬升。这种变化在广播行业表现较为突出。就广播新闻节目的有声语言传播而言,在以传统的新闻播音为主的同时,这些年广播新闻主持节目及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出现和探索,使得广播新闻节目的播出形式日益活跃。对传统的广播新闻播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补充作用。一、广播新闻主持节目是广播事业寻求发展、突破的产物广播媒体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满足听众的需求,必须进一步挖掘自身具有的优势、特点,探索新的播出形式。新…  相似文献   

9.
浅论广播新闻播音的时代语言与语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琦 《中国广播》2009,(6):42-43
广播新闻播音语言是时代语言,新闻播音的语言速度直接关系到新闻节目的播出质量和收听效果。随着时代的发展,语言形态的变化,语速适当加快是对的。但一味地扣陕,就好吗?关键是要把握好“度”。本文从语言形态与语速和有声语言创作与语速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望与前辈、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李春红 《新闻前哨》2008,(12):89-89
广播节目最主要的表达形式是语言。就广播新闻的有声语言传播而言,在以传统的新闻播音为主的同时.广播新闻主持化的出现和探索.使得广播新闻节目的播出形式日益活跃.听众朋友们喜闻乐见。  相似文献   

11.
电视播音,尤其是指电视纪录片,它不同于广播播音,也不同于电视新闻片播音,它比广播新闻播音语言更自如、灵活、多变;比电视新闻片配音更有艺术性、技巧性,表达形式更丰富。为了适应电视纪录片的播音要求,有以下四种播音技巧——加减乘除,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周敏 《中国广播》2004,(11):41-42
随着人们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的不断提高,广播新闻节目从内容到形式上不断改革创新,新闻变得更广泛、更新鲜、更快捷、更深刻。广播新闻节目能否受到听众喜爱,播音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播音员必须研究掌握过硬的新闻播音技能,增加播音在广播新闻节目中的魅力,增强其可听性。播音员应该在播音语言的“外在美”和“内在美”上多下工夫,并根据广播自身特点扬长避短,博采众长,就能收到良好的播音效果。  相似文献   

13.
语病,本来是指不符合语法规律而造成的语言不通畅、影响准确表达语意的毛病,即语法毛病。我们在播音业务中借用这个概念,则是指那些不符合体裁内容、文字特点的有声语言表达上的毛病。譬如新闻体裁的语体特点反映在播音上,要求语言的表达通顺流畅、朴实紧凑、清新明朗、干净利落,不论你的新闻播音具有哪种表达特色(宣读、讲述或其他),都应该具备这个基本的、符合内容与形式要求的语言表达素质。  相似文献   

14.
新闻播音的有声语言既不同于口头语言、文学语言,又不同于某些行业语言、社会语言。准确、规范、严谨、简洁、通俗、综合等特征,赋予新闻播音"字正腔圆、呼吸无声、感而不入、语尾不坠、语势稳健、讲究分寸、节奏明快"的表达样式。而其中节奏明快是对其节奏的规定性要求,新闻播音语言的节奏要求就是明快。新闻播音如何体现明快清楚明白,通畅自如。  相似文献   

15.
石岩 《青年记者》2012,(30):58-59
"视播"这个词,意思就是"电视播音",尤其是指电视纪录片,它不同于广播播音,也不同于电视新闻片播音,它比广播新闻播音语言更自如、灵活、多变;比电视新闻片配音更富有艺术性、技巧性,表达形式更丰富。为了适应电视纪录片的播音要求,笔者经过多年实  相似文献   

16.
景然 《现代传播》2002,(2):130-132
随着广播电视改革的发展 ,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譬如 ,有的单位将原来电台和电视台的播音人员合到一起 ,成立了播音主持部 ,也就是说 ,一个播音员 ,既要适应电台播音 ,又要适应电视台播音 ,这就提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业务问题 :电台新闻播音与电视新闻播音的区别是什么 ?这种区别受哪种主要区别因素控制 ?播音员在播这两种新闻节目时在心理上如何把握等等。电视和广播新闻播音从表面形式看有其鲜明的共性特征 ,表现在 :1 都是运用有声语言传达信息的新闻播音 ;2 都是运用现代的电子手段进行传播 ;3 都要求所播的内容真实…  相似文献   

17.
新闻播音的有声语言既不同于口头语言、文学语言,又不同于某些行业语言、社会语言。准确、规范、严谨、简洁、通俗、综合等特征,赋予新闻播音"字正腔圆、呼吸无声、感而不入、语尾不坠、语势稳健、讲究分寸、节奏明快"的表达样式。而其中节奏明快是对其节奏的规定性要求,新闻播音语言的节奏要求就是明快。新闻播音如何体现明快清楚明白,通畅自如。  相似文献   

18.
张仲兰 《今传媒》2011,(7):96-97,124
广播是声音的艺术,对城市新闻广播节目而言,它就是播音和音响的艺术,"让听者身临其境"一直是广播媒体最根本的媒介属性和竞争根本。清晨,当广播响起,富于朝气、响亮悦耳的新闻节目总是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应该说城市台新闻播音的语言美,赋予一个城市以速度感、时代感。然而,在城市广播新闻实践中,新闻播音有气无力,没有感情;引用音响假大空已成为广播新闻追求音律之美的拦路虎。"合适的人不说合适的话",广播声音构成的语言、音乐、音响三大要素不能和谐统一,背后反映的是广播新闻人声音再造责任感的缺失和浮躁心态。  相似文献   

19.
在广播新闻播音中新闻编辑、播音员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保证播音效果,本文从编辑角度,分析了广播新闻播音的影响因素,具体体现在两方面,分别为内在与外在因素,同时,阐述了广播新闻播音的注意事项,旨在充分发挥新闻编辑的作用,提高新闻播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广播播音主持以媒介传播者的身份出现在广播声音世界中,以声音的形象性直接面向受众进行新闻的传播,因此,无论是在轻松还是严肃的广播节目中,播音主持人的语言表现力必然直接影响到信息传播范围,如何通过提高广播播音主持的语言表现力,赋予广播节目更多的言语内涵,需要广大从业者进行认真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