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拼音教学中,如果导入方式设计得巧妙精当,就能在顷刻之间引起学生对拼音的兴趣。文章中介绍了由图导入、故事导入、儿歌(或谜语)导入、演示法导入、绘画导入、游戏表演法导入等多种导入方法。  相似文献   

2.
“LRQEDP”教学模式,即:导入(Lead-in)—阅读(Reading)—提问(Question)—讲解(Explanation)—讨论(Discussion)—实践(Practice)。现以高二《英语》上册Unit5Lesson18CharlieChaplin为例,介绍LRQEDP教学模式与技巧。一、导入为了使学生产生阅读的愿望和心理准备,激活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按学生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以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运用启发手段以及采用情景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入本课的话题。本课导入设计如下:1)Doyoulikeseeingthefilms?2)Haveyouseenthefilmsacte…  相似文献   

3.
二,教学步骤 1 专业导入(90分钟,幻灯讲座) (教师贴士:本课程从审美角度导入,介绍现代高速铁路客站设计的建筑造型和空间布局.以及现代高铁客站独有的魅力与个性。授课以图片和影像相结合的形式来教学使学生尽快进入设计状态。)  相似文献   

4.
《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设计思路特级教师卢专文一、导入新课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铅笔和直尺。教师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学习长度单位:厘米。(板书课题:厘米的认识)二、新课展开1.引导学生观察,初步认识厘米。让学生拿出直尺,教师揭示放大的米尺图,引导学生观...  相似文献   

5.
吴娟 《教学随笔》2007,(5):15-16
几周前,我选择了(牛津初中英语)8A第三单元第一部分作为公开教学的内容。在反复备课的基础上,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①让学生识别国内外著名城市及景点;②能通过简单的对话和自己的同桌交流自己的旅行计划。围绕这两个目标,我精心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步骤:第一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谈论各自的喜好,导也别无他法,只好抓住这根“救命草”了。在导入新课后,我就进行教学设计的第二步:启发学生说出更多的名胜古迹(最好是国外的)。  相似文献   

6.
雷萍 《英语广场》2023,(3):125-128
当前初中英语教学导入存在追求形式大于内容、提问设计与评价欠科学性以及忽视教材的内在逻辑等问题。《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要求,教师设计导入时要以知识为生长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将导入看作单元整体性教学的逻辑部分、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进行设计和注重“教—学—评”一体化。导入环节设计应注意通过精巧设问、以故引新、开阔视野、巧妙引导对话等方式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
导入技能(下)导入的要素、功能可概括为四点:(1)集中注意,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学活动上来;(2)引起兴趣,调动内部学习动力;(3)明确目的,使学生明了学习的课题、任务、要求、进度,引导学生定向思维;(4)建立联系,使新课题同旧知识联系起来。在导入...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 【导入设计】1.教师展示三杯饮料(雪碧、白醋和热水),请三位学生上台看谁能准确喝到雪碧。(有的学生准确地喝到雪碧,有的学生喝错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导入技能(上)导入技能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教学活动方式。它应用于上课之始以及新课、新段落之始。导入的类型或微观模式有:(1)直接导入,即直接阐明学习目的与要求以及教学程序的导入方法。(2)经验导入...  相似文献   

10.
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内容的导入是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必要手段.顺应时代的需求进行文化导入的内容应包括知识文化、生活习俗与思维方式、价值观与信仰三个方面.与此相对应的导入策略有学生自学法、课堂教学法、差异对比法、设计课堂活动法、展开专题讲座法等.而进行文化导入应遵循实用性原则、与时俱进原则、持久性原则、平等性原则.  相似文献   

11.
小学品德课教学采用科学、有效的导入环节是非常必要的,这是提高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的关键。若要使导入环节更能符合学生品德生成的内外部规律,需采取恰当的导入方法。一、小学品德课导入环节设计的基本原则(一)趣味性原则一般而言,有趣的内容大都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粘合力。设计品德课导入环节之所以要遵循趣味性原则,这是由学生心理动力特征决定的。兴趣是人从事活动的内在动力之一。许多成绩优异的学生,对学习都有浓厚的兴趣。兴趣也是构成学习动机最活跃的因素,浓厚的兴趣是学习的巨大推动力。实践证明,导入的材料越有趣Ⅱ未性,就越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以愉快的心境、积极的态度参与教学活动,主动进行自我教育。例如,设计“诚实守信”一课的导入环节,可将趣Ⅱ未性因子渗透到《立木为信》这个故事中。引导学生认识商鞅是一个特别守信用,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的人,得到别人的信任是他变法成功的关键。达到了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綦晓雷 《成才之路》2012,(12):78-78
《服装设计艺术》是根据《设计(选修)》教材编制的一堂欣赏课,教学内容的选择比较贴近学生的实烁生活。通过视频导入和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服饰设计的文化内涵,初步掌握服装设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设计兴趣、审美能力和表现技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作为引导者出现的,  相似文献   

13.
张锁占 《衡水师专学报》1999,1(1):110-111,112
导入难,难在它必然起到集中精力、酝酿情绪和带入情境的作用,又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一般2-5分钟)完成。把导入作为一门艺术来研究,自然又加一重困难。但只要教者明确导入设计的目的,把握好教材、教师和教育对象三者的关系,万难可排,绝妙的设计便会出现。尽管教者各种特色,教材各有内涵,学生素质又千差万别,导入设计也必然变化多端。以设计形式分类,不下十种之多。不管是复习型、谈心型,还是偶发事件型或电教媒体型,其设计关键都在一个万变不离其宗。  相似文献   

14.
根据“任务型”教学的三个步骤,任务前(Prc-task),任务环(task-cycle),任务后(Post-task),对初中英语阅读课进行如下的设计:1.任务前:导入要创新,形式要多样在教学过程中,导语的设计非常重要。根据初中年龄特征,导入形式要生动、活泼、灵活多样。如利用挂图看图设问导入新课,教材中的大部分课文都已配有彩色挂图,要利用好这些插图,教师首先要充分地理解文章内容和插图的关系,在具体运用时还可补充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彩色投影片,条件好的最好制作动画幻灯片,通过画面和色彩来引起学生的兴趣。2.任务环:指导…  相似文献   

15.
李芸 《湖南教育》2002,(4):41-41
设疑导入。即巧妙地设置悬念,使学生积极思考,进入强烈的求知状态。比如教小学数学《垂线》,老师可设计以下问题:要从街上的自来水管(直线BC)把水引到黄虹家(点A),怎样才能使水管最短?提问引起了学生的思考与议论。然后,教师指出,这是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遇到的问  相似文献   

16.
王玮 《陕西教育》2003,(3):31-31
巧妙的新课导入是一节课成功的良好开端——一个精心设计的富有艺术性的新课导入,像磁石,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像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一、明确新课导入的作用,是运用好新课导入的前提。1、提纲挈领,突出重点。每节课都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而这些恰恰是授课的关键。教师根据这些设计导入,有意识、提纲挈领地加以突出、强化,使学生明确学习要求。如《桂林山水》一课的导语:同学们,你们看了课题想知道什么(桂林的山和水的特点)?桂林山水究竟有什么特点呢?现在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2、设…  相似文献   

17.
笔者在观摩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时发现:(1)大多数的小学英语教师重视导入,而且导入方法多样,但是有些导入过于冗长。笔者认为,课堂导入应目标明确,长度适中,贴近学生生活,不可喧宾夺主。(2)部分小学英语课堂中缺乏真正的交流。笔者建议,教师应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并及时给予评价;同时教师所提问题应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并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从而使提问真正达到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一、导入新课(略)(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 1.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首先,让学生听录音,注意字音和停顿。然后给黑板上生字注音,再由一个学生试读全文,学生讨论订正。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非机类专业“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现状,借助新型信息技术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将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在线教学平台和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有效融合,构建基于BOPPPS模型[导入(Bridge-in)、目标(Objective)、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总结(Summary)]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调整教学内容、重构教学设计、构建教学资源、优化课程考核方式,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及全过程评价的教学目标,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以生为本视野下的高校心理辅导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为本建构高校心理辅导中心是高校当前的重要任务,它包括:(1)打造专兼结合的心理素质教育队伍,提高心理素质教育水平;(2)通过媒体介入、专题讲座、学生社团等方式全方位宣传教育,营造校园氛围;(3)个体咨询与团体心理健康辅导有机结合,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4)构建完善的危机预防与干预的三级网络,防范于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