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5 毫秒
1.
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思想界的先驱就提出了早期现代化的构想,但由于夷夏观、华夏中心观的束缚,未能付诸实施。60年代早期现代化启动后,传统民族意识向不同方向演变,复古排外型、保守传统型、自省开放型的民族意识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对早期现代化进程施加了复杂的影响,或阻碍或推动着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思想界的先驱就提出了早期现代化的构想,但由于夷夏观、华夏中心观的束缚,未能付诸实施.60年代早期现代化启动后,传统民族意识向不同方向演变,复古排外型、保守传统型、自省开放型的民族意识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对早期现代化进程施加了复杂的影响,或阻碍或推动着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思想界的先驱就提出了早期现代化的构想,但由于夷夏观、华夏中心观的束缚,未能付诸实施.60年代早期现代化启动后,传统民族意识向不同方向演变,复古排外型、保守传统型、自省开放型的民族意识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对早期现代化进程施加了复杂的影响,或阻碍或推动着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民族乐派是民族音乐文化充分发展的极至体现,在当前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的形势下,对西方民族乐派的研究如何保持民族传统,发扬民族音乐文化,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西方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民族乐派的产生基础无论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还是音乐学角度来说,都有唤起民族意识,发展民族音乐,摆脱外来文化的同化或统治的共同目的。  相似文献   

5.
自19世纪中叶始,在中西剧烈碰撞、全面冲突的时代背景下,国人通过对西方国家实力的认识、认可,对民族意识进行了新的体认,使近代民族意识走上了理性化发展的道路,指示了民族意识向理性化、现代化迈进的方向。民族的繁荣、强盛离不开民族精神的振兴、弘扬,但振兴、弘扬民族精神离不开对民族意识的正确体认和把握,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都是历史与时代高度统一的产物。反观中国近代民族意识的发展历程,有助于我们站在时代的高度来振兴、弘扬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6.
早期改良派开始摆脱夷模式,对民族悲剧进行了深刻贩反思和自省,同时对洋务运动“徒袭皮毛”的师夷举措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尝试全面地学习西方各国,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诸方面提出了挽救民族危机的各种举措,其民族意识显露出传统夷夏观向近代民族主义转换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7.
宗教文化符号与传统声乐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与艺术在把握世界的方式上,有着比其他意识形态更多的一致性,历史上曾占有统治性地位的宗教意识形态,必然影响人类文化艺术理念乃至声乐艺术思维。阴阳太极图体现出的中国文化强大的包容性,正是中国声乐艺术形式多元化发展的传统文化及民族意识基础;而基督教十字架折射出西方传统思想文化的开放性与单一性,进而深刻地影响了整个西方的传统文化理念与声乐艺术形态。可见,宗教文化左右着社会礼教观念和民族心理意识,宗教音乐影响了中外歌唱艺术的形态与声乐理论的内涵。中西方不同宗教理念的典型文化符号,对中西文化艺术思维和声乐艺术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文化主权现在受到两方面的挑战: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霸权主义,二是周边国家对我国传统文化资源的“抢注”与争夺。要维护文化主权、提升青少年的国家民族意识,需要在发展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进行民族文化教育、保护民间文化、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建立文化安全预警机制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时代并末结束,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国家民族意识仍然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但是传统的国家民族意识并不适用于全球化时代,面临重新修正。首先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强精神,其次正确理解国家利益,改变传统思维方式、行为模式,要在国家民族意识中注入全球理念。  相似文献   

10.
在民族音乐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观,加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民族音乐和民族意识、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统一性,从而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和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1.
族类生命意识区别于"爱国"的政治概念,是人类所共有的,包括族类生存与发展双重含义,并可以脱离国家的政治依托而独立存在的文化概念。中国历史延续至宋代,与中原王朝跨入后期封建社会相对应,汉族与周边民族的政治军事关系开始出现了历史性的逆转,汉族在与周边民族争取政治生存空间的过程中逐步走向劣势。亲身经历着这一历史过程的苏轼在这种民族关系环境的刺激下,结合汉族原有传统中的族类生命观念,以及家学渊源,对汉族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的生存与文化发展的可延续性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并以其强烈的危机意识与不为空言的特点,诠释了他自己以汉族为本位的族类生命意识。尽管苏轼的这种族类生命意识在北宋时代还具有相当的历史局限性,但在今天世界文化交融日益紧密的形势下,对以"中华民族"为整体概念的宏观性族群与世界其他民族的交流,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西方油画从进入中国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了民族化的进程。纵观中国油画的民族化道路,可以看出民族油画只有根植于中国民族的审美情趣,才能真正走向成熟。只有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从传统的精粹中汲取营养才是中国民族油画的出路。且不仅仅是绘画题材、绘画技法的民族化,更需要画家对传统文化有较深刻地认识,并能做到师法自用。  相似文献   

13.
辛亥革命推翻270多年的清朝封建统治,建立起共和国,引起史无前例的社会变革,以崭新形象呈现于世界。帝国主义列强为维护其在华利益,着手选择新的在华代理人;亚洲各国人民则深受鼓舞,切实地推动了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辛亥革命的深远历史意义至今仍在民族解放运动中得到显现。  相似文献   

14.
清初,常熟戏曲家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意识,作品大都以政治、历史事件为题材,以邱园、嵇永仁为代表。清中叶,戏曲家的民族意识淡化,作品或者歌功颂德,或者宣扬封建伦理道德;随着昆曲的衰微,宫廷大戏的撰写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以周祥钰和王廷章为代表。清代常熟在戏曲史上的重大贡献在于保存了《古今杂剧》和《六十种曲》。  相似文献   

15.
关于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国101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青岛是历史最年轻的城市。在中国近代史上,青岛对中国的政治、社会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并保存了丰富的文化遗迹和文化内涵。青岛的文物和名城保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存在严重的不足,从而导致文化遗迹的严重破坏。鉴此,应在全面落实《文物法》的基础上,提高名城保护意识,扩大历史街区保护范围和历史建筑数量,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合理开发历史文化资源,发挥专家作用,健全和完善名城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6.
辛亥革命成功地解决了中国绵延数百年的满汉矛盾,使汉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之地位得以恢复和确立,这对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近代中华民族复兴进程具有重大意义。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华民族复兴的一个转折点。民国初年的政治动乱并未能从总体上中断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前夕,由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解放思想经历了以国际无产阶级主义为前提向以中华民族为本位、以工农阶级利益为标准以向各阶级大团结为目标、以土地革命为核心向以抗日救国为首任的历史大转型,凸显出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民族解放道路的思考与选择,以及对无产阶级利益在民族利益冲击下作出的回应。诠释中共民族解放思想在历史关节点的转型,对于当前在党的领导下实现民族富强有着可资借鉴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女子教育真正开始受到国人重视并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资产阶级维新派大力提倡女子教育,把它视为国民教育的一部分,并创办了第一所国人自办女学——经正女学。随后,社会上兴起了办女学运动。维新变法运动时期的女子教育是国民教育的一部分,有着积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国际关系学研究的国家意识是该国对“自身”、“他者”和国际社会的一种认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容和历吏发展过程。国家意识的构建既表现社会意识形成与发展的共性,也表现出不一般的特点,呈现地区差异和时代特征。它来自于人类的国际关系实践,同时对国际关系实践的发展起反作用。对国家意识进行历史考察和理论思考,将对人们认识国家意识的变化、发展轨迹和进行国际关系的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水浒传》作为一本表现我们民族深层文化心理的作品,积淀和储存了中华民族大量的历史文化意识。对体现在梁山英雄思想行为中的下层俗文化意识进行研究,批判和摒除其消极落后的东西,继承和吸收其积极优秀的成分,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