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是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广大青年学生及各阶层人民反对美蒋反动派的斗争。1947年5月,上海学生掀起的这场运动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学生运动。这场运动的背景是蒋介石国民政府在抗战胜利后坚持推行独裁内战的方针,一方面发动内战,大力进攻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解放区;另一方面推行反动独裁统治,强力压制、打击、迫害国统区的民主运动。所以学生把反内战和反迫害作为与国民党政府斗争的目标和口号。  相似文献   

2.
反右派斗争是新中国历史上发生的一个具有重大影响的政治事件,但反右派斗争与反右派运动扩大化是时间上有差别、性质也不同的两个概念。反右派斗争是毛泽东和党中央基于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对有资产阶级倾向的偏激言论所做的必要反击;反右派运动扩大化则是由于毛泽东和党中央对资产阶级一贯地“深恶痛绝”,以及对知识分子属性、地位、作用认识的偏差,没有科学地把握斗争之“度”,而导致的有严重失误的政治运动。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同志在1947年5月30日《蒋介石政府已处在全民的包围中》一文中,高度评价了国统区的民主运动,称之为“第二条战线”。他把学生运动看作是整个人民运动的一部分,并且断言:“学生运动的高涨,不可避免地要促进整个人民运动的高涨”。这就是我处理这节教材的指导思想。《中国历史》第四册第五编第二章“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分两课时:解放区的军事斗争,一课时;国统区的经济政治危机和人民民主运动,一课时。我个人认为,国统区的经济政治危机和民主运动的高涨,两者是因果关系。因此这节课的重点是国统区的民主运动。这节课的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国统区经济政治的危机  相似文献   

4.
一、漫画欣赏。二、漫画精析。漫画1:漫画选自1954年出版的《华君武政治讽刺画选集》。在“双十协定”签订后的第三天,蒋介石就命令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但在解放区军民的反击下遭到了失败。在军事进攻失败和人民反内战运动的影响下,国民党被迫于1946年1月同中国共产党签订《停战协定》(即漫画中的“一月停战令”)。几个月后,这样的闹剧又在东北地区上演。1946年4月,蒋介石以5个军11个师的兵力,南向本溪、北向四平发动猛攻。  相似文献   

5.
蒋介石发动新生活运动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其专制统治 ,建立其政权的合法性基础。在他建构的以“礼义廉耻”为中心的理论中 ,存在着两个困境 ,一是不顾法律、经济、人民在道德中的作用 ,孤立地建构以“礼义廉耻”为中心的道德 ;二是其建构的新道德无法按照其所设计的从“衣食住行”中得以体现。这两个困境必然使得新生活运动走向失败的命运 ,也决定了蒋介石发动新生活运动的目的是不可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史上,国民党曾在20世纪30年代对革命根据地先后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前四次反“围剿”红军取得了巨大胜利,然而第五次反“围剿”却以失利而告结束。关于失利的原因,各种版本历史教材着重强调中国共产党内王明“左”倾机会主义泛滥和排斥以毛泽东为首的正确军事路线所致。但是如果我们将着眼点转到国民党方面来,那么不难看到正是30年代以来国民党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促使了蒋介石政权在军事上的胜利。笔者认为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人教版),在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中讲到了“蒋介石叛变革命以后,1927年4月 18日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而在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中提到“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重点进攻;解放军的运动战、蘑菇战术;青化砭战役;孟良崮战役;刘胡兰;国民党出卖国家主权;四大家族的肆意掠夺;伪国大的召开;上海学生“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示威游行;“五·二○”血案;台湾“二·二八”起义。 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1.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全面内战,是由美帝国主义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的一场反共反人民的战争。  相似文献   

9.
开展反浪费、反保守运动和各级学校有什么关系?各级学校需要不需要开展这个运动?根据党中央指示,这个运动的性质及其伟大的历史意义是:“这是一个社会主义的生产大跃进和文化大跃进的运动,是在全民整风运动中改进整个国家工作和促进全民大干劲的一个带有决定性的运动”。由此可知,“双反”运动和各级学校有密切的关系,各级学校都毫无例外地要开展这个运动。  相似文献   

10.
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类历史是劳动人民的历史,劳动人民的革命斗争推动了历史前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我们研究历史,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唯一正确的指针。劳动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人,也是反孔斗争的主力军。春秋末期以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每一次奴隶造反和农民起义都猛烈地押击反动的孔孟之道。在反孔斗争中,劳动人民表现出大无畏的革命斗争精神,建立了丰功伟绩,是历史上任何法家人物所不能比拟的。劳动人民的革命斗争有力地影响和促进了法家反儒的斗争。当前我们开展的批林批孔斗争,是历史上劳动人民反孔斗争的继续和发展。我们回顾劳动人民反孔斗争的光辉历史,从中吸取有益的历史经验,对于把批林批孔运动深入、普及、持久地进行下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最近,临汾钢铁公司工人理论小组的同志们和山西师范学院政史系的工农兵学员、革命教师,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认真研究儒法斗争的历史和整个阶级斗争的历史,共同编写了劳动人民反孔斗争史话,本报从今日起陆续刊登,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解放战争时期,在我党领导下,国民党统治区的爱国学生运动,规模之大,时间之久,作用之深,都是空前的。学生运动促进了蒋管区整个人民民主运动的高涨,使国民党反动派陷于全民包围之中,从而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行。毛泽东同志在1947年5月发表的《蒋介石政府已处在全民的包围中》说:“中国境内已有了两条战线。蒋介石进犯军和人民解放军的战争,这是第一条战线。现在又出现了第二条战线,这就是伟大的正义的学生运动和蒋介石反动政府之间的尖锐斗争。……学生运动是整个人民运动的一部分。学生运动的高涨,不可避免地要促进整个人民运动的高涨。”这是毛泽东同志高度评价第二条战线对解放全中国的伟大战略意义。一、第二条战线的由来。  相似文献   

12.
闻一多后期的政治思想和历史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五四”运动到抗战爆发前,爱国主义是他的思想主流。抗战爆发后,他走出书斋,投入到反对蒋介石反动政权的专制独裁、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斗争浪潮中,把自己同人民革命事业融为一体。他在政治思想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变化和提高:他坚信反动政权一定灭亡,中国的希望寄托在“北方”共产党和人民政权身上,认定人民是革命的真正力量。最后他把鲜血献给人民革命事业,是他革命思想达到光辉顶点的标志。  相似文献   

13.
在近代中国反洋教运动中,湖南人民的斗争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在湖南人民的反洋教斗争中,衡州人民的反洋教又占有重要的地位。从鸦片战争前后开始,直到义和团运动时期,衡州人民的反洋教斗争一直没有间断,发生的次数、斗争的规模及其影响都是在湖南乃至南方各省地方所罕见的,但以往史学界对此注意不够。本文仅就1855年、1861至1862年和1900年的衡州人民反洋教斗争,作一概述,并以这三次斗争为例,分析近代衡州人民反洋教斗争的总特点。不妥之处,请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14.
国民党统治区的新生活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4年2月19日,蒋介石在第五次军事围剿大本营江西南昌发起了一场所谓“重整道德伦理、刷新社会风气”的建设运动,这一运动从改造国民日常生活习惯着手,故称之为“新生活运动”。新生活运动的产生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当时,国民党统治面临着内外交困的严重危机,国内外多种因素的交织使蒋介石独裁政权陷于岌岌可危的境地。首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以星火燎原之势,席卷南方各省,革命势头越来越猛,蒋介石在几  相似文献   

15.
人类历史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世界各国和地区都毫无例外地被卷入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中。在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带来好处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日益显现。近年来,反全球化的示威游行接连不断。“反全球化运动”体现的是一种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表现出强烈不满的情绪,甚至主张对经济全球化进行抵制。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是由世界力量共同推动的,是世界经济发展中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反全球化运动”不可能改变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6.
第四节日本的侵略和人民反杭妞索时间1 931年~1936年。间:景:’一八”事1 931年9月15日。东北沈阳。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摆脱1 929年的经济危机,决定乘蒋介石全力进行大规模内故的机会,以侵略中国作为出路。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以南满铁路沈阳近郊柳条沟的一段 路轨被炸为借口,饱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蒋介石下令“绝对不抵抗”。第二夭日军侵占了沈阳城。随后, 日军分兵侵占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切|同、鬓扩.、网111腿今凤点附阮厂||·二八.九一““间:点、伪“满洲国”建立。1932年3月,日本扶植清废帝溥仪,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  相似文献   

17.
贾宝玉,是曹雪芹呕心沥血塑造的一个反孔孟之道的艺术形象。他在反对孔孟之道的仕途经济、男尊女卑、封建婚姻的斗争中,逐步地产生和发展着自己的叛逆思想和性格,成为封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 贾宝玉这一典型出现在十八世纪的中国封建社会。那时中国已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出现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清朝统治者为了巩固地主阶级专政,镇压人民的反抗,实行了所谓征举“山林隐士”、开“明史馆”、设“博学鸿词科”的考试,以高压的手段控制着整个社会的思想意识。同时,他们抬出孔老二的亡灵,追封他为“大成至圣先师”,还大力  相似文献   

18.
鉴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中暴露出来的日益严重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纠“左” ,1 95 9年党中央在庐山召开了八届八中全会。在会上彭德怀同志向毛泽东主席上了“意见书” ,客观反映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中的严重弊端 ,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真实心声 ,要求取消“三面红旗”。但是 ,由于当时指导思想上的错误和毛泽东本人的错误判断 ,这封善意的“意见书”被看作是向党中央的“下战书” ,使会议由纠“左”转入反“右” ,并随即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反右倾”斗争。“反右倾”斗争在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开展 ,给党和国家…  相似文献   

19.
王强 《巢湖学院学报》2003,5(5):13-18,92
厘清反全球化运动的维度不仅是科学对待反全球化运动的前提,而且是不断校正和调节全球化发展方向和进程的调适器。从横向维度看:反全球化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生产全球化为对象;以国际经济组织及其“资本整体利益”为对象;以全球媒体、信息网络技术载体为对象。从纵向维度看:反全球化可分为国别行动和全球化行动两种类型。在此基础上,以全球化发展的“生态价值”取向来澄清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的关系,充分彰显二者的价值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第一代教育家,王韬的教育思想具有明显的反传统性特点。主要表现为:在教育目的方面,以富国强兵为目标,为现代化运动中的各行各业培养合格人才;在教育内容方面,力求广泛,把“艺”、“技”、“实学”放在了首要位置;在教育对象方面,重视平民教育,认为教育应当普及化,工农兵商、男女老少均有受教育的权利。王韬的这种反传统性的教育思想顺应了当时中国要求变革的需要,为中国文化教育制度的近代转型提供了思想铺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