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建筑装饰艺术就是指以装饰、美化建筑和建筑空间为目的而设置的造型艺术品的艺术,即根据建筑设计要求而设置的艺术品的装饰艺术.它既具有造型艺术的某些特点,又具有建筑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2.
所谓建筑装饰就是以美化建筑和建筑空间为目的而设置的建筑环境艺术。因此要恰到好处地运用好各种材料的色彩、质感等。这样才能达到人们预想的目的。它具有装饰建筑和改善环境的功能,在建筑中有许多与建筑材料有关要素,如色彩、光影、陈设、建筑材料等,笔者想对建筑材料在装饰设计中的运用作一论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作为流传至今中建筑文化的一系分支,木雕艺术的价值,一以贯之地影响在建筑美学上。而婺源的木雕艺术,它是作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木雕艺术之一,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其木雕历史悠久,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在某种程度上非但拓宽了婺源的建筑的形式以及装饰的风格,更有甚者,直接提升了建筑的艺术性、审美性,还在无形之中丰富了艺术品的种类。  相似文献   

4.
客家建筑具有强烈的政治理论色彩和宗法观念,这些观念、色彩的体现无不借助于其装饰艺术。客家建筑的装饰艺术与客家民族的文化直接相关,是客家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客家建筑装饰艺术中的象征表达,从雕刻物、纹样和色彩方面对客家建筑的装饰艺术做了浅要分析,以期能为艺术作品的创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建筑装饰是中国传统建筑不可或缺的部分,承载着深遂的历史、文化内涵。作为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代表,浙南永嘉、泰顺的传统建筑装饰,具有极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蕴。  相似文献   

6.
徽州古民居是我国传统建筑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在我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徽州民居在村落选址、民居建筑和装饰细部的处理上都体现着独具特色的徽派建筑美学思想,对其深入研究,不仅可以从理论上揭示徽州居居所具有的环境美、建筑美、装饰美的特点,加深对徽州文化的理解,而且对现代环境艺术、造型艺术、装饰艺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建筑空间中,通过对建筑装饰材料与建筑空间关系的思考,探讨装饰材料的技术与艺术想象力综合表现的问题。提出对建筑装饰材料研究的改革思路。通过装饰材料研究方式及手法的改革可以使装饰材料的技术与艺术联系得更紧密,使材料与空间达到一种抽象与具体的平衡。  相似文献   

8.
徽州古民居建筑彩画是是中国古建筑装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久远的历史和显赫的艺术造诣.本文以徽州建筑彩画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徽州古民居建筑形成的历史背景,全面梳理了建筑彩画的起源和发展,分析徽州彩画装饰多样性的同时,进一步探讨了徽州建筑彩画的装饰功能.最后总结出我们应该对徽州传统古建筑彩画进行保护,让徽州的经典文化得以传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9.
闽台古厝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宝库中精彩而辉煌的组成部分,以闽台传统古厝装饰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从装饰艺术语言、装饰内蕴和装饰艺术文化题材几个方面诠释闽台建筑装饰艺术所蕴含的内在文化精神,为更好的继承和发扬闽台建筑装饰艺术提供启示性元素。  相似文献   

10.
湖湘传统民居建筑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湖湘古民居建筑其魅力除建筑造型、建筑功能外,还在于通过建筑装饰形成了与其它地域不同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功能实用性与艺术装饰性相统一;朴实简洁的装饰特色;浓郁的楚巫神秘风韵;天然的湖湘乡土气息;浪漫的写意情趣.传统的民居建筑装饰,是湖湘传统建筑最具有艺术特色的部分,它永恒的艺术价值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彰显湖湘厚重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三峡地区传统建筑中的山墙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而湖北省秭归县凤凰山古民居群的山墙更具有典型代表意义,通过归纳分析该古民居群山墙的基本形制,重点部位的装饰,装饰手法以及装饰内容,探究山墙装饰的深刻内涵,揭示了三峡特殊的自然地理景观及丰富多元的峡江文化是山墙装饰艺术独具魅力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新艺术运动是十九世纪末二十纪初欧洲工业化进程的产物,影响波及包括建筑在内的几乎所有艺术领域。本对西班牙建筑艺术家高迪作品进行个案分析,从建筑造型形态和装饰语言角度剖析论证了新艺术运动建筑必须“致力于实现人类培养和美化的理想”的人思想。  相似文献   

13.
潘依华 《文教资料》2005,(31):142-143
江南民居和谐、精巧,崇尚建筑装饰,把雕刻艺术引进了民居,雕刻有砖雕、木雕、金雕、石雕等,各种不同建筑工艺极富特色,展示了一种独特的地方民情。  相似文献   

14.
建筑是实用艺术、造型艺术、环境艺术的综合体。美学对建筑艺术的发展和提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代建筑艺术在造型空间及同环境的搭配上呈现出多方面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5.
艺术品的当代变异包括“泛艺术”、“装饰化”、“反艺术”,是对待传统艺术的认同与背离.艺术品当代变异在艺术表现、审美接受方面的积极意义,体现了当代艺术品表现形式的多元化与大众审美接受的宽容性,并且对代言当代人内心世界为当代人服务方面有积极作用.但是,艺术品当代变异也具有“双刃剑”效应.  相似文献   

16.
山陕会馆是洛阳市一处保存较完整的清代建筑群落,其建筑装饰最有特色的部分集中在琉璃照壁、木雕、彩绘、石雕等建筑部件上或建筑环境中。文章考证和分析了该馆的建筑装饰,论述了山陕会馆建筑装饰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7.
壁画是依托建筑墙面而存在的公共艺术。从属于建筑的功能和设计风格进行装饰是壁画的主要特点,满足公众的审美需求是壁画创作的基本原则。人类文明程度的普遍提高和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发展,增强了大众对审美时尚的需求和变化,壁画艺术家在追求现代建筑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中,以传统和现代工艺材料为造型手段,在承袭传统壁画艺术精髓和各民族优秀造型艺术特点的基础上,创造出审美内涵更加丰富、功能更加多元的现代壁画艺术。  相似文献   

18.
建筑设计是建筑装饰专业的核心课程,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应从课程设置、教育手段和学习方法三个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即在课程设置上要统筹考虑各年级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在教育手段上要加强对学生的艺术教育力度,提高学生在建筑设计中的艺术表现力;在学习方法上要端正态度并强化平时训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建筑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19.
张晓斐 《职业技术》2006,(18):88-88
装饰艺术是世界上古老的艺术,是伴随着原始人类对工具发明和使用;伴随着原始人类对理想追求而诞生的一门艺术,最初的装饰艺术多出现于器物装饰,壁画等;经过千年的发展,这门艺术已发展成为和我们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一门艺术,如:平面装饰艺术、立体装饰艺术、动态装饰艺术、人体装饰艺术、建筑装饰艺术、环境装饰艺术等等。装饰艺术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美感,而且更体了这门艺术的无限魅力。以下是我对装饰艺术这门学科的理解所做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以前,装饰艺术与艺术之间并没有一条泾渭分明的界限。历史上许多著名画家包括拉斐尔和弗拉戈纳尔在内,都从事过装饰艺术的创作。在传统观念里,装饰艺术不过是指以手工制作的或生产数量有限的奢侈品。1791年西方才第一次使用“装饰”一词。19世纪的装饰艺术常用来泛指机器生产的小型艺术品和用于物品表面的艺术装饰,以后又被视为廉价产品生产的一个要素。现在,装饰艺术家既设计大批量的产品,也用手工方式制作个别的产品。可以说,只有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装饰艺术与艺术的区分才明朗化。但富有戏剧性的是,近几十年来,许多艺术家通过装饰艺术作品参与当代艺术问题的讨论,结果使装饰艺术与艺术的界限又变得难以明确划分了。文章应用格式塔心理学来讨论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