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当下,互联网平台高速发展,大数据技术更新迭代,自媒体行业方兴未艾。在媒介人人可及的新时代,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的新闻传播专业性不断遭到挑战。记者作为新闻报道的创作者和传播者,其获取新闻线索的能力十分重要。面对信息超载、媒体泛化、技术更迭等形势,传统媒体记者如何保持专业优势?如何提升挖掘新闻线索的能力?本文就传统媒体记者在新时代背景下获取新闻线索的途径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微博使用人数的增长,其对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方式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传统媒体记者获取新闻线索的方式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新闻从业者开始热衷于从微博中寻找新闻线索。根据2010年对中国记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2503份有效问卷中,47.7%的记者表示“经常使用”微博,超过60%的记者曾经通过从社交媒体上获...  相似文献   

3.
新闻选题主要是解决记者和通讯员到什么地方。去采访什么单位,打算写个什么内容的报道。选题定不下来,采访就无从开始,选题是至关整个采访成败的关键一环。凡是从事新闻采写的记者和通讯员,每写一篇报道前都有一个选题问题。选题的要求,用通俗话说,叫做“选对了庙,拜对了神,烧对了香,走对了门”。新闻选题的来源是大量的新闻线索。新闻线索。它不是新闻,也不是选题,只为采写人提供选题素材,提供线索;采写人要做的工作,第一步是大量搜集新闻线索,多多益善,来者不拒;第二步是在大量的线索中精心地选选题。新闻线索不是从天上…  相似文献   

4.
(57) 新闻线索是从____中来的。能否发现它,关键在于你有没有新闻____。(58) 获取新闻线索的渠道很多,比如,阅读____、________和____,收听____,出席____招待会和____,甚至在街上、公共汽车上听人们____,细心的记者、通讯员都能发现有采访价值的新闻线索。(59) 所谓新闻敏感,简单地说,就是记者和通讯员____的敏锐能力。(60) 培养新闻敏感,首先需懂得新闻____。不懂得它,你就无法判断一种事实是不是新闻,重要不重要。(61) 一种事实具有新闻价值,至少  相似文献   

5.
一些记者或通讯员常常为发现不了新闻线索而苦恼,感到没有东西可写。其实,只要掌握了好的发现方法,处处留心,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新闻事实往往就在你身边。众所周知,新闻线索是新闻事实的一个片断、细节,抑或是新闻事实的一个传言,它是不完整的新闻事实,还需要作者去进一步采访、核实和挖掘,它是用来加工成新闻作品的资料,如同自然资源一样,分布不均。对于记者或通讯员来说,如果发现了新闻线索,特别是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线索,那就不再发愁没有东西可写了。笔者认为,要发现新闻线索,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一、统揽全局,在“着重点”上…  相似文献   

6.
张欣民 《新闻三昧》2006,(12):46-48
我当过大报的通讯员,曾为《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经济日报》写稿,也当过企业报通讯员,为《首钢报》写稿;我也当过《首钢报》记者,现在又供职于《中国冶金报》。做新闻工作,最苦恼的是“不知道写什么”,也就是手里没有可供采访报道的新闻线索。我们每个人活动的范围都是很有限的,有时我们可能在新闻现场,但大量的新闻发生时,我们不可能事事在场,一个记者是这样,一个通讯员也是这样。所以,在我们生活工作的有限的范围里怎样发现新闻线索,源源不断地写出新闻报道呢?我想结合自己的工作和体会,谈谈如何发现新闻线索。1、处处留意,周围时…  相似文献   

7.
在当下的读图时代,笔者通过对山东省内各家地市报的观察发现,各报有不少图片新闻线索和稿件来自基层通讯员.因此,地市报培养高新闻敏感度的摄影通讯员,让他们成为记者发现新闻的“眼睛”,对于提高报纸图片新闻质量将起到重要作用. 加强与通讯员沟通,建立信息网 莱芜日报每周共出6期报纸,每期8个版,每版至少用新闻图片2张,8个版是16张新闻图片.我们只有3名摄影记者,每天每位记者拍摄2张新闻图片也只有6张,这样还有60%的新闻图片来自于基层摄影通讯员.  相似文献   

8.
记者的耳朵     
耳朵是管听的。记者获得新闻的一个主要方法就是靠耳朵听。所以耳朵是记者进行新闻采访活动的重要武器之一。耳听八方采访,首先要有线索,有些初做记者和通讯员的同志,往往最苦恼的是没有新闻线索。发现新闻线索要有一定的政治业务水平,要有新闻敏感,要懂得新闻价值,确实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是,新闻是在社会上随时发生的,它蕴藏在政治活动中,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9.
报纸记者获取新闻线索的方式比较传统。一般来说,可以通过以下途经得:事先计划(特定的新闻事件)、特约提供(通讯员稿件)、热线报料(社会突发新闻)、自身策划(根据对以往新闻理解的深度报道)。随着互联网发展,信息以爆炸式的速度远远不够记者写稿所用。目前报社获取新闻线索的来源更是增加国互联网、电视、电台等多个途经。  相似文献   

10.
薛红 《青年记者》2003,(6):24-24
所谓新闻线索,即指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简明信息或信号。在工作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些记者、通讯员诉苦:自己工作很努力,但有些时候就是找不到新闻线索,不知道从哪里找新闻。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广辟渠道。  相似文献   

11.
都市报驻站记者孤身在驻地,获取新闻线索的途径没有总部记者便捷,缺乏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是都市报驻站记者面临的一大困境。在一次驻站记者业务培训会议上,《大河报》副总编辑刘书志的话很精彩,他说,每天的报纸就是一桌大餐,记者提供什么样的"菜料",编辑部就能根据这些"萝卜、粉条或大肉"烹饪出什么样的菜肴,而这个"菜料"的挖掘,是每个驻站记者每天要面对的问题。培养优秀通讯员,建立起新闻线索库在都市报新闻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发  相似文献   

12.
一扩大报道视野众声喧哗的微博是个人记录的工具,是公众分享信息的渠道,也是社会舆论的生发地。各种信息在这里聚集,成为现实社会在网络世界的一种符号再现。这里虚拟并不虚假,是新闻人观察社会变动、寻找新闻线索和获取报道素材的一个重要渠道。(一)微博是新闻线索的重要来源传统的新闻线索来源,主要靠记者、通讯员、新闻线人走访发现,当微博普及后,由于微博支持多平台的信  相似文献   

13.
发现新闻线索是采访的头一步,也是新闻工作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功. 发现新闻线索取决于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是一个通讯员思想水平、生活阅历、业务能力高低的集中表现.所谓新闻敏感性强,就是说这个通讯员懂得新闻价值.善于从一大堆材料中,特别是在不被  相似文献   

14.
发现新闻线索是新闻报道的开端,没有发现能力,新闻活动就无从谈起,在新闻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强化记者基本功,丰富新闻源,成为媒体赢得新闻竞争的基石。笔者从新闻线索的特点、发现新闻线索的渠道以及发现新闻线索的前提入手,阐述记者发现新闻线索的途径和记者应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15.
记者对新闻的发现往往是从发现新闻报道的新闻线索开始的,记者采访报道活动的第一步就是掌握大量的新闻线索。新闻线索能给记者提示新闻的所在和采访的方向,记者能否及时了解掌握新闻线索,判断新闻线索的价值,迅速确定新闻选题,是记者采写报道的关键。那么,记者应如何甄别新闻线索呢?  相似文献   

16.
第一节新闻线索的意义与特点 新闻线索,是为新闻采访报道提供有待证实、扩展和深化的讯息.它给新闻记者提示新闻的所在、新闻采访的方向. 一、新闻线索的意义 新闻记者对新闻的发现,往往是从发现它的线索开始的;从事新闻采访报道,第一步便是要掌握新闻线索. 1.新闻线索提示哪里有新闻,促使记者进入对新闻的"有意注意"状态. 2.新闻线索是新闻采访活动的向导,使记者能迅速直奔采访的具体目标、采访对象. 3.新闻线索的质量可能决定新闻报道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作为从事新闻工作的记者或通讯员,发现新闻应该说是第一大问题。发现不了新闻,换句话说,就是没有新闻线索,就不能有效地进行采访和写作,就无法完成报道。所以说,发现新闻是记者和通讯员的基本能力要求。要具备较强的发现新闻的能力,因素当然很多,这里笔者认为有三点是必不可少的:一是拓宽视野,二是判断能力,三是学会观察。笔者将其概括为发现新闻的"三要素"。  相似文献   

18.
在记者队伍中,一些人总有写不完的新闻,而一些人则经常闹“稿荒”。这其中除了记者个人勤懒有别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记者掌握新闻线索的多寡。新闻线索不多,记者自然采写的新闻稿量就少;但如果新闻线索源源不断,则见报的新闻就层出不穷。后者因拥有新闻线索多常被称为“富”记者。而当“富”记者的诀窍就是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善于发现、捕捉和挖掘新闻线索。  相似文献   

19.
廖晓峰  胡苇 《声屏世界》2006,(11):31-31
如今,新闻在各级电视台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一方面,各级电视台新闻栏目所占的播出时长在增加,另一方面,时政新闻所占时间的比例还有缩短的趋势。这两个变化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对新闻需求量的增加。电视新闻记者寻找和把握新闻线索的能力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把握新闻线索,首先要弄清楚新闻有哪些来源。笔者认为,新闻可以分成7个方面:时政新闻、请柬新闻、突发事件新闻、其它媒体上的新闻、新闻媒体自己策划的新闻、特约记者和通讯员的新闻、记者通过自己关系网获知的新闻。时政和请柬新闻一般都是“通知”新闻,由新闻采访部门安排,与记者自己…  相似文献   

20.
记者、通讯员广交朋友的社交才能,可以帮助他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及时掌握新闻线索,迅速摸清事物真象,成为高产作者。成就显赫的名记者,都具备这种宝贵的素质。记者、通讯员的社会活动是建立在平等、自愿基础上的。尽管有些记者、通讯专干是在“官方”的新闻单位工作,但他们与人的交往,包括采访活动,是建立在平等、两厢情愿和自由的基础之上的。记者、通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