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月度聚焦     
《中国记者》2012,(3):8-9
我们的"@中国记者杂志V"导读·本刊分别在2011年第10期,2012年第2期刊发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张立伟研究员的文章《撤掉电子版拯救纸媒》《纸媒防御战的第一块盾牌——二论撤掉电子版拯救纸媒》,文章刊发后,在业界引起广泛讨论,本期刊登一篇具有代表性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记者》2011年第10期刊发了张立伟研究员的文章《撤掉电子版拯救纸媒》,文章发表后,在业界引起争议,有支持的,也有拍砖反对的。看来这是传媒界比较关心的问题。作者又写出"二论",提出"纸媒防御战""时效丢哪里""版权保护从‘禁止我’开始"等论点,对为何、如何撤电子版作出进一步阐述。本刊也愿意继续为不同观点提供表达平台。  相似文献   

3.
有关"撤掉电子版,拯救纸媒"引发的争论还在持续,关注本刊的读者作者纷纷通过各种渠道表达自己的看法与思路。本期选择一篇代表性观点的文章继续探讨。  相似文献   

4.
张立伟研究员曾在本刊四论撤掉电子版拯救纸媒,激发圈内热议.更多的人对此持不同观点.本文认为,报纸撤掉电子版面临理论和实践上的诸多困境;国内报纸电子版收费无一例成功,根源在于其风险和收益的不成比例.报纸电子版选择免费是一种经济学上的纳什均衡.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报刊电子版,一是把报刊编辑成型正式上网;二是免费调阅;三是与纸媒同步更新:一句话,网上免费曝晒纸媒所有内容.它成为纸媒的最大杀手,撤掉它,是纸媒得救的起点.电子版成为纸媒的强劲替代1993年12月6日,《杭州日报》通过该市的联机服务网络传输,拉开了中国报刊电子版的序幕.美国更早,1987年就有《圣何赛信使报》上网.20多年过去了,环视全球风起云涌的报刊电子版,没有一张活得精彩,反而成为纸媒的强劲替代.任何产业都在防御替代,报刊业是罕见的例外,办个电子版来自相残杀.研究竞争的权威迈克尔·波特认为替代威胁取决于三个因素:  相似文献   

6.
面对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广泛应用,有一种观点认为,只有撤掉电子版才能避免纸媒失败,或是有可能避免纸媒失败。本文分析了报纸电子版的发展现状,认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并就如何发展壮大报纸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苟德培 《传媒》2012,(10):24-25
正从《华尔街日报》网络版1996年8月诞生第一个付费订户算起,而今除了几张专业报纸,其余诸家纸媒电子版的盈利之路是可以美丽预期,可以辉煌构想,就是迟迟不可企及。引入技术、投入资本、放入新闻信息,结果是钞票没赚到,撤掉又不甘,这根"鸡肋"比曹操那根"鸡肋"更难吃——既想让读者买自己的报纸,又要把免费的电子版放到网上,这就走向了松下幸之助自来水哲学中所提过的两难境地,把大众需要的东西变得像自来水一样俯拾皆是,不知道该如何收取费用,不知道该怎么盈利和发展。于是,四川省社科院新闻所研究员张立伟先生提出"撤掉电子  相似文献   

8.
谢征 《中国记者》2012,(5):111-112
有关是否应该撤掉电子版的争论在本刊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各方人士就此问题展开争锋相对的讨论。究竟是否应该撤掉电子版,只能在实践中分析、摸索、做出判断。  相似文献   

9.
张立伟 《中国记者》2013,(10):37-39
这已经是本刊第三次刊发张立伟研究员以"撤掉电子版"为主题的文章了,每次刊出,都在网络上引起较大的讨论与争鸣,本刊欢迎这种讨论,传统媒体的转型战略正是在这样不同意见的对撞中,在一次次的试错中,找到正确路径的。  相似文献   

10.
《新闻实践》2012,(7):72-73
编者按:2012年7月27日,伦敦奥运会将正式拉开帷幕。即将赴英的中国记者军团正摩拳擦掌,准备着为受众烹饪丰富的"奥运新闻大餐"。本刊第六期"热点关注"栏目推出两篇奥运专题的文章《伦敦奥运会中国记者"作战攻略"》、《社交媒体奥运报道规则解析》,受到读者广泛好评。本期我们继续刊发奥运专题文章,侧重纸媒在奥运报道中的采编实践,特邀《新京报》体育新  相似文献   

11.
核心阅读:美国著名新闻学者、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教授菲利普·迈耶在《正在消失的纸媒: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一书中,为纸媒定下了确切的死亡日期——“2044年传统纸媒将走向消亡,确切地说,是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但也有很多人相信,传统纸媒虽然面临着新媒体的冲击,但仍可以长期生存下去。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第四版)的电子版已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制作完成,并于今年5月出版发行。该电子版是在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于2000年出版的《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第四版)的基础上开发制作而成,具有很强的人机交互性和方便实用性,可供各类情报与信息单位、图书馆、资料部门以及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单位分类中外图书资料、组织藏书、编制目录、建数据库和文献检索之用,还可作为图书情报教学和图书情报工作者参考。《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第四版)的电子版的问世,为用户提供了便利的查询方式,提高了查…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5月28日,《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与首都医科大学期刊联盟成员共23家单位,在首都医科大学召开了"首都医科大学期刊联盟第五届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特邀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情报研究中心副主任潘云涛,汤森路透中国区业务总监宁笔,《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主编陈杰,《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编辑部主任温少芳等进行了专  相似文献   

14.
2012年7月27日,伦敦奥运会将正式拉开帷幕。即将赴英的中国记者军团正摩拳擦掌,准备着为受众烹饪丰富的“奥运新闻大餐”。 本刊第六期“热点关注”栏目推出两篇奥运专题的文章《伦敦奥运会中国记者“作战攻略”》、《社交媒体奥运报道规则解析》,受到读者广泛好评。本期我们继续刊发奥运专题文章,侧重纸媒在奥运报道中的采编实践,特邀《新京报》体育新闻副主编艾国永等4位体育新闻工作者,为读者奉献《赛后5分钟,必须签版之“秘诀”》、《奥运报道如何借力志愿者》、《非奥组委认证记者如何创造采访机会》、《如何提高大赛的报道效率和走近大牌运动员》等四篇经验之谈。文章重点突出、实用性强,生动可读,希望能对同行报道奥运赛事有所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2012年7月27日,伦敦奥运会将正式拉开帷幕。即将赴英的中国记者军团正摩拳擦掌,准备着为受众烹饪丰富的“奥运新闻大餐”。 本刊第六期“热点关注”栏目推出两篇奥运专题的文章《伦敦奥运会中国记者“作战攻略”》、《社交媒体奥运报道规则解析》,受到读者广泛好评。本期我们继续刊发奥运专题文章,侧重纸媒在奥运报道中的采编实践,特邀《新京报》体育新闻副主编艾国永等4位体育新闻工作者,为读者奉献《赛后5分钟,必须签版之“秘诀”》、《奥运报道如何借力志愿者》、《非奥组委认证记者如何创造采访机会》、《如何提高大赛的报道效率和走近大牌运动员》等四篇经验之谈。文章重点突出、实用性强,生动可读,希望能对同行报道奥运赛事有所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这几年唱衰纸媒的论调一直此起彼伏,仿佛应和这一观点,有些纸媒叫停纸质版,专攻网络电子版,也有的直接停刊。今年这样的声音少了许多,不过前几年的高调已经影响到每一个市民,一和人说起纸媒记者的身份就会听到充满同情的话。其实,纸媒已经在头破血流中看到了自己的优势,虽然真正找到出路的并不多。但新媒体时代纸媒优势依然,已经在业内得到了认可。  相似文献   

17.
启事     
《今传媒》2008,(12)
凡投本刊的稿件,作者未特殊声明的,本刊同时获得图书、电子版和信息网络的使用权。本刊已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科技部万方期刊数据库》《中文  相似文献   

18.
启事     
《今传媒》2009,(6)
凡投本刊的稿件,作者未特殊声明的,本刊同时获得图书、电子版和信息网络的使用权。本刊已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科技部万方期刊数据库》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中图法》电子版的类目检索作了评述;同时对《中图法》印刷版的类目检索也作了简单叙述,在此基础上对《中图法》电子版在类目检索的使用上提出了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20.
邹琳在2011年第6期《新闻知识》刊文阐述。纸媒的版面策划是纸媒编辑的一种创造性工作.它不仅是纸媒编辑艺术的最高体现。也是实现版面最佳效果的一种新境界。在纸媒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纸媒企业要更好地走向市场,除了要具备导向正确、信息量大、可读性强等先决条件。还要有读者喜闻乐见的好版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