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近年来,记者因采访被拒、被殴,甚至被打伤、打残的消息,不断地见诸报端,有人还把2003年戏谑为"记者挨打年",可以说记者挨打事件早已不是新闻。然而,近日省会不少媒体关注的一条民工讨账的消息,却让人看后心里很不是滋味。故事  相似文献   

2.
记者挨打,已属屡见不鲜,见多不怪。据统计,近一年来全国已有二十余起记者遭围攻殴打而致伤致残的案件发生。甚至有记者遭“黑枪”、追杀及种种威胁恐吓。 就在全国记协维权委公开通报数起记者挨打事件不久,广东省东莞市又发生《羊城晚报》等数家新闻媒体十多名记者因现场采访一起非法搭建  相似文献   

3.
由全国记协和人民摄影报联合举办的’92中国新闻摄影奖评选工作3月10日在北京结束。经过由11名专家组成的评委会认真评审,从2000多幅(组)照片中评出大奖1名,金奖4名,银奖12名,铜奖10名。张新民拍摄的《深圳8.10股潮》获’92中国新闻摄影大奖。本刊记者胡武功获生活类系列银奖。这项赛事首开由全国记协直接参与主办之先例。使之成为中国新闻摄影最高规格的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新闻记者是高风险行业之一。记者职业的高风险,包括在采访战争时殉职,也包括从事新闻活动时发生的种种意外,例如被围殴追打,被绑架敲诈,被迫害致死,以及遭遇各种自然灾害等等。记者遭袭挨打的情况虽然各不相同,但记者和新闻媒体的新闻活动受到严重影响,被打记者身心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则是共同的;记者挨打有多种原因,其中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是,记者在一些舆论监督稿件的采访活动中直接或间接地触犯了某些人的切身利益。因此,认真维护新闻记者的正当权益,坚决制止、彻底杜绝袭击、殴打甚至迫害新闻记者的极端行为,是建…  相似文献   

5.
记者挨打,时有所闻。有在采访时被打的,也有在报道发出后被打的;有在隐性采访时被打的,也有在公开采访时被打的;有在采访突发事件时被打的,也有在调查有关案件时被打的;有主持正义,坚持某种正确观点时被打的,也有被人诬陷,强加某种罪名后被打的;有被打造成身体轻微伤害的,也有受重伤或致残的……2005年9月10日,吉林电视台、长春电视台等多名记者在长春市采访一家豆腐房锅炉爆炸事件时,竟遭到业主杨金航等人的疯狂殴打。4名记者被打伤,其中长春电视台《城市速递》节目的摄像记者被打成颅骨骨折、轻微脑震荡,价值20多万元的摄像器材也被这伙歹徒砸坏(见《新文化报》)。当年10月20日,浙江台州市交警支队椒江大队因对一篇批评报道不满,大队长李小国竟然调集四五十名警察,乘坐十几辆警车冲击台州日报社,《台州晚报》一位两年前因患癌症进行过肝脏移植手术的副总编辑吴湘湖,被他们强行从五楼扭抬到楼下,塞进警车,造成大便失禁,肝功能异常,全身多处受伤(见《现代快报》)。记者遭袭挨打的情况虽然各有差异,但记者和新闻媒体的新闻活动受到严重影响,被打记者身心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则是共同的。  相似文献   

6.
记者挨打的原因很简单.在极左型专制时代,记者不会挨打,那时记者都是宣传干事,要你朝东你就朝东,要你朝西你就朝西,彻头彻尾的驯服工具,所以,人家不屑于打你,犯不着打你,你根本就不是一个力量.  相似文献   

7.
记者挨打的原因很简单.在极左型专制时代,记者不会挨打,那时记者都是宣传干事,要你朝东你就朝东,要你朝西你就朝西,彻头彻尾的驯服工具,所以,人家不屑于打你,犯不着打你,你根本就不是一个力量.  相似文献   

8.
丁四川 《青年记者》2009,(21):19-20
最近,中国新闻网“洛阳一记者采访时被打被拘禁长达8小时”的新闻引起了笔者的关注,该报道称,“10月18日,洛阳一媒体记者因拍摄社会新闻被警方带上手铐、限制人身自由长达8个多小时,身上多处受伤。”  相似文献   

9.
记者在塞内加尔工作的几年中,在塞内加尔新闻界结交了不少朋友,但其中给我印象最深也使我难以忘怀的一位是塞内加尔通讯社社长、全国新闻俱乐部(相当于全国记协)主任阿马杜·迪安。印象之所以最深,不仅因为我们是多年的老朋友,更重要的是他的勤奋工作,良好的新闻业务素质,为促进非洲新闻事业发展的奋斗精神,以及在发展中塞新闻界合作方面的不懈努力。迪安留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他忠心耿耿地为塞内加尔新闻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
1986年,我国新闻界对外交往相当活跃。据统计,全国记协、新华社、中新社共接待来访的国外记者130多批、363人次;共派出国访问新闻代表团、记者组144个、377人次。  相似文献   

11.
2006年5月,在“世界新闻自由日”那天,湖南长沙发生了一起记者被打事件。被打方乃央视“中国法治报道”栏目的记者,而事发之地,恰恰是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设基地长沙“世界之窗”文化旅游景区。近年来,记者采访被打,似乎已司空见惯,因此,几个年头被称作“记者被打年”,《新快报》某记者在2003年一年中,居然5次被打,其中一次竟险些丧命。只是湖南这次“殴记”事件,因为特别的对象特别的时间以及特别的地点,而在全国哗然了一阵子。3个月之后的8月1日,本刊记者在google网站上搜索“2006年记者被打”,竟然有10,300,000项符合查询结果。这让记者提前惊呼:“2006,又一个记者被打年?”  相似文献   

12.
从2008年辽宁西丰县委书记张志国进京抓捕<法人>杂志记者朱文娜、<南方都市报>深圳记者马小六采访罗湖跳楼事件被铐两小时,到2009年多家媒体记者采访湖北邓玉娇案被砸毁器材、<河北青年报>副总编辑乐倩因舆论监督遭暴徒打伤,再到今年5月<新快报>、<南方都市报>、<信息时报>的7名记者在医院采访受伤工人被打……记者被打现象层出不穷,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中国新闻网"洛阳一记者采访时被打被拘禁长达8小时"的新闻引起了笔者的关注,该报道称,"10月18日,洛阳一媒体记者因拍摄社会新闻被警方带上手铐、限制人身自由长达8个多小时,身上多处受伤。"随后,针对媒体"洛阳警察围殴记者,非法拘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社会的日趋完善,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竞相发展,各种媒体记者的人数逐渐增加,与此同时,有关记者挨打的事件却频频发生。例如,2010年3月23日,贵州省贵阳市一名女司机因为无牌照轿车逆行接受民警的处理,在处理过程中,贵州电视台一位女记者上前采访,但该司机多次示意不接受采访,当记者依然问你觉不觉得你的行为给贵阳丢脸了后,女司机突然扇了记者几个耳光。事件发生后,社会舆论由最初否定女司机的打人行为,转变成了记者挨打是因为提问不当,到最后,竟有极端者认为记者该打。  相似文献   

15.
今年8月,应民主德国记者协会的邀请,我们中国记者组对民主德国作了20天的访问。我们先后会见了全国记协的主席海因里希,书记福格尔·包扬,教育部长格雷特迈,新闻专科学校校长赛特拉,以及柏林、莱比钖、德累斯顿、科特布斯和罗斯托克等地的几个新闻单位的主编和记者,访问、参观了《青年世界报》、《柏林晚报》、《萨克森日报》、《波罗  相似文献   

16.
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愿望和要求的呼吁性新闻,应该成为实行新闻舆论监督的一个重要手段。怎样发挥呼吁性新闻在舆论监督中的作用?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选择重点,提高新闻价值。记者应深入实际,通过体验、观察和采访,掌握经济、社会情况,了解人民群众的呼声、愿望和要求。并进行认真的比较和思考,选择重大的问题或事物,写成呼吁性新闻。避免小题大作。第二,摆出事实,增强说服力。要在新闻中提出具体的新闻事实和论据,才能使呼吁性新闻“呼吁”有力,引起领导部门、社会的震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7.
赵金  吴飞 《青年记者》2004,(3):54-56
赵:吴教授,您好!近年来,媒体记者因采访被打、遭遇“封杀”的事件层出不穷,新闻媒体甚至把2003年称作是“记者被打年”。今年1月份,中国足协对广州《足球报》“封杀”一事引起媒体和学界对采访权的再次关注。那么,在新闻理论上是如何定义采访权的?采访权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青年记者》2008,(7):36-38
主持人:记者被打,已经不是新闻。大家以前经常看到的,是记者们在揭露性报道中被打。但是,在以贴近民生、关注百姓生活为己任的一些民生新闻的采防中记者遭到普通百姓的哄打,就引起了我们不同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现在,各新闻单位都在提倡采写现场短新闻。前不久,光明日报在头版用了差不多一个整版的篇幅推出一组包括现场短新闻在内的短新闻集纳,如此积极地倡导,令人兴奋。我偏爱现场短新闻,仅这几年就采写过几十篇。在全国记协举办的三次全国性评比中,我有3篇作品获奖。当然...  相似文献   

20.
今年1月,中国民主促进会主办的刊物《民主》发表了我写的纪实篇《“法”理之争——海峡两岸记者座谈纪实》。时隔2月,3月5日的《人民政协报》(全国政协机关报)又在第三版用同样标题详细摘登了这篇原长5000多字的文章。很多读者来信,称这篇文章有看头、有内容、有分寸。一篇并不起眼的文章,能够得到几家新闻单位的青睐,并受到读者重视,是我“始料未及”的。去年11月初,台湾党政记者采访团应全国记协的邀请首次来大陆访问。我作为人民日报的记者有幸参加了由全国记协组织的两岸记者座谈会.耳闻目睹了在座谈会上双方热烈发言的场面,及时写下了“法”理之争——海峡两岸记者座谈纪实. 这次大陆记者共有9名,分别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瞭望、中新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台湾的16位记者包括有著名的联合报、台湾电视公司的记者.还有一位中央日报的记者,他们除了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