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斯 《今传媒》2006,(9):52-53
我自从学校毕业进入期刊界,已二十多年,担任期刊总编也已十多年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担任总编时,刚刚三十岁出头。记得一个外地的年长作者打电话到家里找我,我五岁的女儿接了电话,他一听孩子的口音,直接就说,让你爷爷接电话。孩子就将爷爷家的电话号码告诉了他。一会儿,他又  相似文献   

2.
1994年下半年,《语文学习》准备在10月号上发一组文章纪念爷爷叶圣陶诞辰100周年。他们当然不会放过爸爸至善先生,约他写一篇纪念性的文章,内容由他自己定。爸爸那时候在做26卷《叶圣陶集》的编辑收尾工作,实在没有时间。他对我说:“小妹(注:爸爸、爷爷经常叫我“小妹”,叫我弟弟永和为“小弟”),你来写一篇吧。”我很少写文章,要写有关爷爷的纪念文章,更觉得题目太大,一时间不知道从哪里说起,觉得非常为难。  相似文献   

3.
正一1923年的春天,我的爷爷叶圣陶经朱经农先生介绍进商务印书馆工作,正式开始了他的编辑生涯。那年他29岁。1982年,爷爷为刚刚创刊的《出版史料》写了一篇题为《我和商务印书馆》的文章。人们常常引用的爷爷说的"如果有人问起我的职业,我就告诉他:我当过教员,又当过编辑,当编辑的年月比当教员多得多"那句话,就写在这篇文章的一开头。  相似文献   

4.
沈尹默先生是我的大姑父,出生在陕南(今陕西汉阴),一口地道的陕南话伴随着他的一生。陕南那质朴的民风、厚重的人文环境造就了他的沉稳个性、包容万象的修养。我大姑妈褚保权是我爷爷的大女儿,排行第二,浙江余杭人。她个性开朗、好学、聪明。1932年,沈尹默在上海任中法文化交换委员会主任兼孔德图书馆馆长,我大姑妈任秘书。那时他俩在一起工作,虽相恋却未成婚。沈尹默的办公室距离我们家很近,步行只要几分钟就到了。我们家是个大家庭,我爷爷奶奶、爸爸  相似文献   

5.
我的爷爷     
爸爸的老家在黑龙江,家里有爷爷、奶奶、大伯、叔叔和三个姑姑。爸爸和妈妈抗日战争期间就参加了革命,全国解放后他们从东北调进北京工作,那以后有了我和妹妹。1960年,近十年没有回过家的爸爸思乡之情益甚,无奈公务缠身,情急之下只好托人把爷爷、奶奶接到了北京。那年我6岁。  相似文献   

6.
我的爷爷     
爸爸的老家在黑龙江,家里有爷爷、奶奶、大伯、叔叔和三个姑姑.爸爸和妈妈抗日战争期间就参加了革命,全国解放后他们从东北调进北京工作,那以后有了我和妹妹.1960年,近十年没有回过家的爸爸思乡之情益甚,无奈公务缠身,情急之下只好托人把爷爷、奶奶接到了北京.那年我6岁.  相似文献   

7.
我的继爷爷     
我是近而立之年,才见到我的爷爷的。因为他是我的继爷爷,从东北来。  相似文献   

8.
爷爷的儿童文学全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小沫 《出版史料》2008,(2):123-125
2003年的春天,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编辑白雪静同志找到我,说社里想为谢冰心、张天翼和我爷爷叶圣陶三位儿童文学的老前辈,出版他们的儿童文学全集,爷爷的这一部想征得爸爸的同意。有关爷爷的儿童文学,我从看过的书中知道,他的第一篇童话《小白船》,写在1921年,那是他为郑振铎先生创办的《儿童世界》的创刊号写的,那年他二十七岁。《  相似文献   

9.
3月12日,翟向东同志走了,噩耗传来,令我震惊.就在前一天,在院里见到他的女儿,我打听老翟的身体状况.他的女儿说:"我爸挺好的."岂料只隔一天,就传来噩耗.我毫无心理准备,只觉得鼻子酸楚,心被深深扎痛了.  相似文献   

10.
3月12日,翟向东同志走了,噩耗传来,令我震惊。就在前一天,在院里见到他的女儿,我打听老翟的身体状况。他的女儿说:“我爸挺好的。”岂料只隔一天,就传来噩耗。我毫无心理准备,只觉得鼻子酸楚,心被深深  相似文献   

11.
3月12日,翟向东同志走了,噩耗传来,令我震惊.就在前一天,在院里见到他的女儿,我打听老翟的身体状况.他的女儿说:"我爸挺好的."岂料只隔一天,就传来噩耗.我毫无心理准备,只觉得鼻子酸楚,心被深深扎痛了.  相似文献   

12.
体味爷爷     
爷爷在走完他95年的历程后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爷爷一生没住过医院.去年11月,得知爷爷生病的消息后,我不顾差途的疲惫,匆匆赶回老家,送他到医院看病,离开他时我心里总不踏实,两天后我再次回到乡下老家,看爷爷病情有所好转,才放心地回到单位.谁知4天后的一个下午,家里打来电话,说爷爷不行了,当我怀着沉重的心情赶回家时,爷爷已安祥地离去.我抱着爷爷左摸右看,怎么也不相信爷爷就这样地走了,他是那样平静和安祥,分明就是劳累一天后晚歇睡熟了.  相似文献   

13.
“今年不顺啊,事都赶一块了!不过,没有几天了就快过年了。这不,英杰的事也有了转机了。我一直都相信女儿,我相信好人有好报,好人一世平安!”孙英杰的妈妈在得知女儿在黑龙江五大连池市打赢了诉讼其在全运会期间所服兴奋剂系他人投放的官司时,发出这样的感慨。  相似文献   

14.
孔子不姓孔     
严格讲,孔子不姓孔,孔是他的氏,不是他的姓。在他那个时代,姓跟氏是分开的。姓不大变,爷爷姓什么,孙子跟着姓什么;氏经常变,爷爷一辈儿以张为氏,爸爸这辈儿以李为氏,到了孙子,可能就改成以赵为氏了。一个人以什么为氏,几乎可以自由选择,既能以做官的地方为氏,也能以父辈的名字为氏,既能以官职为氏,也能以排行为氏。比如说,张小明的爸爸在郑州做官,那么张小明就能以郑为氏,改叫郑小明。再比如说,张  相似文献   

15.
<正>在我的印象中,外公是一个爱笑的、从不发脾气的、瘦瘦的孩子般的老人。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住在外公家中,对外公的过去却知之甚少。不过,正像他所说的,每一个和他同时代  相似文献   

16.
不知什么原因,我第一次看到《爸爸的画》的时候,就立刻和“爸爸的话”联想到一块儿,也许终究是爸爸的话影响自己最深的缘故。《爸爸的画》是我国著名漫画大师丰子恺先生充满了人间情味的漫画及他的两个女儿丰陈宝和丰一吟撰作的漫画趣绎。丰子恺先生以他的画笔表达着思想,在他的女儿来说,他的画应该也可以称之为“爸爸的话”了。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善取人间诸相,尤多儿童题材,其中的大部分,皆是以丰家姐弟为模特儿的。陈宝与一吟先生,在60年沧桑之后,以温馨亲切的文字,朝花夕拾,从头细数儿时旧事,娓娓道来,读之令人心动。《爸爸的画》共四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末出版了第一、第二集,时隔一年整,第三、第四集出版。每集由丰陈宝、丰一吟精选父亲的漫画百幅,又以她  相似文献   

17.
说起张树森,在军队的报刊上经常能见到他的大名。他担任某集团军报道组组长4年来,该集团军连续4年被评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他本人连年被《解放军报》社和军区评为优秀特约通讯员、最佳作者,连年立功受奖──这些与他满腔热情投身于新闻事业是分不开的。情洒基层结硕果热爱基层、深入基层,是张树森采写新闻稿件的“法宝”。自他爱上新闻工作就养成厂常下基层蹲点的习惯。他一年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基层度过的。他的女儿琳琳,打小就晓得有一个来去匆匆的爸爸,在不在家已习以为常。他下连队蹲点与连队干部战士同吃、同住、同训练,促膝…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8月30日是老一辈革命家张闻天110周年诞辰,自他1976年7月1日在无锡病逝,至今已过去了34年。每当我对着家中与外公流放肇庆时所拍的合影,就感慨不已。作为从小在北京外公身边长大的外孙女,后又是外公流放肇庆、迁居无锡的见证人之一,我想自己  相似文献   

19.
肖培 《档案时空》2015,(5):16-17
衡阳县的网友金莲给我打电话,说她八十高龄的爷爷病重,弥留之际有一件东西要送给我.我立即赶到百里之外的渣江,直奔金莲的家.终于见到金莲的爷爷,他拉住我的手,递给我三本小册子,两眼湿润,意味深长地说:“你是我们老百姓心中的抗战研究专家,将这三本小册子交给你,我就放心了.”  相似文献   

20.
在谈正文之前,不妨先看看下面这条消息的摘录: “欢迎你!你的两个女儿呢?”邓小平一见到阿基诺夫人,就亲切地问道。当姐妹俩走上前来时,邓小平慈爱地说:“可不可以叫我一声邓爷爷?”看到她们含羞点头答应,邓小平发出爽朗的笑声,说:“好,那我们就认亲了!”步入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后,邓小平特地同阿基诺夫人和她的两个女儿照了张合影像。姐妹俩兴奋地说:“谢谢爷爷!”中菲两位领导人的会见,就是在这种亲如家人的气氛中开始的。……这是《人民日报》记者1988年4月17日报道邓小平会见菲律宾总统科·阿基诺的消息开头一段,接着写出两国领导人谈到中菲关系的友好发展以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