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求数列前n项的和,在高考和数学竞赛中经常有此类问题出现.为了让学生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选择适当方法求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现对数列前n项和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作为数列的解答题,经常碰到与前n项和Sn有关的题型,由于其解法灵活,方法多变,数学思想联系密切,考查知识面广,因而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3.
课例通过类比迁移、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数形结合、归纳总结,加强对数列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猜想、发现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其推导方法.引导学生将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及其推导方法融入数列知识、方法体系,领悟数列思想的精髓,启迪数学心智,发展创新能力,体验数学探究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姚静波 《数学教学研究》2007,(5):42-42,F0003
数列的求和问题是一个饶有兴趣的问题.本文给出三种求数列{n^2}的前n项和的方法,并对数列求和的一般解法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题目在数列{a_n}中,已知a_n=25-2n(n∈N*),求其前n项和S_n取最大值时n的值.解法1:∵数列{a_n}为等差数列,a_1=23,d=-2,  相似文献   

6.
数列不等式数列是含有数列的通项an或前n项和Sn的不等式.关于数列不等式的证明问题,在近年来全国各省市的高考数学试题中出现的频率相当高,已经成为当前高考数学中的一个热点题型.  相似文献   

7.
<正>数列是高考必考的知识点之一,虽然新课程标准下的高考对数列部分的要求有的降低了,但是对于常见的数列问题的解答还是要熟练的。也就是说对于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前n项和的方法是必须掌握的,本文就来谈谈这类问题的解法。例1正项数列{a_n}的前n项和S_n满  相似文献   

8.
在数列{an}中,若an+1=an(n∈N),则称数列{an}是常数列,即an=a1(常数)(n∈N*).于是由第n项等于第1项即可求出通项.在求某些数列的通项公式时,若能恰当地构造常数列,利用常数列的特性,常能获得简捷的解法.  相似文献   

9.
数列的求和问题是一个饶有兴趣的问题.本文给出三种求数列{n2}的前n项和的方法,并对数列求和的一般解法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一个数列,特别是无穷数列来说,通项公式对这个数列的结构是起到关键作用的.通项公式给出了数列{an}中第n项an与项数n之间的函数关系,掌握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列的概念以及数列与函数的关系、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促进对知识的进一步掌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下面本人就谈谈求数列通项公式常用的几种方法.△观察法例1: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使之符合所给的前几项.(1)8,8,8,8,8,…(2)5,9,17,33,65,…(3)53,21,151,37,…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通过观察、变形已有的前几…  相似文献   

11.
金荣生 《数学教学》2003,(4):23-24,20
如果数列{an}是等差数列,那么它的前n项和Sn=n(a1+an)/2.反过来,如果数列{an}的前n项和Sn=n(a1+an)/2,数列{an}是不是一定是等差数列呢?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我们在数学实验班引导学生用BASIC语言编程算数列的前几项,去猜测结论,探索各种证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98高考数学压轴题,即第25题(理):已知数列{b_n}是等差数列,b_1=1,b_1 b_2 …… b_(10)=145.(Ⅰ)求数列{b_n}的通项b_n;(Ⅱ)设数列{a_n}的通项a_n=log_a(1 1/b_n)(其中a>0且a≠1),记S_n是数列{a_n}的前n项和。试比较S_n与1/3log_ab_(n 1)的大小,并证明你的结论。此题旨在考查等差数列基本概念及其通项求法,考查对数函数性质,考查归纳、推理能力以及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论证的能力。解法一:利用数学归纳法求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2023年全国新高考数学1卷的第20题的数列题进行解法深入探究,揭示题目本质,教材寻根,得出等差数列的通项与前n项和的本质特征,并进行深入探究,挖掘高考题的作用,发挥其内在价值,以促进教学.  相似文献   

14.
数列在初等教学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如实际生活中的分期付款、人口增长的统计以及物品的摆放等问题几乎都会涉及到数列,特别是特殊数列的前n项求和问题,在经过初步演算之后,都可以运用基本数列的方法求算。本文列出了特殊数列前n项和的几种解法。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数列的递推公式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的公式,类比地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理解数学归纳法,掌握数学归纳法的应用,掌握类比、归纳一猜测一论证的思想方法,理解数列极限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数列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83;A版必修5》(人教版)第二章中的内容,而数列的前n项和在数列问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成为考试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下面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为基础,就数列前n项和形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究,可作为一节综合复习型的探究性学习课.  相似文献   

17.
数列一直备受高考命题人的青睐,也是学生的难点问题.我们可以把数列通项公式an与前n项和公式Sn看成是一种以正整数n为自变量的函数,那么数列的性质就可以通过函数的性质反映出来.本文着重用函数的观点去理解数列,找出它们之间存在的联系,拓展学生的思维结构,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课例通过类比迁移、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数形结合、归纳总结,加强对数列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猜想、发现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其推导方法.引导学生将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及其推导方法融入数列知识、方法体系,领悟数列思想的精髓,启迪数学心智,发展创新能力,体验数学探究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由于数列{g(n)}与{g(n))}的前n项的和函数f(n)有关系:f(n)-f(n-1)=g(n).已知g(n),求f(n)的数列求和问题可看作函数方程f(n)-f(n-1)=g(n)来求解.本文提出关于f(n)的函数方程f(n)-f(n-1)=g(n)的一种导数解法,并运用此方法简捷地解决了自然数方幂和等一类数列的求和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先看2004年一道高考数学题: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满足Sn=2an+(-1)^n(n≥1).(1)写出数列{an}的前三项a1,a2,a3;(2)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