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广告,是营销的一种重要手段.电视广告对消费心理的影响更是显而易见.电视广告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既有图像又有声音,其中广告配音作为要素之一在广告效果的实现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什么是新闻?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新闻指一切新的信息的传播,包括广告.狭义新闻仅指由新闻机构向社会公开发布的新闻信息.n广告学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广告也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为广而告知,通过公文、榜示向人们介绍或说明某种事物的宣传活动.狭义是指以一种盈利性的面向目标市场服务对象迅速传递供求信息及商品劳务进行宣传的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3.
网络游戏置入式广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指的是以网络游戏为基础的一切广告活动,狭义上指的是一种以大型线上游戏的固定用户群为基础,通过固定的条件允许,在游戏中适当的时间、适当的位置上出现的全新广告形式.后者(In Game Advertising,简称IGA)更强调广告与游戏的融合.  相似文献   

4.
电视广告的表现手段是画面和声音。电视广告的画面能够为观众展现特定商品的感性形象,但正因为如此,电视广告的画面有时要更多地受到具象限制。而电视广告的声音能打破具象束缚,扩大画面空间,给观众以更多的想象自由。电视广告的声音构成中。语言(这里就是它原本意义上的使用,主要是指电视广告中的说白)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是最具表现力的声音。虽然俗话有“百闻不如一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说法,但这并不是科学的论断。如果边听边看,那么“听”无论如何不是“虚”的来源,相反,借助于语言,“听”大大丰富、补充了看到的一切和尚未看到的一切。电视广告的语言就有如此特性,它不仅绘声绘色,而且对广告的具象进行再创造。电视广告的制作实际也表明,当语言和画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时,也就是电视广告获得最佳意境之际。  相似文献   

5.
试论“广播体“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淦 《新闻实践》2004,(3):43-45
“广播体”是指适合广播新闻传播、符合受众收听规律的独特传播形态。“广播体”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广播体”,是指广播新闻中,由记者撰写(播音员播报或记者口述)的“文字部份”所展现的语言文体。广义的“广播体”,应包括广播新闻的声音构成、表现形式、文字语言(由记者撰写、播音员播报或记者口述部分)等构成和表现形态。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广播界曾开展“广播体”的讨论。主要议题和结论是:广播新闻应摒弃书面化语言,增强“口语化”,即广播新闻应符合人们的“说话”语态、适合受众的“听觉”习惯。可以说,当年的这场讨论,只是对“广播体”狭义范畴,即对广播新闻“文字语体”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骆佳 《记者摇篮》2004,(1):28-28,30
一、广告的特殊性决定广告语言运用中的特殊性《广播电视辞典》中对广告的定义是这样的“广告是一种信息和信息传播的手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广告即包括以赢利为目的的商品或劳务信息等传播形式,也包括不以赢利为目的的非经营性的社会公益广告、社会服务广告、各类声明、启示等传播手段。狭义的广告,也称商业广告。是借助特定的媒体,向目标消费者传达特定的商品或劳务信息。以求达到预定目的的传播手段。”  相似文献   

7.
<正>"语言中声音的高低、轻重、长短、快慢、间歇和音色造成语言的节律,它是人们为了准确地传达词句的内容、表现说话人的思想情感、以求达到互相了解的必要手段。"1广告配音更需要韵律,它毕竟要有"广告味儿"。而这种"味道"不是配音员凭空捏造,而是要符合广告创意和审美规律的。接下来,我们以著名广告配音员孙悦斌作品为例,谈谈在广告配音中如何体现韵律美。一、韵律之本——用汉语创作的广告文本文字从被创造出来的那一刻起便有了音声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杨世友 《新闻窗》2010,(5):112-112
新闻策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新闻策划是指新闻传媒的形象策划,它包括传媒发展战略策划、传媒营销策划、内部管理机制策划、广告策划以及媒体的风格和定位策划等……  相似文献   

9.
·广告心理学·广告心理学是研究广告对象心理活动规律,以达到或提高广告宣传效果的一门学问,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广告"一词,源于拉丁文,原意为"注意"、"诱导".现在的广告,有广狭二义.狭义的广告,专指以营利为目的的广告,如商品广告、经营广告等.广义的广告,除上述之外,还指非营利为目的的广告,如党政部门、社会团体的声明、启事等.平时人们所讲的广告,一般是指狭义的广告.  相似文献   

10.
周禹 《中国传媒科技》2012,(16):133-134
新闻策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策划是指新闻传媒的形象策划,它包括传媒发展战略策划、传媒营销策划、内部管理机制策划、广告策划以及媒体的风格和定位策划等.  相似文献   

11.
尚彩芬 《新闻窗》2013,(2):48-48
每个时代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电视广告语言,而每种广告声音背后也大多蕴含着丰富的广告节目制作的新理念。通常那些超一流的策划和广告创意,不仅仅是为了体现出广告策划者的独出心裁,更多的是浓缩了整个社会多元化的文化气息,用充满了理性或感性的诉求去满足众多消费者的需求。时至今日,电视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视频媒体,将很多充满了无限创意灵感的电视广告横向传达给亿万观众,这种新理念下的电视广告节目也一举成为为社会化营销最重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在讨论现代传播产品的审美创造之前,首先来对本所说的现代传播产品与审美创造作概念上的界定。现代传播产品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上指书报刊、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播产品:广义上指任何在传播活动中所承载信息的物质载体。本所探讨的是狭义的传播产品,即大众传播产品。审美创造是人的一种实  相似文献   

13.
据美国互联网广告局 (IAB)的统计 ,互联网的网络广告 ,1999年达到46亿美元 ,第一次超过了有线电视的广告总收入。他们预测 ,最迟到2003年 ,网络广告将全面超过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 ,成为传统传媒强大的竞争对手。一、什么是网络广告网络广告一般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是指企业在互联网上发布的一切信息 ,包括互联网域名、网站、网页等 ;狭义的是建立含广告内容的点击条 ,用户通过点击 ,被带入广告主的www节点。美国最早的电子网络广告始于1994年10月 ,著名的Wired杂志网络版主页发布了14个客户的广告…  相似文献   

14.
广告配音是组成品牌形象无形内容的重要元素,而当下广告配音存在的同质化、单一化、平庸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品牌形象的建立,进而影响品牌实力与本质的显现.因此,在广告配音上予以声音差异化策略,既与目标受众的生活形态、心理价值期待以及产品的象征意义相贴合,又能在构建品牌形象的长程投资中起到突出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广播广告由于以声音为传播形式,因而它与平面媒体、图像媒体、网络媒体的广告相比,具有接受度较高、受众较少受文化素质的影响,投入成本低、回报较高,伴随性强, 收听时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等优势。虽然,报纸广告可以传阅、留存,可以细细的品味;电视广告有声音,有图像, 能够听得着、看得见。但广播广告却可以利用播报的语言、气息、音响、音乐等多种声音表现手段,营造出一种广阔的想象空间。尤其声音中的情感色彩是广播媒体的重要特质,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也正是广播广告之魅力所在。所以,要做好广播广告,必须充分发挥语言、音乐、音响的特有优势,以达到“以声传情”、“以情动人”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6.
谈广告配音     
广告配音是一门带着镣铐跳舞的艺术,它既要具有个性化、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同时又必须符合法律规范,遵守相关的行业标准。小到小商贩的吆喝买卖,大到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上的广告片,都是有声语言的广告。广告配音具有与时俱进、市场挑选、商业化等特点,所以研究和学习广告配音是十分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主要从认知和反思创作过程、市场化与艺术性兼顾、自身体会等方面来简要谈谈广告配音相关的体会心得。  相似文献   

17.
朱清菊 《大观周刊》2012,(8):291-291
所谓课程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如生态环境、人文景观、国际互联网络、教师的知识等;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典型的如教材、学科知识等。本文所谈为广义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8.
高坤 《新闻传播》2009,(7):13-13,46
对于动画配音来说最重要的是声音要贴近人物(动物)的性格,要善于用心体验角色。一个片子成功的配音应该具备几点要素,第一是声音的个性特色,只有个性的语言才能创造出让受众印象深刻的甚至是经典的动画配音作品。第二是声音的表现形式要与作品内容风格相协调.既取决于作品的基调、内容、背景等因素,也与停连、重音、语气、表情的合理运用有关。第三是声音的化妆和扮演.如果是为译制动画片配音,不能仅仅按照普通话的语言走势要求来进行配音创作,还要注意国外的话言特点,比如有些尾音会上挑、声音夸张、调值偏低、语言节奏快等等。  相似文献   

19.
电视广告的表现手段是画面和声音。电视广告的画面能够为观众展现特定商品的感性形象,但正因为如此,电视广告的画面有时要更多地受到具象限制。而电视广告的声音能打破具象束缚,扩大画面空间,给观众以更多的想象自由。电视广告的声音构成中,语言(这里就是它原本意义上的使用,主要是指电视广告中的说白)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是最县表现力的声音。虽然俗话有“百闻不如一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说法,但这并不是科学的论断。如果边听边看,那么“听”无论如何不是“虚”的来源,相反,借助于语言,“听”大大丰富、补充了看到的一切和尚末看到的  相似文献   

20.
白莉 《现代出版》2000,(4):21-22
近年来随着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外语图书出版种类和数量呈急剧上升趋势。与英语图书多层次、多品种、多形式的出版局面相比,小语种图书的出版仍略显冷清。大多数高校特别是部属高校出版社在充分发掘小语种图书的出版及发行潜力方面有待提高。所谓小语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小语种是指除英语之外的其他外国语;狭义的小语种是指英语、日语和俄语之外的其他外国语。本文中的小语种取广义之说。  一、小语种图书的出版现状  目前国内小语种图书主要有三种:基础语言教程、实用语言图书和双语词典。基础语言教程的出版基本是商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