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7月6日,天空晴朗,微风轻抚,神州大地虽然没有红旗飘,但是却有战鼓敲。就在这一天,几个知识名人走到了北京朝阳公园南门口,决定为了自己的主张约架相斗,让嘴巴说不清楚的变成用拳头来说清楚。这是一场伟大的"思想的围剿"的后果:两"排"公知,长期"微博"论战,终于意识到微博者,微小之搏斗也。"蜗牛角上争何事?"小小微博,载不下这伟岸的知识牧师们的身躯,于是,干脆走到前台挥拳相向。当思想家们不匮乏拳脚相加的勇气,却缺少理解思想对手之社会内涵的想象力的时候,朝阳公园自然就变成了"中国牧师们"斯文扫地的斗鸡场了。  相似文献   

2.
权鸿丽 《大观周刊》2012,(51):130-130
微博,在09年的时候你可能没有听说过.但是现在.微博已经成为了社会的流行.微博的出现.让新闻的力度更强更短爆发力更强。在今天的网络中,如果没有玩微博.没有发微博.那可就是真正的落伍了。微博这样看似娱乐工具.却能够让很多不光彩的大人物纷纷下马.把小公司推上世界的舞台。所以说未来的商业中微博的商业价值不可估量.也是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3.
一个账号,140个字符,微博无意却必然地成为了当今最给力的自媒体传播媒介,微博,既是一条温暖的"围脖",更是一把营销的"利器"。据第27次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截止去年底,我  相似文献   

4.
微博给我们带来了新的体验,微博直播也逐渐成为人们发布信息的方式之一,但微博"直播自杀"却引起舆论的旋风,随之掀起网络语言暴力、网络戾气的愈演愈烈,对网络与现实两个空间都造成极大冲击,对社会和某些个人带来了巨大的伤害。我们应该多考虑一下"微博直播自杀"带来的负面效应,采取措施来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5.
微博在公共事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自不待言.7月21日北京遭遇61年来最大暴雨袭击,遇险者打不通110电话,却能通过微博让救援机构得悉遇险信息,可见微博影响力之大. 但今天不说微博好的方面,单说它不好的方面.此乃"爱之深,责之切",因为如果微博的良好发展势头因为一些不太好的方面而受阻,未免太过可惜.  相似文献   

6.
微博的两会作为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在美国大选中让奥巴马受益匪浅的微型博客,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也开始翩然起舞.2010年两会期间,微博正在成为汇集人民群众民意、民智的新平台.各个微博网站中,代表、委员们用微博广泛征集群众意见,网民通过微博热情参与两会提案.两会会场内,媒体记者在采访报道间隙用微博开辟新闻报道第二战场,会场外,传统媒体迅速设立了微博报道板块……其中,引人关注的如人民网·人民微博的"微言大事,博论两会"和新华网的"新华视点两会微博",它们继去年广被关注的"E两会",成为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媒体采纳民意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7.
今年全国"两会"上,委员代表与普通百姓之间开始了微博互动,让微博议政成为一个新的参政议政表达方式.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要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和行政复议制度,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相似文献   

8.
柳忠实 《记者摇篮》2012,(12):43-44
从2010年开始,由互联网发展而来的微博(包括博客),成为一支新闻新军,其无所不在,迅速便捷,有人惊呼"全民记者时代"到来了,这也让报纸和广播电视的新闻业者齐呼"狼来了"!报纸这个传统的纸质媒体,如何应对微博时代,以赢得更好的发展,现已成为报界同仁共同关注的问题。微博冲击波微博,即微型博客,目前是全球最受欢迎的博客形式,博客作者不需要撰写很复杂的文章,而只需要抒写  相似文献   

9.
微博新闻:传统媒体发展的"又一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首2010年,"小微博、大传播"是对中国新媒体发展的基本概括.2009年底至今,以新浪微博领衔的中国微博传播的火爆式发展,不但改变了普通人的沟通方式,同时也改变着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①微博新闻在成为传统新闻报道模式新增亮点的同时,也让遭遇互联网挑战的传统媒体在迷茫寻路中,忽又"柳暗花明".  相似文献   

10.
社科文献出版社于2012年10月8日发布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2)》指出,到2011年12月,中国的微博用户总数达到2.498亿,中国成为微博用户的世界第一大国。微博作为一种社会化媒体,其对于传统媒体造成冲击表现为:一是新闻生产已经从传统的专业化生产过渡到社会化大生产的阶段。社会性媒体让"人人是记者"变成可能,促使组织化的新闻生产逐渐"去中心化"。二是微博内嵌到新闻生产环节中,并成为其中重要的一环。据相关调查,目前记者使用微博的比例为75.7%左右,记者一方面借助微博发布信息,寻找线人;另一方面记者积极地  相似文献   

11.
李娜 《今传媒》2016,(11):43-45
2010年被业界称为是微博元年,国内外许多重大突发事件都是最先发端于微博,并快速扩散形成热点舆论.一时间,微博成为一种引导社会舆论的革命性力量,任何公众关注的话题、事件一旦在微博曝光,便会引发讨论和关注,网民通过跟帖、发帖等方式放大其舆论影响.近两年,随着越来越多自媒体的出现,微博的话语权逐渐被削弱,不少传统主流媒体的官方微博处于尴尬的生存境地——坐拥上百万粉丝,关注度却寥寥无几,舆论引导力明显下降.微博尤其是传统媒体官微,虽有百万粉丝,但信息传播效力却明显下降.笔者以为,自我身份的认同危机成为影响微博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即产品or媒介.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各大门户网站基本都开通了微博,既吸引了普罗大众,又网罗了各界名流.微博让公民成为记者,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到事件的记录当中,推动着国家民主法治的进程.微博在给我们的信息交流带来诸多便利和革新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微博谣言丛生,让受众沉浸在真假难辨的信息海洋中,可以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要使微博健康发展,就必须探索预防和纠正微博谣言的方法,保持它作为传播工具的纯洁性.  相似文献   

13.
2014年12月21日的"手术室自拍事件"在网络上一石激起千层浪。起初,传统媒体、官方微博的转载报道和微博网友的谴责,让事件中的医患矛盾与医生职业责任缺失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随着事件的持续发展和报道,真相逐渐明朗,网络话语更多趋于理性。本文就此次事件发展中的官方微博、传统媒体和微博用户的媒介素养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从信息传播角度看,网络带来的革新体现于两个工具:搜索引擎和微博.借用网友的话:"搜索引擎消融了获取信息的权力,微博则瓦解了发布信息的权力."对于传统媒体,微博带来了一定冲击,但更多是受益:扩展了获取新闻线索的渠道,也可以利用微博发布信息.国内微博发展时间不长,却已成为传统媒体最为重视的平台之一.  相似文献   

15.
近两年来,微博逐渐兴起,成为网络世界中受到用户热捧的"新宠"。微博之所以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受到用户热烈追捧的网络工具,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正是在于它的便捷特性。然而,这些原本成为微博"卖点"的便捷性,自身也存在重大的缺陷,甚至导致"微博暴力"。笔者在文中提出微博的便捷性成为"双刃剑"的四点理由,并对防止进一步发生的微博暴力事件提出三点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从小众欣赏到大众狂欢——解读Web2.0时代的微博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微型博客(简称"微博",Mi-croBlog)成为互联网普遍应用的形式,它不但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在技术上堪称一大进步,同时微博也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在Web2.0时代,微博文化呈现出与传统文化相异的几大特质,微博让更多的大众加入到文化言说的空间中,一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信息化越来越融入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微博这个最初只是社交工具的平台,从2010年中国"微博元年"至今,微博已经完全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不仅成为信息发布平台,而且还成为网民交流互动平台,更成为社会观点和言论的领取平台,目前还发展成为舆论监督的重要平台。随着微博功能的不断拓展,新闻评论"微博化"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新闻评论"微博化"既有利也有弊,只有更深入地了解新闻评论"微博化"的  相似文献   

18.
"微博"病毒式的传播方式使信息传播速度呈几何级数增长,人们接触到的信息量增大。与此同时,"微博"也成为了一些负面虚假信息的诞生地和助力工具。谣言丛生的"微博"中也不乏辟谣者和辟谣机构,"微博"的"自净"能力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热门话题。本文以新浪微博为例简单分析微博自净能力的来源,以及阻碍微博"自净"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对微博的再认识无可否认,微博正日益成为一种新的媒体(媒介)形式.但是,在微博火爆的背后,其内容真实性却不像传统媒体因有制度化的审查体系而得以充足保障.也正因此,由微博引发的多起"涉假新闻事件"已引起人们高度关注.比如,2010年12月6日晚8时许,新浪微博有人传播"金庸去世"消息,不明真相的网友疯狂转发.某刊物负责新媒体的一位编辑下班后看到这条微博,于是在家登录该刊新浪微博官方账号,以该刊名义发表类似内容的微博.因为没有注明转发,很多网友误以为是该刊核实并首发的消息,出于对该刊传统媒体公信力的信任,纷纷信以为真,于是大量转发.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4,(15):56-59
微博谣言与传统谣言传播有着不同的个人建构。传统谣言是一种"知而信"的个人建构,是从"知道"到"相信"的建构过程,由血缘关系缔结的人际信任网络在谣言从扩散到采纳的整个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微博谣言呈现"信而知"的特点,是从"相信"到"知道"的建构过程,信息的选择性注意和微博节点间"弱连带"的特征在微博谣言扩散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微博谣言治理路径有三种,即让网民"不知道"、让网民"不相信"以及让网民"知而明"。同时,更需要认识到改善社会政治环境,提升政府公信力是遏制微博谣言传播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