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财富”     
每个人都拥有一笔属于自己的“财富”,这是我最近才悟出来的结论。小时候我时常抱怨自己的财富太少,我的储蓄罐里只有几张又小又窄的钞票;我没有同伴那翩翩起舞的裙子;我没有大把大把的零食带到学校分给周围的朋友;我没有在受欺负时挺身而出的哥哥……我感到我好可怜好寂寞。直到一天,我看到一个故事:一位青年为自己的贫穷发牢骚,一位老人说:“如果我用天下所有的金钱换你一双眼睛,你愿意吗?”“不,我不能失去我的双眼。”“那换你的一双手呢?”老人再问。“不行,手也不能失去。”“既然你有一双眼睛,你就可以学习;既然你有一双手,你就可以…  相似文献   

2.
一个“好”,一个“不”,说它用它别含糊。妈妈叫你洗衣服,你要爽快地说声“好”;别人给你抽口烟,你要摇头说声“不”。小弟弟请你帮个忙,你要微笑地说声“好”;有人拉你闯红灯,你要止步说声“不”。一个“好”,一个“不”,说对了才能走好路。“好”与“不”@李少白~~  相似文献   

3.
高远耀 《广西教育》2010,(19):25-25
小学语文课文《给颜黎民的信》末尾有这么一句话:"临了,我要通知你一件你疏忽了的地方。"这句话有两个地方的搭配似乎不当。首先是"一件你疏忽了的地方"。这是一个偏正名词短语,中心语是“地方”,“一件”是它的一个定语。现代汉语里只说“一件……事(情)”或者“一个……地方”,却没有“一件……地方”这样的搭配习惯。其次是动词“通知”与第二个宾语“一件你疏忽了的地方”的中心语搭配也不当。  相似文献   

4.
地球上的“海啸”会摧毁所到之处的一切;宇宙“海啸”却能让星系“起死回生”. “拍扁”恒星 作为中学生,你一定听说过黑洞这一宇宙中的特殊天体,但你或许并不知道黑洞的威力究竟有多大.如果我告诉你,它能轻易“拍扁”一颗恒星,吞噬一个太阳,甚至让整个星系凋亡,你一定会难以置信,但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相似文献   

5.
水说:“我爱我的灵动,它给了我年轻,但请保留你的沉稳,它使你敦厚。但愿你能拥有漫山的绿色!”山说:“我爱我的沉稳,它给了我舒适,但请保留你的灵动,它使你聪慧。但愿你能融入无边的海洋!”文章虚拟了山与水的对话,便于展开一种哲理的思索。“对话”,要求双方有不同的“话”要说,也要求双方有“共同语言”和“共识”作为基础。作者抓住了山与水的性格的差异来展开对话,较为  相似文献   

6.
请看这样两个句子。①你的东西份量不足。②这样事你做得太过份了。上面两句中的“份”都应该改为“分”。“分”,读“fèn”时,和“份”的读音相同,所以很多同学常常将它们混用。下面谈谈区分,“分”和“份”的方法。“份”所表示的意思有三项:①表示行政区域需年月划分的单位,如省份、县份、年份、月份;②作量词用,如一份报纸、一份文件、一份礼品、一份快餐;③表示整体中的一部分,如股份、分成三份、每人一份。  相似文献   

7.
“采采苤苢,薄言采之;采采苤苢,薄言有之……”读了《诗经》中的这一句,你是否知道“(艹不)(?)”是一种什么植物,它现在的名字叫什么?“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你也许不知道,“蒹葭”就是现在我们经常能看见的芦苇。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作文》2023,(Z1):74-75
<正>第一次翻阅《小学生作文》、第一次在“小文”上发表自己的习作、第一次获得“微作文大赛”一等奖……这些属于你与“小文”的故事,你还记得吗?你有哪些心里话想告诉它?不妨说来听听吧!第一次拿到《小学生作文》时,我就像新学期刚收到语文书一样激动。你是我的另一位老师,每一期的写作方法都帮我进步;你是奇妙的乐园,每一位小作者都像我的一位新朋友,是你带我走进他们的欢乐世界。  相似文献   

9.
家家有萌宠,萌宠是你的“开心果”,萌宠是你的好朋友。你眉飞色舞,它跟你一起喜滋滋的;你心烦意乱,它逗你欢笑;你伤心欲绝,它陪你一起泣涕如雨。这就是所谓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相似文献   

10.
9月9日,记者从海口市教育局表彰优秀教师大会上获悉,为了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海口市教育局出台海口市小学教师行为“十不准”和海口市中小学教师用语“十提倡”。海口市中小学教师行为“十不准”内容有:1.不准参加邪教组织和迷信活动;2.不准有偿辅导;3.不准上课时吸烟、接传呼、打手机;4.不准侮辱、体罚、变相体罚学生;5.不准按学生成绩排座位;6.不准利用任何形式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言论;7.不准训斥、指责和羞辱学生家长;8.不准私自向学生收费、摊派读物及推销商品;9.不准赌博、酗酒以及说脏话;10.不准穿奇装异服、戴奇特饰品、浓装艳抹、留怪发型。海口市中小学教师用语“十提倡”内容有:1.“你真聪明,真能干。”2.“你真可爱,真活泼。”3.“你还有什么问题?”4.“你的问题一定能解决。”5.“别着急,慢慢说。”6.“别灰心,再来一次。”7.“看到你进步,真高兴。”8.“今天,你做得很好。”9.“相信你,一定行。”10.“通过努力你一定能成功。”(据《海南特区报》)规范教师行为用语 海口出台“十不准”“十提倡”  相似文献   

11.
<正>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阅读是一件使我快乐的事情。我喜欢纸质书卷的“味道”,将知识捧在手里,在口中细嚼慢咽,我仿佛能看到知识一点一点被我吃进肚子里。能让我在“美食”中尽情挑选的,是我们村里的小书屋。那里,就是“自助餐”的天堂,你不必听从父母的安排,不必考虑其他人的“口味”,只需要从自己的内心出发,你愿意吃的、你喜欢的“美食”就在书架上静静地躺着等待你。有时我想,还好有我这样一位疯狂食客,否则,这样的“美食盛宴”岂不是完全辜负了。书屋不大,但五脏俱全。每周末,我都可以换换口味。从古老中国的诗  相似文献   

12.
杨子谦 《作文》2023,(22):17-18
<正>天上有“神马”,地上有“神妈”!我妈会施“奇计”,想知道吗?且看。欲擒故纵我一看到作业,就仿佛病魔缠身。这不,我看到妈妈手里拿着一张试卷,气得要命,只能苦笑。谁料妈妈开口说:“这是给人家‘学霸’豆豆买的,明天带给他。你不用写,反正你也看不懂!”说完,把试卷放在桌子上走了。什么?“学霸”才能做?太小看我了吧!我拿起试卷,瞄了几眼,发现很简单,于是干劲儿十足地开始做起来,就算遇到一些难题,也会冷静思考。我做完试卷,  相似文献   

13.
<正> 你看过水上“芭蕾”吧?现在让你当“导演”,“训练”几个“芭蕾小演员”,你会尝到成功喜悦的。一、制作材料条形磁铁一块,大号缝衣针4-6枚,相同数量的软木塞与泡沫塑料块、彩色布料若干、木盆一只、颜料等。  相似文献   

14.
普希金有一次请客。一位客人进来就说:“亲爱的普希金,一看就知道,你的腰包装得满满的!”诗人风趣地回答说:“当然,我要比你阔气,你有时候闹穷,必得眼巴巴等着高堂寄钱给你;而我呢,则经常总有进款,但那是从33个俄文字母上得来的。”就是说,他是靠自己辛勤的创作劳动。  相似文献   

15.
江月(湖北)嘻嘻姐姐,我是个四年级的小女孩。放寒假的时候,我把姐姐的五年级语文教材借来预习,里面有篇《暮江吟》的古诗。其中有一句“可怜九月初三夜”为我弄得不是很明白。什么要说那天夜里很“可怜”啊?你能帮我解释一下吗?我国古代诗歌中常常出现“可怜”这个词。在不同的情景中有着不同的含义。首先,和现代汉语一样,它有“值得同情”的意思。如白居易的《卖炭翁》里有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可怜”就寄托了作者对他的同情和怜悯;“可怜”也可作“可爱”的意思。就像你提到的这句古诗“可怜九月初三夜”,作者用“可怜”一词描述了“…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名中学生,从懂事起,就常梦想自己有一天能成为名人。可做名人何其难,并不是你想做就做得了的。然而,近年来却有很多单位“抬举”我做“名人”,其恳切心情让人激动。举例说吧,一日,我正在看书,邮递员送来了信,是北京××文化中心小作家俱乐部寄来的,告之:“经编辑推荐,认定你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经研究,拟吸收你为小作家。”同时寄来小作家登记表,并写道:“你只需寄交费用196元,我们将在三天内给你寄去小作家证。”此类信函,一年总能收到几件,但我一概置之不理。身边有同学说“:你呀,真是不识抬举。”对于这种“抬举”,真是难以领受。所…  相似文献   

17.
当孩子们一声声清脆的问好已无法舒展你紧锁的双眉;当同学们感情纯真的诵读已难以激起你心灵的共鸣;当你以一句“这点小事也来烦我”打发走前来求助于你的学生;当你从积满灰尘的书堆里抽出一份“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古色古香”的教案在上面稍作圈点甚至只瞄上一眼便匆匆走上讲台……我想提醒你一句:老师,你真的是“老”了。即便你还很年轻,但你的心态已经老了;即便你自认拥有年轻的心态,但此刻的你一定染上了一种心理疾患———“职业倦怠症”。“职业倦怠症”并非因身体劳累所致,而是缘自心理的疲乏。一个人长期从事某种职…  相似文献   

18.
美国人有“美国梦”。中国人有“中国梦”;你有你的“梦”,我有我的“梦”……每个民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梦想才会有美好的未来,才会有追求的动力。想成就一番大事业,是梦想;想拥有一张新书桌,也是梦想。  相似文献   

19.
1、题目:今年“六·一”儿童节你是怎么过的?参加了哪些活动?把你参加的一项活动说一说,再写成一段话。2、本次训练内容是写活动。首先我们要读懂题目:第一句话“今年‘六·一’儿童节你是怎么过的?”其中包含两点。时间限定: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内容范围的限定:怎么过的。第二句话“参加了哪些活动?”是在“怎么过的”众多的过法中指明了“参加哪些活动?”“哪些”是指你在“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中,参加的所有的活动。第三句话“把你参加的一项活动说一说,再写成一段话”。这句话包括两个意思,“把你参加的一项活动”是指从你参加…  相似文献   

20.
兰子 《良师》2003,(12)
“最大公约数”昂首阔步在数学大街上走着,他十分自豪,以为自己是“最大的”,尽管身旁有群自然数大院的老朋友,可是他仍旁若无人。众人见他一个人单独,十分奇怪。最小公倍数上前打招呼:“老弟,你单独行动会失去你的意义的!”“最大公约数”一看管闲事的是“最小公倍数”,已先有几分不悦,爱理不理地说:“难道你要限制我的自由么?”“老弟,不是我要限制你自由,”“最小公倍数”连忙解释,“因为离开了别人,你就不……”“最小公倍数”话还没有说完,“最大公约数”愤怒地打断了他的话:“谁是你的老弟?你这最小的竟然称我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