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品德发展的重要期,如何增强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实效性,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探究的问题。我认为,全面关心学生的终身发展,并在关心学生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
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德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辨析中学生品德现状,及时调整德育工作应对策略。一、中学生品德现状我国中学生总体的思想政治状况,在广大德育工作者的努力下,总体上呈现了积极向上的态势。具体说来,在政治观方面,由于社会政治的稳定和学校的有效教育,中学生的思想主流是积极进步的。学生们对国际国内问题也比较关心,也比较关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关心个人的前途的发展环境;在人生观方面,中学生人生追求的基木心态是积极向上的,主体意识明显,强调个性独立,渴求真诚平等的交流;  相似文献   

3.
正《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倡导多元、开放、整体的评价观。在《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多元化的评价,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我认为应该注重以下几点。一、注重评价内容多元化新课程要求评价既要体现共性,更要关心学生的个性;既要关心结果,更要关心过程。评价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评价可以是多  相似文献   

4.
钱兴地 《高教论坛》2006,(1):15-17,24
教师正确的指导对于学生的品德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对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应如何正确认识集体主义,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教育评价和教师为何应给学生创设情境进行激励等问题提出了看法,认为集体主义是大学生品德培养的核心,而人格发展则是品德评价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在大学校园里,毕业分配问题不仅仅是将要毕业的学生所关心,即使是刚入校的新生,也非常关注这个问题。 大学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向着扩大社会选择范围,同时增强学生自主性的方面发展,增大了灵活性。就目前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6.
从总体来看,我国大学生具有与时代相适应的良好的心理品质,但值得关注的是,在社会转型期,在高校中的一些特殊群体当中,很多学生存在不同程度、不同情况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当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培养合格人才出发,深入分析,关心、关爱这些特殊群体的心理状况和心理发展,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7.
新课改的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新课改要求教学方法必须适合学科教学,实现学科与教学方法的融合。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社会观念的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生的整体发展和思想素质情况,而故事教学法是具有调节品德课堂且趣味性强、互动性强、针对性强的教学方法,结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实际情况,对故事教学法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这门课程要求学生在充分感知和体验的基础上,提升对社会发展的关心,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基本认识,进而形成积极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责任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课题内容与生活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感受<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廉洁既是一种道德准则,也是一种优良品德。文章从学校德育的视角审视大学生廉洁教育这一学校德育过程,通过分析影响大学生廉洁品德形成的社会环境因素和学生个体因素以及培养学生廉洁品德应遵循的针对性原则和全面协调发展原则,提出了大学生廉洁教育的主要途径:构建家校联动的大德育模式;廉洁教育与课堂教学、学生日常管理、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发挥榜样引领作用,激励学生廉洁品德的养成。  相似文献   

10.
由于多年的扩招,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特别是高职高专生就业矛盾更加突出。大学生就业矛盾的解决,有赖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扶持,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学校的就业指导。在教育部把就业率和招生数及专业相挂钩的今天,每一位高校教师都有义务关心学生的就业情况。政治课教学应从市场经济、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及心理方面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在社会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顺利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11.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不难看出,"回归生活"体现了本课程在基本理念上的变革。它所针对的是以往课程在相当程度上的脱离生活甚至背离生活的倾向。新课程所倡导的是:回归生活的品德发展、社会性发展的教育。因而,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将品德与社会引进课堂,让课堂面向社会生活,充分发挥"小课堂、大社会"的作用。一、寓教育于活动中,让课堂绽放生命活力。《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  相似文献   

12.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阶段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其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因此认真研究本课程的教学策略,对于上活《品德社会》  相似文献   

13.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  相似文献   

14.
浅析高职学生就业观中的德育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多年的扩招,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特别是高职高专生就业矛盾更加突出。大学生就业矛盾的解决,有赖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扶持,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学校的就业指导。在教育部把就业率和招生数及专业相挂钩的今天,每一位高校教师都有义务关心学生的就业情况。政治课教学应从市场经济、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及心理方面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在社会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顺利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15.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同时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评价内容对学生在学习中观察、探究、思考、表达的能力,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都做了明确的说明。但目前的现状是学生收集的资料没有在课堂中得到有效利用。本文从明确收集资料的目的,充分挖掘资料价值;教会学生根据要求查阅资料,并根据需要对查阅资料进行加工、整理;课后善用资料,充分发挥学生收集的资料的持续性作用三个方面对如何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有效利用学生收集的资料做了一些阐述。  相似文献   

16.
钟乐江 《师道》2011,(1):15-15
教师最关心的事 像我这样身处教学一线的教师,最关心的事情是,自己的努力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可。目前,农村教育存在两个弊端,一是重智育,轻德育。家庭和社会评价教师,仍然看重学生成绩和升学率,家长只关心子女的考试分数,忽视其品德修养、个性心理、行为习惯等的培养,教师想搞特色教育、个性教育和创新教育,倍感步履艰难。  相似文献   

17.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剖析课程总目标,"促进良好品德形成、培养爱心责任心、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使命,而"促进社会性发展,引导学生认识、参与、适应社会"则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特殊要求.课程总目标直指学生的道德养成和生活方式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发展,在中国社会的教育中,思想品德教育,即我们常说的德育部分不可或缺。在这个被数字所包围的信息化时代,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是目前青少年学生发展学习德育的基础。随着我们整个社会大踏步式的发展,作为基础必备课程的《品德与社会》也将跟随我们变化的步伐,无论是在内容还是教学发展模式方面,都将进行创新式的变化以及更深层次的发展。本文从目前品德与社会教学模式以及目前的教学现状着手,浅析当前品德与社会教学效果与提升方式。  相似文献   

19.
当前,多数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仍然停留在旧有的模式上,内容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对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已势在必行.通过调查,文章选择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喜欢的项目作为体育教学内容,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提高的需要,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的热情和动力的同时,还有助于学生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为其终身体育能力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借助的是社会生活的实际效用,通过对学生的社会生活行为予以正确的引导,以提升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为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创造条件。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教育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进行了相应的教学规划,其中,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主要以品德与社会为资料,并结合学生的自身情况,开展教学活动。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以寻找到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