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仇德辉 《百科知识》2009,(16):25-27
在21世纪,机器人将会如20世纪计算机的普及一样,深入地应用到各个领域。尽管机器人的发展非常迅速,但远远没有达到它应有的水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有机器人的“情商”为零。由于没有情感的引导,机器人本身没有任何自主性和灵活性,只能按照固定的程序完成非常固定的任务,因此其应用范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相似文献   

2.
<正>机器人在各个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是由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所致。除了在工业生产和自动化方面的应用,机器人还渗透到医疗保健、教育、娱乐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也引发了一系列关乎伦理的问题。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具备一定的自主性和智能,这使得伦理问题面临着新的层次和挑战。机器人在与人类互动和交流的过程中可能受到人类的影响和塑造,因此我们需要提供适当的教育来指导机器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当机器人参与决策时,我们需要确保它们不会违反道德原则。作为人工智能系统的一部分,机器人的行为和决策可能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如果我们不对机器人的行为加以约束和引导,它们的行为可能会损害人类利益,甚至带来潜在的伦理风险。  相似文献   

3.
马佳 《今日科苑》2007,(7):14-15
机器人有情感,和人类共同生活,这是一个既令人们兴奋又让人担忧的问题。在许多电影和科幻作品中,机器人都变成了残酷的敌人,它们千方百计地要取代人类统治地球。尽管人类的疑虑一直没有消除,但是一些科学家已经在尝试让机器人产生情感,与人互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城市搜寻和救援机器人在军事或城市突发事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探测炸弹、搜寻人质和其他危险作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过这些无人侦察探测机器人的发展经历了一定的过程。本文首先阐述了侦察机器人的发展历程;然后根据抛掷式机器人的外形进行分类,并针对不同类型的抛掷式机器人的结构特点、操作性、灵活性以及抗冲击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发现不同类型的抛掷式机器人都具有各自的优缺点,这为下一步研发一种性能皆优的柔性可抛掷机器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未来战争中.自动机器人士兵将成为作战的绝对主力。但是美国海军研究室帕特里克.林博十最近在关于机器人士兵的研究报告《自动机器人的危险、道德以及设计》中.对美国军方使用机器人提出警告:必须对军事机器人提前设定严格的密码.否则整个世界都有可能毁于他们的钢铁之手.  相似文献   

6.
职业机器人     
《科技新时代》2005,(5):26-27
你印象中的机器人都是什么样的?是变形金刚、铁臂阿童木,还是终结者T1000?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让我们看看下面这些形形色色的机器人,从入口处的接待员,到在舞台上表演的演奏家、再到保姆、向导、保洁、保安……机器人所能扮演的角色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人机自然交互、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研究发展需要,机器人与人之间进行简单的对话沟通已难以满足当下要求,而机器人具有一定的认知和理解能力,能够理解人类的情感则成为当下研究的新方向,因此情感识别已成为智能机器人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目前基于语音、面部表情、生理信号等单一信号的情感识别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但是实际上,只有综合人的语音、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多种行为特征才能更加准确地理解人类的意图和情感状态。  相似文献   

8.
智能医疗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有效提升了医疗服务效率和改善了患者医疗体验。然而,伴随着医疗机器人颠覆性技术发展,其应用引起了诸多伦理方面的隐忧,相关风险类型可归纳为安全风险、隐私风险、道德风险、责任风险以及公正风险。医疗机器人伦理风险治理的利益相关者可以界定为管理方、设计方、供给方以及需求方,因此,厘清各主体的角色和责任是实现其伦理治理目标的关键。提出应当通过将负责任创新融入设计环节、建立严格的伦理审查制度、保护使用者的主体权利、构建医疗机器人的道德能力以及完善伦理风险的法律规制加以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9.
关于人与机器如何相处的问题,本文对翟振明的观点做出分析和批评,并指出,人们不应盲目地以自己具有情感和自由意志而自豪,仅当人的情感和自由意志能够化为支配机器人的实践能力时,它才能在人机相处的关系中体现出价值。因此,我们应当对于机器人战胜人类的事件感到担忧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机器人有无情感或自由意志的问题涉及"他心问题",从确定性知识的角度只能回答"不知道",而从或然性知识的角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以肯定的回答。从维护自我的唯一性或独特权出发,我们应当拒绝任何机器人加入人类,并坚持现实世界对于虚拟世界的优先性。  相似文献   

10.
贾秀英 《科教文汇》2009,(34):114-115
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具有丰富性、深刻性、实践性。语文情感教育可以进行激情课堂、移情课外的实践体验,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能够走向深情、至情。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爱国主义、道德主义、道德情操、审美情感等是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应该下工夫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了三个具体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应该如何处理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呢?我认为一定要让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回归导演角色,特别是在教学设计这个环节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如导演角色,整堂课的构思设计与教学实施都应以它为中心,它起到一个提纲挈领的作用。本文论述了让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回归导演角色的一些技巧。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人"?哲学中最核心和最根本的问题,在人工智能越来越强的时代,似乎受到了挑战,不得不重新思考。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人都是作为一种有道德,有自我,有独立和自由的意志存在。机器人只是复制和强化了人类大脑思维的物质基础和局部功能,只会按既定规则行动,机械地、精确地执行逻辑运算指令,并不考虑社会意义、社会责任和社会后果。机器人不但没有社会关系,它也不能准确地理解人类语言的意义,不能把握我们与外部世界的本质联系。若机器人没有任何的自主权和人身权,就永远都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相似文献   

13.
机器人伦理的进路及其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机器人是否可以发展出人工的道德能动性,其伦理建构可分为机器人伦理和机器伦理两种平行的进路:机器人伦理学和机器伦理。机器人伦理关注的是,在机器人没有自主性时,与之相关的人的责任和他们应遵守的伦理准则。机器伦理则试图在技术上构建一个新的伦理愿景,让机器人有可能发展为自主的道德能动者,从而使我们可以教会他们分辨善恶并以符合伦理的行为与人相处。  相似文献   

14.
我爱机器人     
正大家都知道什么是机器人吧!机器人并不是所有的表情、动作都像人,但是它能实现人的听觉、触觉、嗅觉和视觉功能,具有人的感应能力,而且还是智能化的。学校组建了一支机器人训练队,我意外地被选上了!在第一堂机器人训练课上,老师讲解了许多关于机器人的知识后,便发给我们每人一个类似于汽车的机器人。我拿着这个机器人仔细看了看,机器人的这些零件不就  相似文献   

15.
黄剑乐 《科教文汇》2010,(11):22-23
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了三个具体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应该如何处理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呢?我认为一定要让"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回归"导演"角色,特别是在教学设计这个环节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如导演角色,整堂课的构思设计与教学实施都应以它为中心,它起到一个"提纲挈领"的作用。本文论述了让"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回归"导演"角色的一些技巧。  相似文献   

16.
杜严勇 《科学学研究》2017,35(11):1608-1613
关于道德责任的承担主体及其责任分配是机器人伦理研究中一个重要问题。即使机器人拥有日益提高的自主程度和越来越强的学习能力,也并不意味着机器人可以独立承担道德责任,相反,应该由与机器人技术相关的人员与组织机构来承担道德责任。应该明确机器人的设计者、生产商、使用者、政府机构及各类组织的道德责任,建立承担责任的具体机制,才能有效避免"有组织的不负责任"现象。另外,从目前法学界关于无人驾驶技术的法律责任研究情况来看,大多数学者倾向于认为应该由生产商、销售商和使用者来承担责任,而无人驾驶汽车根本不构成责任主体。  相似文献   

17.
<正>讲到机器人与未来,可能大家心目中的机器人还停留在动画片或者很遥远的一个未来,但是实际上经过我们公司的努力,机器人已经在慢慢地走进千家万户。一、为什么要关注机器人要关注和研究机器人,在近十年内有一篇文章是跳不过去的,这就是比尔盖茨在2007年所说的"家家都有机器人"。他提到几个关键点,认为机器人正在经历跟个人电脑一样的路径,机器人行业很像30年前也就是20世纪80年代电脑行业的现状,比如说没有普遍的操作系统,也没有硬件的标准,而且他认为机器人马上就会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是代表产业界以及科技界的一个重要观点。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的未来学研究中有一个问题常使我们魂牵梦绕——“机器人有权利吗?”对这个问题,“老学究”们嗤之以鼻,严肃的政府官员则怀疑这种研究的意义。尽管如此,我们坚信,机器人的发展并拥有权利将会是历史的必然,它不仅对司法和审判系统,而且会对统治我们社会制度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产生强烈的、影响深远的冲击。因为,虽然现在的机器人还被认为是机器,是一种无生命的物体,它们只能进行有限的活动,它们需要人工制定的“思维”,它们缺乏理性和感情,它们不会痛苦和恐惧,它们不会爱……等等,当然也就谈不上什么权  相似文献   

19.
机器人摄像机一经问世就受到了人们的好评,本文从机器人摄像机的特点进行分析,比较出机器人摄像机的性能特点,对机器人摄像机的技术特点展开分析,总结出当前主要使用的机器人摄像机的类型,分别进行阐释,最后对机器人摄像机的应用进行研究,得出结论,机器人摄像机相比于传统摄像机拥有比较大的优势,在操作性、稳定性以及隐蔽性上都有很大的功能提升,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当不断提升机器人摄像机的性能,更好的为摄像领域的使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0.
从简单的机器人到今天智能化、仿人型机器人的出现和应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机器人已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的生产、生活。而面对机器人的发展,机器人自身安全和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尤其是机器人在应用过程中对传统伦理和道德关系的冲击和影响也日益凸显。如何有效规避和预防这些问题,并充分发挥机器人向善的一面已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