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作为世界上唯一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汉字,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认为汉字不仅是汉语的书写符号,更是汉民族思想的载体,它蕴藏着汉民族的审美意识、伦理思想、哲学思想……而且还由此发展出独特的书法艺术.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坚实根基.  相似文献   

2.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是汉民族文化的载体。它凝聚着汉民族的智慧,包藏着丰富的艺术内蕴,有着无穷的艺术魅力。汉字的艺术内蕴大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造型美——精彩的图画;(2)发音美——优美的音韵;(3)示义美——生动的历史;(4)传情美——最佳的镜头;(5)寓意美——深刻的哲理。  相似文献   

3.
汉字是汉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字结构的重心居正、不偏不倚是汉民族中正和平的美学原则的体现,也影响了汉民族形式美的独特鉴赏力。汉字书写过程中的既讲究顺序、又不能因先写而占据其他部件位置的互让规律,是汉民族长期以  相似文献   

4.
在网络文化对汉字书写文化造成强烈冲击的今天,写字———强化民族文化记忆的工具性作用与其表情达意的艺术作用正在日渐式微。写字的意义既包含着快乐的思维活动方式,又包含着中国人最基本的人伦价值观念,汉字书写是中国人对汉民族伟大的传统文化的特有表述。强化母体文化记忆,要从写字教育抓起,把汉字写得美观、艺术,更应该从汉字自身的文化内涵与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两个视角去认识汉字、善待汉字。  相似文献   

5.
汉字是我国源远流长下来的文化底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不可分割的重要作用,尤其在当前世界多元化文明文化共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在学生阶段正确培养学生良好的汉字书写习惯。本文将对于当前现代多媒体教学背景下关于学生书写汉字的现状进行分析,通过更加贴合学生汉字书写实际的教学方法进行对策上的提出。  相似文献   

6.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识字教学的本体。汉字与文化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汉字的字义系统记载着汉民族文化系统,汉字的字形构造反映了汉民族的文化现象。因此,识字教学要让学生置身于汉字文化中,立足教材,在学习高频度的汉字的时候,进行文化渗透教学;让学生在理解汉字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的过程中,体悟蕴涵在汉字中的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接受文化熏陶,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热爱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相似文献   

7.
汉字是至今仍在生气勃勃存活着的最古老的文字,它是我国数千年灿烂文化的载体,又是汉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在汉语中融进了极其丰富的人文因素,这是世界上许多语言所无法比拟的。作为记录汉语的书写工具——汉字,也必然受到人文因素的渗透。汉字自它诞生之日起,就成为中华民族文明的见证、传统文化的记录和民族心理的投影,因此我们可以说:“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①  相似文献   

8.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并且延续至今的表意文字,虽历经数千年的演变,汉字作为语言的书写符号,就像"化石"一样,全息地记录了汉民族古代的历史文化。本文选取了一些和婚姻密切相关的汉字,探讨汉字蕴藏的古代婚姻习俗信息。  相似文献   

9.
汉字是记录汉民族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如果没有汉字就不会有光辉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可以说汉字是中华文明之母。汉字的作用主要可以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来说:在历史上,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它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的社会文化心理,在中国历史上起了极大的团结作用;现实中,汉字能不断适应中国历史发展的要求,能适应信息化,并且在汉文化圈中发挥着特殊作用。同时,随着汉语在全球走红,汉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汉字是汉民族为适应实践的需要创造出来的,汉字与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文化是造字的依据,汉民族文化深刻影响着汉字的构造过程和方法.同时,汉字还可以充当研究造字时代社会状况的材料.  相似文献   

11.
读写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指导下的自主读写有别于常态下的读写教学,对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给空间,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教方法,在实践中积累语文素养;搭台子,在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在艺术手法上与晚于它将近200年的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有许多的相似的特征:现实主义的世界与神话思维并存;对本民族历史深刻地宏观透视与预言式的圆形叙事结构平行。究其原因,一是中国化的多元性与拉丁美洲化的多元性在民族原始化心理层次上有着一定的类似或重合。二是中国古典神魔小说传统的影响。由于《红楼梦》有着深厚的中国化根基。所以它所体现出的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内涵要比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改革虽有长足的发展,但作文教学目前仍是一个很薄弱的环节.要让学生作文上一个台阶,就要让他们从被动习作中解放出来,就要从培养人的角度出发,让习作和他们自身的成长联系起来,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写作兴趣,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与写作习惯,并激活他们的创新思维,最终使作文教学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汉语言文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也是最为古老的语言文字之一。汉语与汉字的特点紧密相联,有不同于拼音文字的个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汉语言文字文化。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也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中国文学是中国文化中最有活力、最辉煌灿烂的一部分,它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中国文学之所以能够表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精神风采,与独具魅力和表现力的汉语言文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躯体写作"是西方女性主义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的产生和西方女权运动密切相关。19世纪80年代西方女性主义文论传入中国,"躯体写作"对当代中国女性作家的写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女权运动背景的缺失和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使中国当代女性的"身体写作"背离了西方女性主义者提出的"躯体写作"的初衷,甚至走向了故意迎合男性文化的误区。  相似文献   

16.
考察中国现代小说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具有触发、推动作用的外来文化,是中国近代以来的文化与文学转型研究中的重要一环。《基督教文化与中国小说叙事新质》一书,在中国近现代文化转型的历史坐标中,审视了基督教文化对中国现代小说尤其是叙事方式产生的重要影响;同时,该著对图文互文法的研究及其实践、对中西文化体用关系的重新定位,也对文化、文学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身体写作”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消费文化的一个明显征候。这种现象与西方女权主义、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现时的消费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挖掘它背后所隐含的深层次社会文化内涵,对其作出客观的和历史的价值判断,是女性文学走出目前面临的尴尬与困境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写作学理论研究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写作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国文化,不能不研究中国写作文化理论的发展。本文站在写作学发展史演进的时代交汇点上思索,以史为鉴,通过对古代写作理论文化遗产积淀与理论范畴体系形成的探析,总结其发展和演进的动因、特征、经验与规律,分理其精华与糟粕,以便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今天,对这份丰厚的文化遗产更好地继承、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9.
刘师培的图书编纂思想丰富多样、颇具章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主张编纂教科书以图教育救国;二、提倡编制书籍志以保护地方文献;三、力主校释、编纂经史典籍以继承并光大传统文化;四、倡导编纂地方志等以发扬国学,保存国粹。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叶圣陶语文教育理论,批驳了“把传播道德和文化作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的观点。认为语文教学“独当其任的任,,是培养读、写、听、说等语文能力,使学生学会使用语文这个工具;传播道德和文化是各科的共同任务,语文诚然是这方而的有关学科,却不是唯一的学科,要求它“把精神训练的一切责任都担在自己肩膀上,实在是不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