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现代作家深层心理结构中的"围城意识"进入家族文本空间,形成现代家族小说的"围城叙事".在家族文本中,"围城意识"与叙事形式是一种双向阐释、互相印证的关系.家族小说的"围城叙事"可分解为三个阐释向度:家族故事的横向组合关系(即故事生成);家族故事的纵向聚合关系(即叙事模式);家族故事的语言构成机制(即叙事话语).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电影人在一个相对集中的时期内对"文革"作了一次集体的记忆。这批电影也就成了人们了解"文革"的影像作品。在这些电影里,"文革"已变成人们记忆中的一段故事。本文分析这类影片的叙事空间与叙事策略,并探讨其选择这种空间与策略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的"叙事研究"将研究的视角直接指向课堂教学这一教育本位活动.它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有利于课堂教学经验世界的意义建构和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在探讨课堂教学"叙事研究"过程与方法的同时,我们也应理性地审视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曹禺戏剧叙事理论的探究可从叙事观念、叙事主体、叙事方式、叙事结构等方面展开。在叙事观念上呈现为曹禺的人生经验和西方戏剧理论的影响;在叙事主体上强调隐含的叙事主体的话语策略以及角色人物的多重身份和"看"与"被看"之关系;在叙事方式上交互应用对比叙事、同一意象反复迭现、悲喜剧交叉叙事、表现主义手法、"回溯法"等丰富叙事技巧;在叙事结构上采用多维渐进结构,从而达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叙事效果。  相似文献   

5.
"陌生化"作为俄国形式主义所推崇的一种手段,是多种技巧的总合.它不仅表现在语言上,也表现在叙事技巧上.在小说叙事中,通过运用独特的叙事视角,即非常规的、异常的人物视角,可以达到"陌生化"的效果.本文将综合具体的文本分析对此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文坛出现了一大批与传统历史小说风格迥异的“新历史小说”,在叙事视角上,它们以人性、文化等边缘化的视角取代政治视角;在叙事内容上,以边缘性人物和题材为描写重心;在叙事原则上,竭力张扬艺术虚构;在叙事态度上,由严肃庄重走向游戏与调侃;在叙事结构上,以个人化叙事代替宏大叙事。  相似文献   

7.
享利·詹姆斯在其短篇力作《赝品》中改变了传统的全知全能视觉叙事的手法,而从"意识中心"夏洛蒂的角度叙事,在叙事语言方面,以第三人称叙述和直接引语为主,辅以其它话语形式.这种叙事方法被称为"詹姆斯方式",极大地推进了现代小说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叙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文从叙事的概念和叙事研究的定义和特点出发,分析了日常教学活动中可以进行的叙事研究的种类,即教育叙事.力图厘清叙事与教育叙事的关系,加深人们对"大叙事"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叙事"有言语成品和言语过程两种含义,相应地"叙事研究"就有"对叙事研究"和"通过叙事研究"两层意蕴。教育技术领域讨论的叙事研究大都是"通过叙事研究",在讨论中要明确这种研究方法的背景以避免对叙事研究的矮化和泛化,同时应加强对叙事进行研究的实践形式。  相似文献   

10.
盛可以的小说敢于直面社会现实,别出心裁地将底层叙事、女性叙事和身体叙事融合在一起。她的写作自觉疏远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益泛滥的"私人化写作"和"美女写作",既不向商业文化低头,也不向主流群体靠近,拥有不俗的品格,但在叙事技巧、形象塑造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1.
叙事不仅是人的一种行为,还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甚至人的生存本身就是一种叙事。叙事教学法从方法论跃升到本体论和价值论的高度是叙事本身品性使然。探究叙事教学法的教学哲学可丰富其理论基础,延伸其应用范围和开发新的实践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12.
当前幼儿教育一种愈]愈烈的趋势,就是内容和方法侧重于例证性或逻辑思维,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和学习,忽视了幼儿的感性生活世界和原发性的发展。本文介绍了布鲁纳提出的两种思维模式,指出幼儿的思维更多地具有叙事性思维的特征,叙事在幼儿社会性和认知发展上起着核心作用。叙事应是幼儿教育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组织叙述”就是反映“组织”的目的、志趣、价值观,维护“组织”利益的话语表达形式。在蒙古地区流传的成吉思汗传说,绝大多数都是从正面对成吉思汗歌功颂德的。根据成吉思汗的传说具有的鲜明思想倾向性、编撰者和传播者的特殊身份、独特的传播途径等,可以认为成吉思汗传说是典型的“组织叙述”。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现实主义与政治的关系出发,探讨政治实现其艺术目标的两种途径以及主旋律叙事获得美学意义的原因和主旋律叙事的特点,引发主旋律叙事与英雄叙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当代西方学术界兴起了新修辞学,不仅研究如何更好地表达已存在的思想,而且研究如何表达应该传达的思想,其内核就是追问人类为什么要使用隐喻;隐喻能否传达真理。隐喻研究的学术理念就逐渐从修辞隐喻学、认知隐喻学发展到叙事隐喻学。叙事就是对世界一种隐喻地阐释;任何一个叙事文本都是关于世界存在的隐喻文本。人“诗意地栖居”在叙事隐喻的寓所,传达对于世界存在的认识,隐喻地揭示世界存在之后的“真”。  相似文献   

16.
教育叙事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契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事是人类经验表达的基本方式。教育叙事研究是通过讲述故事揭示教育意义的一种研究方法。自然情境性、反思性、开放性、意义诠释性是教育叙事研究的特点。教育叙事研究能够激发教师自我发展需要,提高批判反思能力,增进教师合作,从而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契机。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的安徽乡土叙事在注重保持时间、空间同步性的同时,特色鲜明地抒写地域经验,在潜心探索创新之际,不忘继承并发扬“皖军”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和优势。在叙事实践上,主要表现为精神文化形态、叙事立场、叙事视域和叙事艺术等四个方面的突破、转型和变化,加之特定的地域文化经验,形成了一定的叙事特色,并为新世纪安徽乡土叙事构建稳定的叙事模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作为曹雪芹的主要叙事谋略,尚简用晦的“春秋笔法”在《红楼梦》中有着广泛而成功的运用,这使《红楼梦》在叙事艺术上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含蓄暗示与客观展示。具体而言,隐晦的“春秋笔法”使小说在情节设置、人物形象塑造、意旨表达等许多方面达到深文曲笔、义见丈外的艺术效果;讲究客观冷静的“春秋笔法”还使小说在客观叙事方面达到相当高度,作者分别采取与叙述者刻意疏离、运用限知视角、客观叙述口吻、对心理描写的规避等策略以达到叙述的“无我”境界。  相似文献   

19.
余华作为先锋派的重量级作家,在小说创作上有着过人之处。其思维方式、感觉方式、语言风格都独树一帜:叙事态度冷漠,叙事视角自由,叙事结构随意,叙事语言独特,作品人物符号化。  相似文献   

20.
《棋王》是阿城的处女作也是他的代表作。在众多研究《棋王》的评论中,《棋王》的叙述层次及其艺术功用鲜有人论及。根据赵毅街在《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中提出的叙述分层理论,认为《棋王》存在“一主三次”的叙述分层。分层的叙述学功用就是共同完成阐释《棋王》的文本价值——“文化寻根”的叙述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