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行政垄断大量出现,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对反行政垄断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了通过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和立法等多种渠道来遏制行政垄断,最终使其退出历史的舞台.  相似文献   

2.
我国竞技体育垄断的态势及其行业特点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带动下,我国竞技体育也由计划经济体制下向市场经济体制下进行了变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却始终伴随着竞技体育的垄断态势,通过论述我国竞技体育垄断的形式,针对其垄断的特点,揭示了竞技体育垄断的成因,为我国竞技体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行政垄断的存在,是我国目前影响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经济体系建立的主要障碍。本文通过对《反垄断法》中有关行政垄断法律规制的研究,提出了对我国行政垄断的规制在立法、执法、司法层面上的具体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4.
浅议我国行政垄断的法律救济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垄断作为一种违法的行政行为,严重损害了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对社会经济利益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我国的行政垄断法律救济制度在多方面存在不足,因此完善包括行政责任体系在内的行政垄断救济制度甚为必要,最终通过制度设计将司法审查列入抽象性行政垄断审查,进而清除行政垄断这个毒瘤。  相似文献   

5.
竞技运动项目发展过程中的垄断与均衡再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刚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2):1693-1694
"垄断"是竞技运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通过理论研究发现,"竞技垄断"具有时空的相对性,竞技集团对竞技资源乃至竞技优势的占有差异是产生垄断的根本原因,竞技系统借助系统内外的调控措施可以实现竞技项目发展的均衡再造.均衡与垄断的互相转化为竞技项目的发展提供动力,使竞技项目发展的整体格局呈现出"均衡-垄断(失衡)-调控-均衡(再造)"的渐进过程.  相似文献   

6.
行政垄断严重破坏了市场的统一,妨碍了公平与自由的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和发展,损坏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我国先后制定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等法律,来规制行政垄断.但在行政垄断法律责任制度、反垄断执法机构权力设置、行政垄断造成的损害赔偿制度等方面仍需完善.  相似文献   

7.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市场经济已经进入了混合经济的新阶段,表现混合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方式;多种形式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家庭、企业、政府相互补充的职能分工;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垄断并举的市场结构。分析并掌握这些基本特征,有助于加深对市场经济本质的认识,为政府调节经济、干预市场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我们正处在一个崇尚竞争的时代.这个时代是一个强手如林、充满竞争的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你追我赶的时代,是一个大潮涌动、不进则退的时代.时代转换、社会转型、经济转轨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计划经济的垄断教育转为市场经济的竞争教育.竞争教育是教育领域内展开的各种具体形式的教育竞争的总和.它是市场机制下内在矛盾运动的结果,是教育顺应改革与发展的潮流与时俱进的表现.是社会进步的发展诉求.……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事合伙愈受重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合伙制度单一,无法适应复杂的市场经济发展环境.对商事合伙的本质及其主体地位的认识仍停留在传统民法理论,在立法体例上将其作为自然人或法人的特殊表现形式,未将其明确为"第三主体".合伙制度的蓬勃发展的关键在于其财产与责任组合上具有极大的灵活性.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重视并完善商事合伙立法,肯认其反映的私法精神.  相似文献   

10.
建立我国职业体育反垄断法豁免制度直接关系到职业体育的未来发展问题,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分析国内外职业体育反垄断法豁免制度的研究成果、国外职业体育反垄断法豁免制度和实践,以及国内职业体育的垄断现状,认为我国应建立职业体育反垄断法豁免制度,并根据职业体育的竞争性平衡、生产的特殊性、竞赛产品质量的特性、消费者福利及俱乐部之间特殊的利益关系等理论进一步论证建立职业体育反垄断法豁免制度的必要性.《反垄断法》作为豁免制度法律基础,其法宗旨与建立职业体育反垄断法豁免制度的目标具有一定的契合度,其内容也为职业体育豁免制度的建立留下了空间,这使职业体育反垄断法豁免制度的建立具有可行性.我国职业体育反垄断法豁免制度的内容应包括准入限制、赛事转播权集中出售、劳工和集体谈判、运动员流动制度等特殊垄断行为,它还应具有随着职业体育的发展而不断调整的阶段性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