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英语在其发展过程中借用了大量的外来词,其中汉语词虽然在数量上为数不多,但却因其表意独特,构词灵活等特点丰富了英语词库,传播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其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从汉语词汇进入英语的历史谈起,通过查阅书籍资料分类列举了在英语中常用的汉语借词。可以预见,随着社会的发展,汉语词在英语中出现和运用的频率必将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梅玲 《科教文汇》2009,(18):254-255
英语在其发展过程中借用了大量的外来词,其中汉语词虽然在数量上为数不多,但却因其表意独特,构词灵活等特点丰富了英语词库,传播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其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从汉语词汇进入英语的历史谈起,通过查阅书籍资料分类列举了在英语中常用的汉语借词。可以预见,随着社会的发展,汉语词在英语中出现和运用的频率必将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在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过程中,受到本地思维和母语语法的影响,出现了一种"汉语式"英语形式,高中是学习英语的关键时期,语法知识的学习,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汉语式"英语。本文分析了高中常见的"汉语式"英语表现和避免方法,并探究避免"汉语式"英语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郑建业 《科教文汇》2012,(4):131-133
英语表达法与汉语表达法的互补互异之处反映了英汉思维差异,也体现出英语表达法的若干特色.特色英语表达法起到的辞令效果与汉语表达法起到的辞令效果对比鲜明,汉语表达法往往没有与这些英语表达法相对应的项目.体现委婉含蓄、理性客观、简洁优雅等特色的英语表达法可以作为参考借鉴,丰富汉语语境表述事物的观察角度及逻辑思路.  相似文献   

5.
连晓君 《科技风》2012,(13):237
中式英语指借用英语的词语却没有摆脱汉语表达的不规范英语,是指汉语式的逻辑形式、汉语式的语法结构、汉语式的词语搭配及汉语式的修辞比喻,即“ChineseEnglish”,也叫“Chinglish”或“Pidgin”,是大学英语写作中的致命问题.  相似文献   

6.
孟爽  李敏 《科教文汇》2008,(6):76-76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汉语儿童英语语音意识的发展的研究,这些结果显示,汉语儿童的英语语音意识同英语儿童的语音意识有着相同的发展趋势,并且汉语儿童的汉语的语音意识对其英语语音意识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7.
英语和汉语分属两种不同语系,在词的构成、词形变化、句法结构和词序等方面,英汉存在差异,但就修辞手法而论,英语常用修辞格都能在汉语中找到与其相同或相似修辞方式。汉语修辞格异叙与英语修辞格Syllepsis完全相同,在格式上相似。本文研究英语修辞格异叙与汉语修辞格异叙,并探讨其翻译。  相似文献   

8.
在英语的学习中,时态是不可忽视的学习重点,是学习者需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熟悉并掌握的。尽管汉语的时态不象英语中的时态那么复杂,但是它们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却很明显。本文通过对三组汉语以及英语例子的分析,简要地指出了汉语的语言习惯对英语时态学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恰当的使用汉语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英语,更快的掌握英语、使用英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更好的使用英语。对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英语教师不但掌握好英语,而且对汉语知识也要有一定的掌握。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恰当的使用汉语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英语,更快的掌握英语、使用英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更好的使用英语。对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英语教师不但掌握好英语,而且对汉语知识也要有一定的掌握。  相似文献   

11.
王莉 《科教文汇》2020,(1):57-58
教师将汉字文化引进古汉语教学,提取古汉语课程中的汉字知识,促使古汉语教学与汉字文化教学互相融合,相辅相成,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古汉语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古汉语中的汉字知识,深化学生对古汉语和汉字文化的理解程度,培养学生的语文文化素养。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分别从古汉语常用汉字、汉字字形结构及汉字人文蕴意这三个角度出发,深入探究如何寓汉字文化于古汉语教学这一课题。  相似文献   

12.
李叙佳 《科教文汇》2011,(32):172-173
随着国际化和全球化的推进,全球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语言的热潮。众所周知,中国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灵魂的一部分,因此研究中国也涉及汉语的习语。本文旨在分析汉语成语的翻译策略,以便让我们中国人和西方人用更好的方式学习汉语习语。  相似文献   

13.
李杨 《科教文汇》2014,(11):145-146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以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为核心,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培养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的语文情境活动。中职语文教学的特点有利于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开展中注意真正发挥综合实践课的优势,从而弥补传统语文课堂的不足,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使语文的人文内涵得以充分的彰显,真正实现语文课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4.
李嘉碧 《科教文汇》2014,(3):220-221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大结束后,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复兴之路》展览时说道:“何谓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因为这个梦想,它是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这样的一种夙愿,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的期盼。”“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全民族的共同梦想,要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本文主要阐述“中国梦”包含什么内容、“中国道路”的发展探寻经过以及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15.
汉语惯用语在中国人日常交流中有着重要作用,但其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当前汉语惯用语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给汉语学习者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本文拟通过分析汉语惯用语的特征,并结合当前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惯用语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汉语惯用语教学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复兴之梦,是一种向往和憧憬,是中华民族奋斗的动力源泉。当代中国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代表,也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接班人和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应当对当代中国大学生寄予厚望。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当代中国大学生关于中国梦的教育,用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来激励他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在汉语言文化热的推动下,我国的对外汉语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随着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的进一步推广,我国的影响不断的深入,汉语言文化的对外传播越来越成为中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当前我国语言文化对外传播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在科技迅速发展的全球信息化的今天将该学科与网络数字语言教室、校园网络环境和数字化教学资源相结合的可行性,从而达到推进我国对外语言文化传播事业。  相似文献   

18.
华侨华人是中华民族在海外的延伸,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在华就读的华侨华人大学生更是肩负着在世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任。武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大华文教育中应有着特殊的地位与作用。运用文献资料对目前在华高校就读的华侨华人大学生进行武术教育现状的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从政策、师资、教材等方面的对策来提升大华文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的复兴,是一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问题。中医药是我国达成小康社会目标不可缺少的保障,是提升我国“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是我国独特战略产业的重要生长点。中医药是全国人民的中医药,是全人类的中医药。复兴中医药,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0.
李国荣  张建华 《科教文汇》2021,(10):105-107
中医思维有别于西医思维,中医强调通过身体力行进行感悟的直觉思维,关注的是整体。中医药人才尤其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培育中医思维,有利于提高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