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3 毫秒
1.
语文新大纲明确规定了学生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教育部特别推荐了初中生必读的10部名著。近年来,大语文教学要求将名著推向中考的前台,名著类试题越来越为中考命题者所青睐。宁波市去年考了《水浒》,要求写出这部小说中的英雄及其故事的名称。今年考了《三国演义》。题目如下: 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1分) 请你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本题为加分题,每写对一  相似文献   

2.
仔细翻阅近两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题,大家一定会发觉,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语言课程标准》中关于课外名著阅读的要求将不断得到落实,对学生阅读文学名著情况的考查,将成为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3.
李雪梅 《初中生》2007,(7):32-34
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和思想的精华,阅读名著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性情,砥砺我们的意志,丰富我们的情感和想象,还是一种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标中关于课外名著阅读的要求也不断得到落实。下面就是2006年部分省市中考语文试题中出现的关于课外名著阅读的新题型:  相似文献   

4.
先看有关《西游记》的几道试题:试题一:古典名著《西游记》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结合社会生活说说你喜欢他的原因。试题二:从下面古典名著中写出一个你熟悉的故事。例《红楼梦》:葫芦僧断案《水浒传》:_______________《西游记》:_______________《三国演义》:_______________试题三:写出下面故事涉及的人物的名字。(1)《水浒》中“智取生辰纲”的组织领导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2)《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树”的是:从以上试题可以看出,考查名著阅读的题更注重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这样做似乎既能把名著作为考查点,检验课外…  相似文献   

5.
李雪梅 《初中生》2007,(23):32-34
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和思想的精华,阅读名著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性情,砥砺我们的意志,丰富我们的情感和想象,还是一种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标中关于课外名著阅读的要求也不断得到落实.下面就是2006年部分省市中考语文试题中出现的关于课外名著阅读的新题型:  相似文献   

6.
【中考原题】名著阅读语文课开展“走近名著”活动,请接着甲同学的发言,也讲述一个你熟悉的名著中的故事。(要求:说出书名、人名和有关情节,在叙述中至少运用一个成语或名言、警句、格言。) 同学甲:《水浒传》中,嫉恶如仇的鲁提辖听了金氏父女的哭诉,毅然出手,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解救了金氏父女。他真不愧是一位见义勇为的荚雄。你的讲述:(选自江苏常州市2004年中考语文试题)  相似文献   

7.
2003年中考,对名著阅读的考查,一改以往侧重以填空题进行考查的形式,出现了许多新颖别致的题型,而且涉及的面有了明显的拓展,考查的范围不再仅仅局限于我国古典四大名著,更多地考查了学生对外国文学名著的阅读情况。这也给我们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要从初一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广泛深入地阅读中外文学名著。【备考练习】1.名著点评。(1)《水浒传》中,同样是杀了人,为什么鲁智深杀了镇关西,一走了之,而武松杀了西门庆、潘金莲后却要投案自首?请结合两人的思想性格、经历等方面,谈谈你的理解。(100字左右)(2)请结合《鲁滨逊…  相似文献   

8.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与鉴赏》明确提出:"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而实际情况却是大部分学生对课外名著阅读的兴趣不高,这显示了高中生缺乏阅读名著的动力。本文对高中生的名著阅读策略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9.
【指点迷津】“经典名著”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它不仅能拓宽我们的阅读视野,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性情,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新课程要求学生读一些文学名著,汲取文学名著的精华,从而提高语言、文学素养。为响应《课程标准》的要求,高考也增加了名著考点,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和了解。名著名篇阅读,是指能领会名著内容并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要求学生了解名著名篇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  相似文献   

10.
1.名著阅读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阅读名著,加强思考,便是一种提高自己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阅读名著,交流体会,也是一种快乐的分享。请从下面所提供的名著中选出一部,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国演义》《西游记》《爱的教育》《家》《水浒》《草房子》《尘埃落定》所选的名著:请从你所选出的名著中,选出一个你喜欢的人物,概括这个人物的一个故事(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并结合人物的性格特点对这一人物形象作简要点评。(1)人物姓名及故事:(2)对人物的点…  相似文献   

11.
纵观许多文学名著阅读考查题,我们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那就是许多学生没有读过原著,但在答题时也讲得头头是道。这说明考查是不正常的,是对文学名著的“伪”考查。下面笔者围绕2005年中考名著阅读题的考查形式与内容作一个归纳与分析,以期达到“真”考名著的目的。一、考查的内容1.考查名著中的主题或内容。如:(2005年河北省)请你根据《教学大纲》推荐的课外阅读名著,在下面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读《》(名著名称),我了解到(内容)。2.考查名著中的情节或人物。如:(2005年陕西课改区)请从下面作品中任选一部,写出其中一个主要人物,并简…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了解一般的名著阅读路径。2.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圈点批注法进行阅读,感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魅力。【教学重难点】了解一般的名著阅读路径,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圈点批注法进行阅读。【课前准备】每人一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采蜜本。【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之以趣(一)课前游戏,体验黑暗请同学们做一做,闭眼听写一句话:只要朝着阳光,就不会看到阴影。用一句话说说写字的感受。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7—9)年级阅读中指出:学生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在关于课外读书的建议中,还推荐了8部长篇文学名著。为了落实《课程标准》中对课外阅读的要求,今年许多省市  相似文献   

14.
【学习目标】能借助典型情节来了解堂吉诃德这一人物形象,激发阅读《堂吉诃德》的兴趣,明确阅读经典名著的方法。【学习重点】鉴赏堂吉诃德人物形象。【学习难点】归纳总结阅读经典名著的方法。【学法指导】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手段,自读与导读相结合,揣摩文本语言,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知识链接】1.关于作者塞万提斯(1547~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伟大的作家。塞万提斯出身贫寒,只念了中学就踏入社会。他热衷于建功立业以创造  相似文献   

15.
王茜 《教师》2013,(10):115-116
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的阅读鉴赏板块中明确指出:"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这对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新课程改革的同时,江苏省的高考方案也随之改革。2008年,江苏省语文高考试卷出现文科加试,40分的加试题中,关于名著阅读的考查试题占据15分,  相似文献   

16.
【中考原题】1.语文课开展“走近名著”活动,请你接着甲同学的发言,也讲述一个你熟悉的名著中的故事。(要求:说出书名、人名和有关情节。)同学甲:《水浒传》中,嫉恶如仇的鲁提辖听了金氏父女的哭诉,毅然出手,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解救了金氏父女。他真不愧是一位见义勇为的英雄。  相似文献   

17.
《西游记》【名著概述】作者吴承恩,明朝著名小说家。《西游记》主要描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人物情节】【阅读感受】这部小说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它所塑造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使人过目不忘;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像和大胆奇特的夸张。【中考链接】1.(2005年江苏省泰州市“)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鲁迅语《)西游记》刻画的众多神魔精魅都具有人的情感。请参照示例,另举一例,具体说明这一特点。示例:铁扇公主因…  相似文献   

18.
纵观近十年来语文课程改革的历程 ,我们不难看出 ,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目标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其教学要求越来越明确。如1993年版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关于课外阅读仅有“每学年课外读三五本书”一句。 1999年修订版大纲中明确要求“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 80万字 (其中文学名著 2- 3部 )”且附有“课外阅读推荐书目”。而在 2 0 0 1年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 (7- 9年级 )“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 ,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2 6 0万字 ,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在“附录”中提出了“关于课…  相似文献   

19.
王晴 《学语文》2021,(1):32-33
【教学目标】1.了解《西游记》以及精读和跳读的方法。2.精读“三调芭蕉扇”,把握主要情节及人物形象。3.激发学生阅读名著《西游记》的兴趣,培养阅读整本书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掌握精读与跳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精读《西游记》中主要情节。【教学方法】点拨式、启发式。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课外文学名著阅读试题存在着分值偏低、内容浅易、题型单调、考查篇目确定得不尽合理等诸多问题,多数名著阅读试题还不能很好地引领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导致许多学生的名著阅读成了虚假的阅读。当务之急是要改进名著阅读的考查策略:合理确定名著考查的篇目和范围.准确制定名著考查的目标和要求.加大名著考查内容的深度难度,创新名著试题的形式。提高名著试题的分值,借此引领学生真正走进名著深入阅读.达成名著阅读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