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Web2.0时代的显著特征即为每个人都能传播自己的声音,这也预示着一个群体传播时代的到来。在这样一个新的传播环境下,新闻自由有了新的表现与特征,在看似更加开放的环境中依然存在受限的境况。怎样保障新闻自由健康有序发展成为当下新闻传播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2.
刊林漫步     
世界上没有无限制的新闻自由有的人以为,既然讲新闻自由,就不应该有什么限制,讲限制就无所谓自由。持这种看法的人,中国有,外国也有。一次笔者出国访问,一位外国记者问,“中国有没有新闻自由?”笔者回答说:“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有新闻自由。”又问:“有新闻自由,为什么还要用四项原则加以限制?”笔者用这位记者自己国家的情况回答说:“贵国是世界公认的有新闻自由的国家,但也有几条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国王至高无上的地位,佛教作为国教的地位,皇室的尊严和权利,国家的利益。不能因  相似文献   

3.
澳大利亚新闻自由:阳光与阴影□张威西方世界的新闻自由正在面临挑战,而澳大利亚新闻业则是首当其冲。对西方媒介来说,政治审查并不是主要威胁,新闻自由的主要标准在于人们接近信息、传播信息和接受信息的自由是否受到阻碍。然而由于新闻媒介日益集中在少数新闻寡头手...  相似文献   

4.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是美国言论和新闻自由的基石,研究新闻传播的学者在追踪新闻自由的时候,没有人会不研究美国的宪法第一修正案。然而,一个奇怪的现象是,每一位学者在引用修正案的时候.几乎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说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有多少个学者,就有多少种译法。虽然各种说法的意思大都一样,但语言表述却令人眼花缭乱。  相似文献   

5.
黄琪 《今传媒》2010,(5):55-58
新闻自由作为民主制度的一个标志,使得每个国家都为之奋斗。上世纪90年代之后,互联网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不仅给新闻传播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渠道,也使新闻自由处于一种全新的背景之中。网络时代的新闻自由不但被提升到新的高度,也遭遇自由的泛化。  相似文献   

6.
我们每天都要接收许许多多的信息,在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用“狂轰滥炸”来形容信息传播一点也不为过。在大众传播领域,这种情形尤为突出: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众多媒介每时每刻都在播发大量的信息。泛滥的信息甚至麻木了受众的感官,真正被受众接受的信息非常有限。以传播信息为己任的新闻记,如何让自己传播的信息在受众的大脑皮层留下印记,对此课题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有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7.
新闻隐私侵权的法律救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晖 《新闻前哨》2003,(6):15-15
(一)新闻隐私侵权的抗辩 新闻为了反映社会生活,就涉及内容的广泛性而言,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与活动有关的各类人物。新闻的目的在于向社会提供重要信息,以实现社会公众的知情权。但同时,公民也有保护自己的私生活不受侵犯的要求,因此,新闻自由与隐私权都是人的权利和自由,新闻自由如果冲破了法律的限制,就会导致侵权。但在特定的条件下,新闻隐私披露却可以阻却违法,此即新闻隐私侵权的抗辩事由,包括:  相似文献   

8.
西方的新闻自由主要以美国为代表。美国向来标榜自己的民主和自由,尤其是新闻自由,并宣称其新闻自由是彻底的、绝对的,是超阶级的新闻自由。但真实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美国对待别国的新闻自由又是采取什么态度呢?让我们通过美国与半岛台之间的恩恩怨怨来认清其“新闻自由”的真实面目。  相似文献   

9.
第一节服务与导向无论古今中外,也无论新闻自由的呼唤着抑或社会责任的倡导者,都不能也无法回避这样一个事实:新闻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在传播着思想;信息是物质的,同时也是精神的。作为一种物质存在,信息是有形的、有限的,作为一种精神存在,信息所蕴涵的思想却是无形的、无限的。“物质的”信息直接作用于人的外部感官,“精神的”信息却潜移默化地对人的意识及观念产生影响,以至于跨越时空,成为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与动力。立足于这样的理论基点之上,可以说,信息服务与舆论导向,是新闻之于社会最基本、最本质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如果把新闻活动看作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即通过新闻传播与收受行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知活动,这时的新闻自由就是一种认识论意义上的自由,揭示的是新闻传收者与一定新闻事实对象的认知关系。因而,只有获得对新闻事实的正确认识,传收者才能获得认识论意义上的新闻自由。从认识论意义上讨论新闻自由问题是有价值的,不仅扩展了新闻自由论题的视野,也使人们可以透过真实新闻的景象更好地分析、理解政治意义上新闻自由的面目。  相似文献   

11.
编辑断想     
编辑断想●小波如果不自以为是圣人,就必须承认,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要培养自己的辨识能力,或者训练自己的叙述能力,就得像小孩蹒跚学步一样接受启蒙、接受前辈的指导。每个人都是赤条条来到这个世界,在匆匆的生活历程中由无知者变为有知者,由蒙昧人变成“过来...  相似文献   

12.
周烈琼 《新闻世界》2012,(2):124-126
技术在进步,各种新媒体新技术层出不穷,新闻工作者有更多渠道和更多的便利去完成新闻传播。世界在发展,人们的意识也在提高,新闻传播过程中对有意或无意对隐私权的侵犯越来越引人关注,新闻自由和隐私保护的冲突问题越发突出。文章以《世界新闻报》窃听事件为例对新时代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自由和隐私权的冲突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姜红 《新闻记者》2004,(5):47-49
从法理上来说,立法的宗旨就是保护一项权利,同时防止对这项权利的滥用。世界各国的新闻立法要解决的也是这样两个方面的问题,即一方面保护新闻自由,另一方面防止滥用新闻自由。在世界各国,公民的言论自由都是属于被宪法保护的“第一权利”,与言论自由紧密相关的新闻自由也自然被视为宪法权利。虽然保护新闻自由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新闻法制的重要基点,但这并不代表新闻自由是一种绝对的、不受制约的权利。新闻自由这一权利是从公民的言论自由、表达自由中延伸出来的,在具体实施此项权利时,也难免会和其他的公民权利或社会基本…  相似文献   

14.
李琪 《报刊之友》2011,(9):135-136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并不意味着必须高举“新闻自由”的旗帜,打到“媒介垄断”此类不公平媒介现象;也并不意味着需要一味强调更加高效地传播客观信息,形成新闻自由的国度,从而抵制政府和企业的“宣传”。网众传播的加入,对受众的媒介素质是一个考量,对从事大众传播的新闻媒介的自身发展也是一个考验。本文挖掘了以上的两对媒介矛盾,用制衡与发展的观点,讨论新媒体时代媒介发展之趋势。  相似文献   

15.
正传媒行业已进入全媒体时代,各媒介高度融合,形成相互重合、互相利用的传媒环境。微博作为新兴的传播介质,成为传媒人争奇斗艳的媒体平台。一、微博的传播特性(一)信息传播速度快,扩张范围广时效性是新闻报道的核心要素,也是新闻价值的最基本特征之一。我们正处于网络无处不在的时代,平板电脑、手机终端等随时发布各种资讯并及时更新。徜徉在微博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信号源,也都是信息的接收者。信息辗转相传、以滚雪球的方式迅速裂变传播。微博正在成为不曾掌握公共话语权的平  相似文献   

16.
论西方新闻自由观的阶级性与虚伪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些人由于对西方社会及其新闻事业知之不深,认为西方是新闻自由的乐园,记者是“无冕之王”,可以为所欲为,想发表什么就发表什么;新闻媒体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不受任何约束,想传播什么就传播什么。实际情况远不是这样,这是对现代西方社会及其新闻事业的极大误解。 新闻自由的口号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提出来的,当时,资产阶级作为一种政治力量,出现并活跃在政治舞台上,其同封建贵族之间的斗争日趋尖锐,为了争夺权利的需要,资产阶级呼唤着新闻自由。新闻自由口号的提出经历了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伴随着新闻传播活动本身内容、形式的不断变化,同时也与经济上资本主义的发展及政治上资产阶级的权利渴求紧密联系,也就是说,资产阶级提出新闻  相似文献   

17.
通向理解传播的林中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借助西方传播研究资料,从传播一词的历史性入手,逐步展现出传播演变的概念框架。作者认为,作为在世的人,我们早已被植入传播之中。我们必须以传播的方式、以语言的方式拥有我们自己,必须通过传播的道路,进入我们身边的世界  相似文献   

18.
在网络时代,随着网络技术及移动智能手机等新社交媒体的发展,网络新闻倍显方便、快捷、信息海量等优势的同时,也呈现出“滚动化、裂变式”传播等特点,但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诸如虚假新闻、语言与选题的媚俗化等一系列失范现象.因此,在网络信息融合与驳斥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从而构建自由而负责任的网络信息平台,使信息高速、准确、真实的传播则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电视新闻作为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声画结合地传播信息是它的主要功能。从新闻学角度看,新闻信息是指对新闻的接受者来说事先不知道或不确切知道的信息,它包括新闻事实及以事实为基点引发出的某种新观点、新见解。观众通过所获取的大量信息,调整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以适应社会生存,甚而达到控制世界的目的。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电视新闻传播信息的职能,必须畅通传播信息的渠道,以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电视新闻传播是一项特殊的社会传播活动,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能够迅速捕捉事物变动的信息,了解新近发生的事实,及时迅速地面向社会做出真实、…  相似文献   

20.
罗万红 《大观周刊》2011,(50):223-223
互联网的出现使人们进入了网络时代,从而使新闻传播诞生了它的第四种媒介--网络媒介,网络媒介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条件下的新闻自由的形式和格局。它为公众获取信息、传播信息、发表意见提供了一个充分自由的巨大平台,但是也为虚假信息、有害信息的传播打开了方便之门。怎样最大程度地发挥新技术给予信息传播的便利,同时也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是我国加强网络新闻管理面临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