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资讯     
《八小时以外》2011,(8):8-12
诚信探究"达芬奇"密码动辄一张床十几万,一套沙发三十几万……曾经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高端家具品牌"达芬奇"转眼之间成为千夫所指的造假者。产地造假、材料造假、流程造假……曾经令众多高端财富人群趋之若鹜,彰显着身份和品位的昂贵家具经媒体曝光存在着太多令人咋舌的欺骗,一连串的爆炸性消息让人们意识到:原来"达芬奇"的一切都是浮云!  相似文献   

2.
《初中生》2012,(25)
达芬奇的眼泪指用闪避的方式来应对尖锐的质疑。某家具品牌身陷“造假门”,总经理“王顾左右而言他”,声泪俱下地哭诉自己的创业史,面对媒体对其家具质量的质疑,  相似文献   

3.
《初中生》2012,(28)
达芬奇的眼泪指用闪避的方式来应对尖锐的质疑.某家具品牌身陷"造假门",总经理"王顾左右而言他",声泪俱下地哭诉自己的创业史,面对媒体对其家具质量的质疑,却没有任何回应.于是,网友把这种以飙泪来和稀泥的做法戏称为"达芬奇的眼泪".  相似文献   

4.
都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登陆中国大陆市场.都是定位在曾经“稀少”的中高端人群,起初“曲高和寡”.也都是在中国市场.星巴克与哈根达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歌猛进”。他们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们是“面对”着消费者.而不是“背对”着消费者。  相似文献   

5.
随着达芬奇家具"造假门"的出现,消费者的眼光又聚焦到家具行业,黑龙江省森工集团家具企业在中国家具市场中一直扮演着配角的角色,尤其是其自身的营销策略的落后使其无法抢占市场份额,达到更高的销售业绩。此文利用SWOT分析法对黑龙江省森工集团家具企业在家具市场的营销机会进行分析,从而为其更好的发展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世界教育信息》2012,(8):78-78
欧盟委员会日前公布了“达芬奇计划”2007年到2011年进展情况。 据统计.2007年到2011年.欧盟各国约37.5万人参与了该项目。德国、英国和西班牙是最受欢迎的目的地国.大约吸引了占总数45%的培训人员。“达芬奇计划”对制造业的影响最大。同时.该计划也一直致力于欧洲职业教育和培训水平的提升.如通过资助1700多个项目推动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融合与创新。  相似文献   

7.
这个“○”画在纸上,你大概会在脑海中搜寻:是达芬奇的画蛋手迹,或者是华罗庚、陈景润的演算结果,再或者是巴金、沈从文们的巨著之末……这些完美的圆不只是简单的“妙手偶得”,是伴随着“画者”执著地追求顽强  相似文献   

8.
“早起,买根洗衣粉油条,来杯三聚氰胺牛奶;中午,弄份人造鸡蛋炒硫酸铜韭菜;晚上,开瓶甲醇勾兑酒,吃着注胶牛肉和硫黄蒸馒头……这一天下来。发现自己居然还神奇地活着,不知几时会变成超人!”这个戏谑食品造假的段子长盛不衰,虽有些夸张,却折射出生活中很多食物都存在“被造假”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学术失范、学术造假、学术腐败、学术不端、学风不正……这一系列术语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大众视界似乎都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这样说,有以下两方面理由。一方面,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西方学术界就已经纷纷涌起对学术不端行为曝光的事件,只不过这些事件多集中在“伪造数据”方面,如有名的贝尔实验室。这还只是停留在引用或盗用他人作品而未注明出处层面,换句话说,这种造假还是显性层次的,也是高端的学术不正。  相似文献   

10.
徐爽 《新读写》2014,(11):32-33
搬家时,我站在车旁看着家具、行李一件件被“请”上车;那些散在角落里的儿时玩具也一样样被放进了大大的箱子里。突然,我在废弃的物品堆里看到一本书——我的第一本书。我连忙捡起来,翻开它,不知不觉跌入了时光之河…… “妞妞,快来.奶奶讲故事喽……”耳边传来了奶奶温柔的声音。小时候,爸爸妈妈都在外地。我是听着奶奶的故事长大的。  相似文献   

11.
<正>校园:“跳皮筋”面临“失传”“小皮球,香蕉梨,马莲开花二十一……”一听起这些歌谣,许多成年人都会想起童年时“跳皮筋”的快乐。这曾经铭刻着许多成年人儿时记忆的歌谣连同那些在胡同里、空地上玩得满头大汗的身影如今已渐渐远去……笔者近期在校园中的小小调查发现:目前有八成的城镇学生已经不会“跳皮筋”了,一部分低年级的学生甚至连皮筋都不认识。曾经伴随着几代人走过快乐童年的“跳皮筋”游戏已经面临“失传”。  相似文献   

12.
卢衍梅 《课外阅读》2011,(11):166-166
“啊,老师!”“老师,好想你呀!”……正往办公室走的我被几个学生包围了,我一看,原来是我曾经教过的几个学生。这些学生围在我的身边,叽叽喳喳的:“老师,怎么这么长时间都没看见你呀?”“老师,你现在教的这些学生怎么样?”……话匣子一打开可就收不住了,有几个女同学还亲呢得拢着我的脖子,挎着我的胳膊。.  相似文献   

13.
曾经,我用微薄的工资资助过几位穷孩子上了大学,如今也还有两位在读大学生需要我的资助;曾经,几位“后进生”的学海之舟桅折帆破,我满怀深情地为他们修桅补帆,他们都或早或晚地成了材;曾经,我为“偏科生”成功地治过瘸;也曾经,我为“特长生”寻师拜友……曾经,我以为,对学生,“(?)着就美丽着”。后来,乃至现在,我才真正地懂得,师爱,竟是一把双刃的利剑……一位女生,作文写得特别好,很自然地,她成了语文老师的宠儿。是的,她的立  相似文献   

14.
当曾经风光无两、雄霸天下的胶片业巨头柯达无奈地宣布破产,当各式各样功能炫酷、造型高端的单反成为摄影师手中的新宠。当众多的智能手机巨子为旗舰机型装上像素高得令人咋舌的摄像头……我们不得不承认,曾经记录着我们悲欢离合的胶片时代。终究还是在一片唏嘘中,缓缓落幕。  相似文献   

15.
2005年,向来以“来自丹麦”、“北欧风情”俘获了众多高收入消费者的曲美家具与影视明星葛优进行了合作。然而,就在葛优标志性的“光头”形象被挂在曲美的“北欧生活体验馆”外不足三个月的时候,曲美公司却做出撤换所有葛优照片,改回“北欧风情”统一宣传方案的决定。此次大众明星与高端家具产品的合作在“蜜月期”就出现了问题,表现在代言人、广告创意与产品定位、品牌核心价值之间出现了角色形象的对接错位上。曲美家具的品牌传播策略自身存在着失误,前后矛盾的因素干扰了消费者对品牌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在今天,女人的薪酬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她的生活方式.但其生活质量却未必完全被左右。曾经令人艳羡的“万元户”已成了低收入阶层的代名词,她却可能生活得简单而快乐:年薪10万的人兴致勃勃向“中产阶级”迈进,她生活得优雅却有压力:而年薪50万的女人有了“俯视”名牌的感觉.她生活中最需要的可能已不是金钱了……  相似文献   

17.
李强 《江西教育》2010,(1):86-86
刚一起床.我就接到了曾经的学生晓芸的电话:“漆老师.我是晓芸.我来向您报喜.我考上武汉科技大学了!”听着晓芸溢满幸福与自豪的声音,我也欣慰地笑了.放下电话,往事就像放电影似的浮现出来……  相似文献   

18.
“水……水……水……”我拖着无比沉重的身躯,在一片灰黑色的世界中辛苦地、艰难地、缓缓地向前移动着。 我,是一只鸟儿。我,是一只曾经很幸福、很快乐、无忧无虑的鸟儿。  相似文献   

19.
张卫华 《江苏教育》2007,(13):89-89
工作这么多年.可以说经历过了各式各样的检查.什么评估的、考察的,调研的、专项的……刚开始时,可能感觉与广大教师一样,不是忙得晕头转向,就是累得怨声载道,甚至还有人把迎检工作比喻成是“造假大战”,或者是“面子工程”,充其量只是搞搞形式而已,对学校的发展并没有实质性的推动.只会“劳民伤财”。  相似文献   

20.
李晔 《考试周刊》2009,(49):70-70
课改之后的数学课堂,仿佛每每上演着由“多维翔实的目标设定、天衣无缝的教学设计。眼花缭乱的媒体课件、热闹非凡的小组讨论……”组成的华彩交响.这也曾经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孜孜以求的完美数学课堂。然而细细品味,我们就会发现,这样的数学课看似热闹精彩,其实早已“变味”、变质”,与真正有效的、原生态的数学课堂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