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旭 《大观周刊》2012,(23):59-60,58
在法律实务中,大多数人将“免除处罚”与“免于刑事处罚”这两种实现刑事责任的方式加以混淆,或者将二者视为完全等同的概念。其实虽然这两种方式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并不完全相同,主要体现在它们的适用条件、适用后果和法律根据这三个方面,因此只有认识到“免除处罚”与“免予刑事处罚”这二者的异同点并将二者加以区分,才有助于在司法实践中的准确适用二者。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闻周刊》2005,(15):12-12
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首犯赖昌星的“难民”申请,4月14日被加拿大联邦上诉法庭驳回。赖昌星从2001年起就开始申请难民资格,此次已是他第四次被拒。  相似文献   

3.
著名摄影家焦波向媒体反映,称他为父母拍摄的专题照片《俺爹俺娘》遭侵权——某媒体将“俺爹”的照片放在软广告中,另一家媒体则把照片当做《林海枭匪座山雕》等文章的插图。虽然半个月前他的律师已向两家媒体发出律师函,但至今杳无音讯。忍无可忍焦波欲将这两家媒体告上法庭。  相似文献   

4.
朱哲 《大观周刊》2012,(38):57-57
WTO诸协定,特别是《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中没有关于“法庭之友”的规定,但许多非政府组织不断提出以“法庭之友”的身份参与争端解决程序,提交“法庭之友”意见书,介入争端解决机制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目前对于专家组和上诉机构能否或考虑非政府组织以“法庭之友”身份提交的书面陈述在实践方面和理论方面均有一定的分歧。为了提高争端解决机构的裁定能力,建立一个更加具有预测性和透明度的体制,争端解决机构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允许“法庭之友”提交意见。  相似文献   

5.
最近,“博客第一案”的开庭重新引起人们对博客在网络上言论自由的质疑。一个名校的大学生在考试之前心里烦躁,在博客上发发牢骚。这原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是在短短300多字的文字里,他指名道姓地骂自己的老师为“烂人”、“猥琐人”、“流氓”、最后再带上了一句国骂。结果被老师看到了。老师生气了,便把他发表文字的博客网告上了法庭。  相似文献   

6.
11月29日,菲律宾的首都马尼拉,大约30名因卷入2003年的政变阴谋正在法庭受审的菲律宾前军人突然逃出法庭,占据附近一家名为“半岛”的豪华酒店,要求总统阿罗约下台——很快,电视屏幕上就出现军人打破酒店玻璃门的情形,宛如一部电视剧在上演。  相似文献   

7.
原吉林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务副省长田学仁的"潜伏期"长达16年。在这16年时间里,田学仁收受的贿赂金额,随着他的职务升迁不断攀升田学仁静静地坐在被告席上,一身运动装,手拿厚厚的一沓材料,满头的白发格外显眼。10月10日,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庭审现场,田学仁表现得平静温和。他认下了检方的所有指控,只表示希望法庭看在自己年事已高、主动坦白且全部退赃的情况下,对他从轻处罚。田学仁,1947年生。从他第一次受贿到最终案发,  相似文献   

8.
不知从何时起,报社的总编辑、电台电视台的台长们,不时被法庭传去,因为“新闻官司”而坐到被告席上。有的输了官司还得赔上银子;有的经过调解协商解决;有的虽然没输,但为此付出了许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甚至是媒体的声誉……“新闻官司”因何多了呢?经过仔细的分析与观察后不难看出,“新闻官司”的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印记。  相似文献   

9.
目前许多单位对本单位取得的荣誉偏爱有加,专门建立荣誉室。相反“警示档案”却不见踪影。所谓“警示档案”,即是工作中曾出现的失误、过错、违法违规行为受处理处罚之记录。这些单位对执法部门的处理处罚决定书或东塞西藏或乱扔焚烧。细究原因,一是怕露丑。二是怕带来负面作用。三是不以为然。文章认为工作中有失误,不足为奇,关键是怎样正确对待。为此建议各单位妥善保管“警示档案”,充分发挥出“警示档案”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桂常 《云南档案》2004,(5):13-13,16
开展多种行之有效的档案执法活动,是档案部门依法履行职权,维护法律尊严,保障档案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应当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但在开展档案执法、尤其是进行执法处罚时,常常会出现回避行政执法程序性、严肃性,采用“软着陆”的态度和办法。  相似文献   

11.
“灵璧一石天下秀”,蜗居黄淮平原腹地的灵璧县,以闻名于世的磬石之秀傲视天下。2006年的5月,灵璧县原组织部长杨哲信卖官鬻爵大白于法庭,尤其是该县大部分乡镇官员的群体“受灾”,让人们对官场恶趣一览无遗。[编按]  相似文献   

12.
我参与新闻工作,如把“预备役”(担任党报通讯员、县委通讯干事)计算在内,“军龄”是从建国初开始的。如今,老兵反刍往事时,心潮汹涌,起坐回旋。新闻是时代的记录。一篇报道不管当初如何脍炙人口,引起轰动;也得上“实践的法庭”听候“终审判决”。若被确认缺乏真实性,就理所当然被否定。当然,此一时彼一时,记者可以用那时身受种种制约作辩护,但只能说明错误形成的原因,无法改变错误这一客观事实,无论怎样祈求“法庭”宽恕,给予  相似文献   

13.
阿成  韦娟 《新闻天地》2007,(3):26-29
《福建中学英语》总编辑庄志兴55万元买套房,开发商不仅违约推迟7个月交付,而且将已出售的近百套商品房私下偷偷抵押给银行,导致业主的安居梦成为“空中楼阁”。一怒之下,他两次将宏滨房地产公司告上法庭,并拿出180万元遏制“诚信危机”与司法腐败。  相似文献   

14.
侯宜中最近的身份比较多。有人叫他环保“深喉”,也有人叫他叛徒,在环保界他是多事的“大老虎”,但惟独很少有人关心他当初的那个身份,仪征环保局书记。  相似文献   

15.
越来越多的名人官司新闻上版面,这使我想起了“官司新闻”这个名词.请看:电影演员达式常为告别人“诽谤罪”的官司,杨在葆为自己肖像权的官司,歌唱演员沈小岑为离婚案的官司,滑稽演员杨华生的住宅调换的官司,徐良、游本昌、陈佩斯为“名誉权”的官司,以及最近劳模杨怀远与作家张士敏的一场官司,都十分引人注目。是也乎?非也乎?看法庭最后裁决。这就是近几年来在大讲学习法制、维护法制、运用法制的热潮中,在报纸上新出现的一种新闻品种,暂名之为“官司新闻”。上法庭、打官司每天都会发生很多宗,但不是每宗都能构成新闻。这里说  相似文献   

16.
近日,中国足协展开打击足坛假新闻行动。据报道,中国足协新闻办公室7月28日宣布,“足协”于26日对涉嫌在国奥队参加奥运会预选赛期间,报道舒畅和李蕾蕾欲退出国奥队假新闻的《无锡日报》、河南《大河报》等5家报社和记者,作出“停止报社和记者采访中国足协主办的所有比赛的资格”的决定。“足协”这一决定在社会上和新闻界引起了强烈反响。那么,“足协”是否有权处罚新闻媒体和记者,“足协”的处罚决定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  相似文献   

17.
来自己的辖区“捉老鼠”;在“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大行其道的今天,他却主动“挤水分”,声称“宁当实事求是的倒数第一,不当弄虚作假的名列前茅”……他就是山西省长治市市委书记吕日周。其率先垂范的气魄、务实亲民的形象理所当然地得到了当地群众的衷心拥护,同时也成了全国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新闻人物。但依然有人认为,吕日周是在“作秀”,在“谋求政治资本”。(据2002年10月9日、16日《中国青年报》和2002年10月17日《南方周末》)吕日周到底是在“做事”,还是在“作秀”?这引起了笔者的思考。在笔者看来,“…  相似文献   

18.
陈水扁宣布终止“国统会”和“国统纲领”,意在挽回颓势。但在推动“法理台独”的道路上,他将重负压力,举步维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自称为汕头市潮南区一名普通的年轻教师的网友“admire5000”在天涯网上发帖“控诉”教师薪金待遇问题,潮南区教育局局长颜文涛表示,现在很多教师的素质也比较低,随意在网上发牢骚,如果查出是哪个老师在网上造谣生事,我们会以《教师法》处罚他。(6月24日《新快报》)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不少人持有“文责自负”的观点,甚至有些杂志在目录页上标示:“本刊作者文责自负,对于侵犯他人权益造成诉讼者,本刊概不负连带责任。”“文责能“自负”吗?近年来,新闻单位频频因新闻侵权被告上法庭。有时稿件是通讯员提供的,盖有其单位公章证明属实,稿件失实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