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对高等体育院校设立特殊教育专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高等体育院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意义,并对体育院校特殊教育专业的定位与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教师是专业性职业之一,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到教育的质量。我国已经出台了针对小学、中学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标准》,但还没有专门针对高等院校教师的专业标准。论文在分析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养重要性基础上,借鉴《专业标准》构建理念,提出了高等院校从事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专业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特殊教育专业伦理及师德、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和特殊教育专业能力三个方面的素养,并对其内容构成和关系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3.
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程度是影响特殊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大力发展特殊教育事业必须注重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问题.信息技术的发展丰富了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内涵,也对其专业发展策略提出了新的要求.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以甘肃省为例,对信息环境下西部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信息环境下有效促进西部欠发达地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教育理念的变革,我国高等特殊教育专业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高校日渐增多,至今已达百余所。为全面了解我国高等特殊教育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现状,进一步促进我国特殊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发展,本研究抽取48所样本院校,对我国当前承办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高等院校专业建设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高等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年龄分布不尽合理,学历水平相对较低,专业化程度不高;专业建设方面存在着经费投入不均衡、新建校师资与招生规模严重失衡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直接关系到特殊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和特殊教育的质量,是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不仅包括教师所应有的共同素质,还包括特殊教育职业所特别需要的专业道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方面。目前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在于特殊教育教师的数量严重缺乏、专业水平不高、培训制度不完善,促进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对策在于加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培养、完善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制度、尽快建立和实行特殊教育专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特殊教育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教育部特制定了《特殊教育专业教师标准(试行)》。特殊教育教师指在特殊教育学校、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及其他机构中专门对残疾学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要经过严格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本标准是国家对合格的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是特殊教育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引导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的大趋势。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因其教育对象的复杂性,需要有更多的专业知识及专业训练技能,因此其专业发展的要求更加强烈。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是密切影响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本文采用文献法,对北京师范大学等12所高校具有代表性的特殊教育专业培养方案进行文本分析。通过对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及课程设置的研究,分析其特点,提供经验及启示,以期助推我国特殊教师教育改革及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采用问卷法对特殊教育师范生的工作价值观及其对特殊教育的态度进行了调查,并针对其中的某些倾向及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求了解学生动向,把握学生思想,为特殊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及特教师资的培养与培训提供积极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美国特殊儿童委员会(CEC)是美国最大的特殊教育专业组织,其制定的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对美国乃至国际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均发挥着重要的引导和借鉴作用。2010年和2012年,CEC分别颁布了新修订的“特殊教育教师伦理准则”和“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标准”。本文即在对其进行介绍和阐述的基础上,将其与2009版本进行内容、结构上的对比和分析,从而明确国际特殊教育教师从业要求的内涵及其变化趋势,以期为我国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及整体质量的提高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历经百年发展历程的白俄罗斯特殊教育已形成融苏联模式与西方先进教育理念为一体的独特发展轨迹,具有管理体系科学、社会参与程度高、覆盖面广、师资培养理念独特等特点,对我国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发展提供以下启示:社会舆论宣传及全社会的积极参与是特殊教育发展的前提;专业思想稳固的高素质专业师资培养是特殊教育发展的保障;矫正发展教学与康复中心是特殊教育的有效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1.
12.
师范教育中的特殊教育与特殊教育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教育不等于教育学。师范院校的教育专业不等于教育学专业。对于特殊教育来说 ,特殊教育学专业同样也不能代替聋校语文、聋校数学、聋校外语、聋校体育等面向具体学科的专业。学科特点与教育学相通的特殊教育学只是应该设置的面向特殊教育的专业中的一个部分。师范院校设置的有关特殊教育的专业中 ,除了应该包括特殊教育学专业之外 ,还应该包括其他面向基层特殊学校特定课程的各种专业。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的中国大特殊教育新理念,要求尊重学生个性,尊重学生差异。特教教师作为这一理念的实行者,其自身的发展尤为重要。文章站在人本特教的视野下,分析了特教师资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该文分析了美国“双流向多层次教育安置模式”的特点,并在对这一模式进行批判性分析的基础之上阐述了全纳教育的基本观点以及西方特殊教育发展模式的主要变迁。然后,作者对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格局进行了思考,认为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格局应调整为“以一定数量的特殊教育学校为资源中心,大量的随班就读结合资源教室或巡回辅导教师制为主体”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特殊教育学校对学生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意义,分析了利用网络化教育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增强其学习效果。指出这种教育对学生易引发注意力,快速激发学习动机,对教师可提供个别化教学的功能和资源。同时也指出特殊教育信息化还有很长路要走。  相似文献   

16.
现代特殊教育之素质教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是我国教育的基本要求.然而在特教界,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与实施仍莫衷一是,尤其是广大基层特教工作者更加迷茫和困惑.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 ,慈善性和对弱者的同情与怜悯是许多人办特殊教育的出发点。目前仍有许多不正确的特殊教育价值取向观 ,影响着特殊教育的发展。在西部地区也有一些制约特殊教育发展的错误观念 ,如办学指导思想以“救济型、福利型”为主、特殊教育的布局不合理、特殊教育投资不足、特殊教育机构之间缺少协作等。为了适应西部地区进行特殊教育资源重组的要求 ,提出以下思路 :( 1 )扩大特殊教育对象 ;( 2 )促进特殊学校的职能转变 ;( 3 )提高特殊学校的办学效益 ;( 4 )进行资源配置的重组  相似文献   

18.
残疾学生由于生理缺陷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在不同程度上出现心理障碍,通过美学教育,把美学与人生结合起来,以达到自身心灵美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特殊需要"已成为当代特殊教育的核心概念,关注并建立基于"特殊需要"的特殊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它既为批判和审视以往传统教育实践中对残疾、障碍现象的歧视倾向和根源提供新视角,同时也为实现"满足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目标、反思特殊教育理论研究、加快特殊教育学科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20.
Fixing Special Educ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current system of educating disabled students provides financial incentives to schools to overidentify students as disabled and underserve those that are identified. The incentive to overidentify is caused by providing schools with additional funds as more students are placed in special education categories that are ambiguous to diagnose and require relatively low additional expenditures to address. The incentive to underserve is caused by high information and transaction costs imposed on parents using the legal process to obtain desired services. An efficient alternative to the current system is to offer disabled students vouchers worth the cost of their education in public schools with which they can attend a private school if they wish. This article considers empirical analyse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incentives and overidentification as well as the potential benefits of vouchers for special education. It concludes that vouchers for special education are a promising idea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for disabled students while constraining growth in special education enroll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