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急需综合型人才,富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尤为有竞争力,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教育教学中急需要探讨和实践的重要命题和迫切任务。美育是大学生健全人格、思维创新、审美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不可代替的重要环节。新时代对于美育的培养应该不断地紧跟时代的步伐,重释美育的时代内涵,转变培养观念,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普遍提高人才素质,促进优秀创新人才的凸显。  相似文献   

2.
高等工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途径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在实践平台上实现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协调发展和高度统一。对创新人才而言,知识是创新的基础,素质是创新的条件,能力是创新的保障。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点燃创新激情的文化,需要训练创新思维的舞台,需要滋生创新思想的土壤,需要培养创新兴趣的氛围。笔者论述了创新人才的内涵及特征,并从知识结构、素质培养、能力训练、实践教学和创新文化方面阐述了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目标,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索的活动中创新.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课堂教学策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要发展,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因此,政治课教学要适应形势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激发兴趣创设情境,进行学法指导,把培养创新能力与培养一般能力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发散思维和想象力、辩证思维能力及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人类即将步入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题 ,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创新素质是 2 1世纪人才最重要的素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新时期高校德育的新内容和新使命。一、德育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作用一个人的创新素质能力 ,主要是指他的心理、思想品质和实践能力 ,具有开拓性、独创性、新颖性等特点。创新能力不仅体现于智力活动 ,更是精神活动、意志品质等综合素质的体现。有充分证据表明 ,人才的成长并不都是由智力因素决定的 ,非智力因素越来越起着重要的作用。德育能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在这个知识经济的社会里,需要各种各样具有较高创新素质的人才。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是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生物教学中的美育教育,对学生创新素质的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劳动技术教育过程中,将创新教育引入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成为一个合格的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心理素质、知识技能、社会素质,是创新教育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永恒的主题,教学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当今时代呼唤着教育的创新,全民素质的提高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开发离不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创新,勇于实践,从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以科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而竞争的焦点就集中在科技和教育上。我们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适应形势的发展,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以下笔者就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标准修订后,教师如何进行创新教育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劳动技术教育过程中,交主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成为一个合格的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心理素质、知识技能、社会素质,是创新教育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