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先进的教学理念在实际的教学中应怎样体现?这是目前教学改革中的一个实际问题。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来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使学生成为主动探究,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因此,要改革完善课堂教学,改变教师始终“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阅读、去讲解,去讨论、去动手,去练习、去小结。这对优化课堂教学,推动素质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方法。开放式教学,就是通过多项目思维、多角度、多层次的活动,使学生实现、发现、认识自我价值,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机会。  相似文献   

2.
增强主体探索意识 培养数学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那么,在各科教学中如何完成这一任务 ?就中学数学教学而言,我们认为,必须增强学生的主体探索意识,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去发现、去创造、去自我发展。具体做法是:  一、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首先,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努力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原有的知识水平及接受能力,努力使自己的教学适应学生的特点和需要。  其次,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放手让学生去思考…  相似文献   

3.
戴振飞 《湖南教育》2004,(23):10-10
语文课的“学生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有形式、有内容的学习语言、习得技巧、发展智能、训练思维的操作演练。开展学生活动,就是把过去许多由教师做的事交给学生去说、去读、去唱、去品、去写、去辩、去演……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动口、动手、动脑、动情。它有以下的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4.
翟青 《现代语文》2007,(3):74-7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探索和学习的原动力和内驱力,兴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只有学生对某种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主动地去理解、去思考、去用心感受,才会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去做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5.
小学美术实行开放式教学是让学生把课堂变成快乐的场所,让学生去探究、去实践、去获得,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程逐步推进的今天,教师的角色开始发生了根本的转化,教师是教学中的组织、合作、参与,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中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思考、去动手、去获得。因此,学生作为创造活动的主体,要求教师必须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学生是导演与演员的关系,教师创设教学情景,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语言,教师画龙点睛,学生举一反三,在实践中不断获取语言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特别是创造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巧用破损球     
一、指导思想 通过各种运动技能活动来发展学生的综合健康能力,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本教案是将学校的破损球作为教学用具,在课堂教学中再生运用,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通过游戏性的活动,凸现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想象,去创新,去合作,去锻炼,去体验成功的乐趣。  相似文献   

8.
教学分析 [设计理念]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小学英语课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同时重视学科内容的有效融合。本着这一理念,我在设计本课时从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入手,注重“以人为本”,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借助信息技术设计各种实践性强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动眼、动脑、动口、动手,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获取知识,真正做到让学生去感受、去探索、去体验、去发现、去表达。  相似文献   

9.
启发式教学,它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重在引导,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尽量发挥学生的潜能,给他们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创造、去发现知识、去探索规律,使其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它能促使学生去攻读、去研究、去设想、去探索、去创新。兴趣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对人的智力和其他实践活动有着积极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搞好素质教育关键在课堂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最基本的理念是教会学生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即学会如何学习,因此,教师只能引导学生求知、探索,而不能包办、代替学生学习,更不能以一种模式、一种标准去限制和衡量学生的发展。由于学生的学习类型不同,所以课堂教学就应该是开放的、民主式的目标教学,即在目标教学的基础上,在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去看、去感觉、去触摸,甚至动手去做。这是一种较为新型的历史课教学模式。 一、模式的理论依据 (一)学生发现…  相似文献   

12.
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需要教育的创新。而教育创新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创新。课堂教学如何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去设计未来,去选择、去竞争、去锻炼、去体验、去创造,去做他们想做而应该做的事情。而教师,就是一个沉稳的指导者,灵活的组织者,积极的判断者和进步的推动者。  相似文献   

13.
所谓“主动学习”(Activelearning)又译为积极学习,是加拿大目前盛行的一种学习方法.其实质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目标,让学生通过“积极的学习”达到自己去听、去看、去做、去理解、掌握如何获取知识的方法。主动学习是可以“把学习变成学生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到学习中的快乐,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展示学生的个性,引发学生生命的冲动,激活学生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是教师施教、学生求学的主阵地,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渠道。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去主动获取知识,鼓励学生去探索创新呢?  相似文献   

15.
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主动学习原则指出:学习任何东西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在大力推行创新教育的今天,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学习材料,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获取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四多”。一、多观察只要学生能观察的事物,尽量让学生去观察。观察是思维的窗户,是人们认识事物本质的开端。教师应尽量多设计一些具体事例,指导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分析、去发现,从而获取知识。例如,教“圆锥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时,教师让学生用空心圆锥体装满沙倒入空心圆柱体中,看几次能装满,结果大多数学生三次正好装满,于…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先生说过这么一段话:“语文老师不是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选人课本的文言文,是一眼汩汩流淌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古井,历经千年而不衰。学生要通过文章去透视文化、洞悉作者,就必须完全地深入文章,用心去领会、去体验、去感受,“入乎其中,出乎其外”。教师要高屋建瓴,引领学生在对文章的“涵咏”中“顿悟”。  相似文献   

17.
陈凤花 《广西教育》2005,(11A):26-26
开放数学课堂的目的是激励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数学知识规律,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实施“开放型”数学教学要不断改革束缚学生情感、认知与能力发展的条条框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创新。  相似文献   

18.
发问是动脑的结果,是学生求知欲、好奇心的流露。这种求索性的心理倾向,有利地推动着学生不断地带着疑问去学习,去思考,去探究。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设计好问题,还要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发问,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发表不同见解和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9.
创造性复述类型谈胡文焱(金溪县实验小学)创造性复述,是让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内容或形式进行加工、整理、改造的高层支复述,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有效方式。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联想、去想象、去思考,激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复述。其...  相似文献   

20.
陈国胜 《广西教育》2013,(2):61-61,66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以为好的教学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尝试着放手让学生去互相修改作文、去点评作文、去展示作文,以赏识的目光支持学生开展各种写作活动,包容学生作文一些缺点,让学生通过活动逐渐克服掉这些缺点。当然老师的“教”一直没有停止过,只不过是重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是为了不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