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舆论监督是党报的一种极为重要的社会功能,如何全面准确地发挥党报的舆论监督作用,是党报新闻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发挥好党报的舆论监督作用,关键在于充分认识并努力解决其原则、关系和方法问题,即把握好党报舆论监督的原则,处理好党报舆论监督的关系,运用好党报舆论监督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新闻评论是党报的旗帜.一张报纸若没有好的新闻评论,就等于没有灵魂.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国际国内社会生活天翻地覆的变化,传媒市场也发生了巨变,在这种背景下,新闻评论所承载起的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功能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体现出丰富的时代特征.在新形势下,党报新闻评论面临挑战和机遇,如何创新发展党报新闻评论,找准立足点,是党报提高新闻评论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党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党报的党性和人民性是统一的。要实现新闻连民心,党报记者应做到百姓呼声催着写,百姓“牢骚”促着写,百姓点子帮助写,百姓动手参加写。  相似文献   

4.
时政新闻是媒体重要的新闻资源,特别是党报和电视等媒体,天天都要采集和发布。然而,多年来形成的一些模式,严重地影响了时政新闻的有用性,更多的时政新闻变成了“流水账”、“记事簿”,离读者和受众渐行渐远。因此,时政新闻的创新是一个急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新闻编辑思想有着丰富的理论,讲政治是其灵魂和精髓,党报党刊必须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实事求是是其思想和内涵,要坚持唯物主义新闻观;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决反对“一切向钱看”。  相似文献   

6.
浅谈电视社会新闻的采编和深层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社会新闻基本特点篇伴随新闻改革不断深人尤其是新闻媒体走向市场进程的加快,长期受到“冷落”的社会新闻“身价陡涨”。大批民生新闻、社会新闻栏目的崛起,不仅让社会新闻在电视媒体中坐上了新闻报道的“正席”,成了“主角”,连一些传统新闻栏目,如各地新闻联播等也调整了内容结构,腾出时间,让社会新闻登上大雅之堂。社会新闻通常被称为“软新闻”,是相对于时政、科技、经济新闻相对而言的。社会新闻侧重报道社会生活、社会问题及社会道德,所反映的主要内容贴近受众生活、与受众的贴身利益密切联系,与人的情趣喜好仅仅相连,如婚姻、家…  相似文献   

7.
旗帜鲜明地抵制与克服传媒低俗化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新闻传媒的低俗化倾向表现为时政新闻的娱乐化、社会新闻的庸俗化、娱乐新闻的媚俗化。传媒业庸俗化是西方资产阶级新闻思想侵蚀和不良竞争的恶果。只有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新闻职业道德,认真贯彻“三贴近”原则,才能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抵制与克服传媒低俗化倾向。  相似文献   

8.
新闻要严格遵守国家的各种法律、法规,不得作出任何与之相左和背离的报道,更不能与新闻代法去进行“新闻审判”.1995年发生的“夹江打假案”所引起的社会“轰动效应”,是新闻侵权、越权,以舆论干扰司法审判的一个典型事例,值得理性反思、研究和探讨,并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9.
新闻必须具有指导性,这是党报性质决定的,是党报应由之义,强调新闻的指导性不是要新闻作品板着面孔发号施令,而是通过新闻的思想性、时效性、知识性、趣味性及其作为信息源的功能和作为“社会良心”的公正形象寓指导性于潜移默化之中,达到指导生活、干预生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闻从“抢消息”逐渐转向“找角度”,因此,在新闻的写作中,甚至是在新闻策划、新闻选材、新闻立意时,角度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好的角度会增加新闻的价值,会起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同时容易使新闻具有“独家性”,因此,在新闻写作中如何寻找角度。如何确定角度就越来越成为广大新闻工作者以及新闻研究者日益关注的问题。笔者从新闻的价值、新闻的受众需求乃至新闻的独家性几个方面强调新闻角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人民日报》、《北京晚报》、《京华时报》网络版在2004-2008年度之间“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和“重阳节”当天报道的内容分析,讨论不同类型的报纸报道涉老新闻的特点与问题,肯定了传媒在此议题报道上的探索与成绩。指出由于缺乏年龄分层的敏感以及社会性别视角,涉老新闻的数量、版面编排、专版议题等方面均显薄弱,报道对象分性别选择不够均衡。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传媒促进老龄化议题、涉老新闻有效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媒介领域中,报纸等新闻媒体由于自身内容的限制以及它所具有的真实性和严肃性特征,已成为当今社会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成为某种权威的象征.对《人民日报》、《新民晚报》和《纽约时报》三家主流报纸的体育新闻中的女性形象采用量化、内容分析和质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两国主导报纸中有关女性体育人物报道的现状,可以了解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下新闻报道的共性与差异,考察其对性别议题的报道广度和深度,发现报道优势与盲点,并从跨文化的角度分析与女性有关的体育新闻报道与传统性别文化、社会发展、相关机制和政策以及大众传媒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真实再现”手法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运用在学术界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在“真实再现”与新闻真实之间如何找到最佳结合点和平衡点方面上,结合电视发展的需求,探讨建立在真实、适当的基础上的“真实再现”对新闻真实的适度解读,既能进行本质上等同于回顾式的口头解说,又可增强报道的可视性,充分发挥电视视听结合的传播优势。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闻竞争的加剧,新闻策划作为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已在新闻界颇为流行。许多媒体不仅强调策划的重要性、必要性,还把新闻策划作为新闻竞争的关键环节来抓。民生新闻在报道过程中如何策划,让其更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策划过程中应把握的重点是什么?就是这篇文章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报喜不报忧"是一种很坏的作风和态度。它掩盖了事实真相,危害党的事业,成为新闻媒体的一个顽症。在不断深化新闻改革的今天,认真解决报喜不报忧的问题,恢复新闻真实性原则已显得十分重要。因为,有喜有忧是社会的客观事实;报喜报忧,是新闻宣传"三贴近"的客观反映,所以,在新闻宣传中注意掌握报道分寸、营造和谐舆论环境,报喜也报忧才能提高我们新闻宣传的公信力,为社会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地市级党报作为特定区域的主流媒体,与民生新闻拥有天然的"契合点",在民生新闻的制作中,地市级党报从素材选择、采写力度、服务性的把握上,立意要有高度,选题要有广度,采编要有深度,舆论监督中严把尺度,以这"四度"来提升地市级党报民生新闻的品质。  相似文献   

17.
突发事件报道应把握的三个层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事件报道是媒体展现新闻报道能力与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机会.新闻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要及时、连续、深度、客观,体现人文关怀,以更好地履行媒体应尽的社会责任与作用.  相似文献   

18.
2009年11月由台湾《苹果日报》推出的"动新闻"因为其传播"腥膻色"在台湾引起了轩然大波,招致公众和业界人士对"动新闻"的新闻伦理及新闻真实的多重拷问。文章针对"动新闻"的"新闻真实"问题作了粗浅分析,认为"动新闻"这种新闻形式的出现具有必然性。"动新闻"同时具有"新闻"和"剧作"的特点,作者尝试提出"动新闻"向"新闻剧"转变的假设,从而为"动新闻"具有"想象"和"感情"等特征提供理论层面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一些弱势群体的在利益表达受阻的情况下,选择用极端方式或暴力手段来进行维权。而许多媒体在报道类似的暴力维权事件过程中,由于报道方式不当,不仅对事件的后续处理造成了干扰,还对整个社会环境的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研究者以"冀中星事件"为例,通过对媒体报道该事件的新闻框架分析发现,媒体的新闻报道框架表现出明显的煽情化倾向,媒体的报道方式与态度明显地影响了受众对事件的认知。当前媒体对弱势群体的新闻报道框架对社会的弱势群体的维权行为造成了一定的误导,而且也增加了社会的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20.
新闻点评融合了文摘和小言论两个传统报道方式的优点,同时又兼具新闻性,群众性以及信息密集等特点,已逐步走向繁荣,并愈来愈多地为纸质传媒所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