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职业道德的自律与修养,重在慎独。有所谓“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见《礼记·中庸》)。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宋明理学家一般均以慎独作为重要修养方法之一。我们新闻工作者的特点是常常独立执行任务,各自为战,慎独则更为重要。职业道德自律,不仅要着眼于“微”。从小事做起,还要着眼于“隐”,做到在机关与在外一个样,在明处与在暗处一个样,在有人时与无人时一个样,方可奏效,才可成功。那些失败、  相似文献   

2.
回顾二十多年的记者生涯,我体会最深的是,作为一名党报记者,应坚持“慎独”修养,随时随地自觉地严于律己。所谓“慎独”,就是指一个人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虽有做某种坏事一时不会被人知晓的条件,但仍然坚持道德操守,自觉地按照职业道德准则行事。“慎独”既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也是道德修养要达到的一种境界。保持高尚的道德品格,达到“慎独”的境界。这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尤其是党报记者应该做到,也是必须要做到的。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指出:“一个共产党员,在任何时候任何问题上,都应该想到…  相似文献   

3.
我国名记者黄远生在谈记者应具备的素质时,很强调“耳能听”,并指出:“闻一知十,闻此知彼,由显达隐,由旁得通,是谓能听。”这告诉我们,掌握倾听艺术,真正做到“能听”,对于记者采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晓方 《新闻前哨》2010,(6):86-86
新闻的基本原则和媒体的议程设置都强调:该说的要说,不该说的不说。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说起来也容易,可有时候做起来却比较难。 第一个“难”是:该说的时候没有说.这叫做“失声”。  相似文献   

5.
点子与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拜读范敬宜同志的大作:《在点子的海洋里捕捉》,突然触发了内心的思索,就有关新闻和点子的问题唠叨几句“废话”,不怕献丑,姑且叫它点子艺术。 B 《大辞典,里“点子”的释意再明白不过了:一是指古乐器的一种,二是指主意、意思和方法。时代发展了,点子的意思也变得更单一明确了。新闻界行话所说的点子,无外乎指的是一个编辑或一个记者对一侧消息、一篇通讯、一组报道主题和题材、内容和形式上的总体设想、构思、把握。我们常说这人会出点子,意思也莫过于这人对稿件选取、剪裁、提炼的角度和手法比别人高一筹。说得再清楚一点,就是会想问题会出题目会“玩”花样。点子,看起来容易,想起来难;说起来容易,出起来难。一个好点子的出台如同一个婴儿的诞生,不  相似文献   

6.
一个朋友曾经跟我说,他很久以来经常在报纸上看到“昨日黄花”和“明日黄花”这两个词。从字面上看,似乎“昨日黄花”更切合其所欲表达“形容已过时的人或事”的意思,但“明日黄花”似乎见得更多。因知我是做校对工作的,便问我到底“孰是孰非”。  相似文献   

7.
魏怡孜  梁婕  何升林 《新闻知识》2023,(6):71-74+95-96
“知乎治校”现象的出现与平台本身、高校和学生三个主体密不可分,本文依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知乎平台的特征对受众心理的满足机理,探究“知乎治校”现象的生成机理。知乎作为问答平台满足信息分享的需求,匿名保护模式满足情感释放的功能,依靠外部舆论压力满足网络监督的需求,参与校园日常管理满足社交人际的需求。本研究认为,应对“知乎治校”现象,高校应积极有效解决,重建内部信任;重视技术开发,完善监测体系;加强风险研判,制定处理预案;动员广泛力量,建立多元机制。  相似文献   

8.
据《羊城晚报》报道,3月10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广东团的分组审议中,全国人大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结束发言后,转头向旁听采访的媒体记者说: “有些记者不够朋友啊!”这天恰是广东团对中外媒体的“开放日”,在轻松、友好的气氛中,汪洋和善地笑着对记者说: “微博上,有些媒体的标题为了抢眼球,曲解了我的意思,很容易造成误读,你们这么做不怎么够朋友啊!”  相似文献   

9.
一个朋友曾经跟我说,他很久以来经常在报纸上看到“昨日黄花”和“明日黄花”这两个词。从字面上看,似乎“昨日黄花”更切合其所欲表达“形容已过时的人或事”的意思,但“明日黄花”似乎见得更多。因知我是做校对工作的,便问我到底“孰是孰非”。  相似文献   

10.
《新闻传播》2006,(9):42-42
《云南报友》2006年第2期发表谢光平的文章《词汇也需休息》。文章说,美国著名女记者安娜·路易斯·史特朗讲到新闻要在“新”字上做文章时,强调新闻稿件文字必须生动,就像一个人一样,不能老穿一件衣服,还风趣地说,有的词汇用得多了,就需要让它“休息”一下。文章说,自觉做到让用得着的词汇“休息”一下,看似容易做起来难。首先就得提高对用新  相似文献   

11.
许虎 《军事记者》2008,(3):66-66
都说会议报道难写,难在哪里,难在突破不了“套路化”、“格式化”和“生硬化”,缺少新闻性和鲜活性。会议报道写起来费劲,读起来没劲。因而对于会议报道,许多记者和通讯员大都采取慎之又慎的态度。但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必要的会议报道还必须搞。只有知难而进,才能迎难而解。只要做个有心人,就能从会议中抓出很好的“问题新闻”。  相似文献   

12.
都说会议报道难写,难在哪里,难在突破不了“套路化”、“格式化”和“生硬化”,缺少新闻性和鲜活性。会议报道写起来费劲,读起来没劲。因而对于会议报道,许多记者和通讯员大都采取慎之又慎的态度。但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必要的会议报道还必须搞。只有知难而进,才能迎难而解。只要做个有心人,就能从会议中抓出很好的“问题新闻”。  相似文献   

13.
吴锋 《新闻传播》2004,(10):42-43
在新闻界,“首例新闻”很容易被评为月度或年度好稿,在全国各类获奖稿新闻作品评奖活动中,首例新闻占了很大比例。从某种意义上说,发现和报道首例新闻是记者们竭力追求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4.
杨宏斌 《新闻前哨》2005,(10):34-35
现在各媒体的采编人员都在努力贯彻落实“三贴近”,改进新闻报道。作为采访记者如何做到“三贴近”?笔者以为,记者要把“三贴近”落到实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克服当前日趋严重的记者的“编辑化”倾向。什么是记者的“编辑化”倾向呢?笔者以为,记者的“编辑化”,就是记者不运用采访的手段、却用编辑的手段来完成记者应该完成的工作。通俗地说就是:记者没干记者应该干的活儿,却干了编辑该干的活儿。  相似文献   

15.
于平淡中见神奇——《谈朱自清的散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自清是五四以来我国优秀的散文作家之一。他的文章严谨不苟,虽然着意锤炼文字,但风格平易自然,既不流于险涩,也很少华丽的铺排与藻饰。韩愈说“唯陈言之务去,(?)乎其难哉”,去陈言固然不容易,要做到新鲜  相似文献   

16.
人们生活在他人目光织成的一张密不透风的网中,只有网络是一方休憩的“净土”。但能像君子一样“慎独”的,毕竟是少数,被看见和不被看见,大部分人并不能做到完全的切换自如。  相似文献   

17.
段新勇 《青年记者》2009,(14):41-41
“三农”报道不容易写,更不容易写好。对一个记者来说,报道“三农”,必须经历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所谓“厚积”,可谓包罗万象,农林牧副渔、政经文教卫,都是软知识硬本钱,而在此之上的对“三农”的领悟、对“三农”的感情更是一个重要的积累。  相似文献   

18.
记者的现场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下,网络新闻、大报小报满天飞,不少新闻转载来转载去,到最后甚至于面目全非,不仅扰乱了人们的视听,还搅乱了新闻环境。于是就有人讽刺说,时下记者写新闻真可谓是:“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与之相反的是“人民记者”穆青在半个多世纪的新闻生涯中,却有这样的一种习惯:每次下去采访,面对别人准备好的汇报和材料,他总是说:“我是记者,我愿意自己去看看。”革命先驱李大钊说过:“现在的新闻就是将来的历史。”忠实地记录历史,真实地再现生活,谱写时代的主旋律,这是记者的天职。作为记者,我认为新闻“三贴近”不仅要做到“零距离”报道,关键…  相似文献   

19.
许多记者都有过这样的抱怨,党报的经济报道难写。要么枯燥无味,“领导不喜欢、读者不爱看”;要么容易写成“一厂一店”,成了工作稿、宣传稿,结果是“谁写谁看,写谁谁看”;要么“内行看不上,外行看不懂”。如何走出这样的困境,让记者从怕写经济报道到爱写经济报道,让经济报道做到“领导喜欢、读者爱看,内行看得上,外行看得懂”?  相似文献   

20.
徐树国 《新闻实践》2011,(12):56-56
新闻的本质在于现场,但到达现场的记者如何说、怎样问,直接决定了新闻的鲜活与深刻程度。 “说”,要说得准确、自然、灵活,说之前精心打好腹稿。多用事实说话,少主观臆断 现场报道有极强的时效性和不可重复性。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要边观察、边构思选材、边拍摄、边进行口头报道和访问,做到观察与思维同步运行,选择和组织恰当的语言材料。这既是一次成功现场报道的开始,也决定了记者“说”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