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振华 《学语文》2006,(5):25-26
一、语文高考试题地方特色出现的背景 1、“教育部统一高考,分省命题”的政策,使语文高考试题地方特色的出现成为必然。 至2006年,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进行了语文自主命题,分省命题要以“发挥地方资源优势,体现地方特色”为主旨,而各省命题人不可避免地又要在高考试卷中打上自己的印记。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的小学语文教学,书面测试仍然是评价学生语文水平的主要形式。小学语文考试命题,首先要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水平,其次要突破旧有的命题方式,还要促进学生主动地、快乐地学习,全面提高语文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本人认为,小学语文毕业考试命题要注意“五化”。  相似文献   

3.
由于当前各地学校对“考试命题”的研究较少,加之缺少对教师进行必要的考试命题培训和指导,因而,客观审视基层的语文试卷,我们不难发现小学语文考试命题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要求:“在纸笔测验中注重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重点“应放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背景中去评价,从知识的整体联系上去考核”。纸笔测试的前提是命题,而命题思路就是谋划上述重点的过程,过去认为命题思路是教师行为,不宜对学生公开,从现代教育理念分析,让学生感知命题思路,是探究性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2005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按照“以教育测量学的理论为指导,参考新课程标准修订能力要求,融入新课改的理念,并体现学科特点”的修订原则,大胆地作出了“四个取消”“两个修改”的变动,给各单独命题的省市以更多的自主权。不同的命题群体对学科认识的差异,使命题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全新局面,也为高考命题在理论上、技术上总结更多更好的经验提供了契机。总体来看,今年的16套试卷有四大看点。  相似文献   

6.
张从福 《生物学教学》2005,30(12):46-49
江苏省从2003年开始实行了“3+1+1”高考模式,生物学科首次以单科150分记入总分。命题延续和发展了“注重基础知识,突出考核能力,体现生物学基本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命题指导思想,强调以知识为载体,以能力考核为核心,以多种题型为工具;积极倡导“研究性学习”,体现“素质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7.
高考作从以前的命题半命题作、材料作到现在的话题作,改革力度较大,其中的变化也较大.但基本上在稳中求变.变中求新。其中“变”又主要体现在作的“二化”.即高考作的某些方面不断淡化.而在另一些方面却又不断地强化。  相似文献   

8.
我们的命题定为:《语文“学导式”课题的实践与研究》。 一、“学”:指学生自主地“先学”“先学”,对一课书来说,在开始教学之前,按照一定的要求,布置学生“先学一步”。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所确立的原则、倡导的方法正广泛地应用在语文教学之中,影响和改变着中考命题。同时,也让语文学习更生动,更轻松,更有效。在这一轮教学改革中,课程改革实验区(以下简称“课改区”)占有先机,引领潮流。因此,展望新一年的中考作文命题,应该而且能够从课改区的中考作文命题中体现出的某些动向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胡家曙 《新作文》2004,(10):8-10
主观地看,社会就是以自己为圆心的一个圆,认识世界首先要认识自己,而且理性地对待自己是提高人生质量的关键,湖北的“买镜”考查的就是相对于客观的主观意识,而湖南卷的“家庭教育”考查的又是相对于主观的客观情况。以“我”为视点。视野里又是以“我”为主体或重点,这是往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常见选材特点,从这个意义上看,湖北、湖南卷的作文命题以及辽宁的  相似文献   

11.
文章研究高等数学课程考试改革,分析不同的教学方式、命题形式、考试方法、成绩构成细则在高等数学教学评价和学生能力培养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推进教学理念、方法和考核模式的转变,促进教学目标与考核目标的双向互动,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文章探索性地提出在教学过程“最后一公里”的考核环节赋予考核机制“思政”特性。  相似文献   

12.
语文科考试采用“标准化命题”,在我国风行了几年后,已引起很多争议,许多有识之士对这种舶来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忧心忡忡。本文仅就语文科考试采用“标准化命题”对语文教学所带来的一系列弊端作出探讨,并指出:要想实现“素质教育”,就要改革标准化考试这种命题方式。  相似文献   

13.
倪铭辰 《求学》2004,(4):8-13
高考的年轮已经转过了20多圈。纵观20多年来的高考试题。我们发现命题越来越扑朔迷离。感觉命题者越来越“诡计多端”。毋庸置疑。这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正常现象。万物都在发展嘛!然而高考试题的发展呈现出其特有的规律——螺旋式前进。正如一根弹簧。既有圆周上的反复。又有纵向的伸展。所谓“反复”,高考有命题大纲,有固定的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万变不离其宗,一些命题内容是不可回避的,只不过几乎每年都要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考查罢了;所谓“伸展”。即随着高考的不断成熟,命题者的“伎俩”也越来越狡猾。形式上的创新、内容上的丰富是必然的。但其中也不乏“花瓶”式的试题。我们结合着历年来的高考试题。窥探一下命题专家的惯用“伎俩”——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考核应考者高等教育学历的国家考试,命题是确保考试质量的核心工作。为做好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组织行为学”课程全国统一命题工作,特制定本命题大纲。一、命题的指导思想 1.宗旨体现专业和课程特点,既考核应考者系统掌握“组织行为学”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程度,亦注意考核应考者综合应用组织行为学  相似文献   

15.
徐志荣 《甘肃教育》2007,(10X):29-29
2005年全国考试大纲最突出的变化,就是能力考核从“三能力”(识记、理解、应用)转变为“四目标”(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应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2005年、2006、2007年全国和各省自主命题文综卷中都很明显地体现出了这一变化,呈现出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转变的思想,充分展示了新的考核目标与能力要求。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古代美学发展史上,先秦时期的老庄学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命题。这些命题,在很大程度上历史地规定了中国美学的内容特点和发展方向。“至乐无乐”就是这些命题中相当重要的一个命题,它对后世的音乐美学,诗歌美学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因此,有必要进行专题研究。一、“至乐无乐”──双重超越的美学命题庄子的“至乐无乐”论和道家的“道”论紧密相连,是个具有双重超越的美学命题。那么,如何来理解这个具有双重超越性的美学命题呢?我们先来看这一命题中“至”和“乐”的涵义。简单说来,“至”在这里有最美、最善、最高的意思…  相似文献   

17.
作文命题往往有虚实之分。“虚”主要指命题对材料、体裁和内容的不限定性;“实”则指命题上对材料、体裁和内容有具体的限定。在十多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平时进行写作训练的命题,主要应以“实”为主,即多命要求具体的实题,少命要求宽泛的  相似文献   

18.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是将水平考试与选拔考试相结合的重要考试,学校和社会对考试命题的要求很高。2000年辽宁省中考语文命题以纲为纲,紧扣教材,注意能力的考核,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命题坚持选拔服从导向,在高分段上适当增加区分度,没有反应强烈的难题。注意做到不出故意引导学生死记硬背的题,不出偏题、怪题、超纲题,  相似文献   

19.
近日,杨再隋教授对“语文课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鲜明地提出“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的重要命题,让大家眼睛一亮,有恍然大悟之感。这一命题对语文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持续的指导作用。语文本色应当坚持。但是,问题的讨论似乎还应再深一步。比如,语文本色的深刻意蕴和真正价值到底是什么;比如,语文本色纠正语文教学中的错位、越位,还有没有一个上位的问题,即什么才是语文教学中居主导地位的问题,等等。语文教学应有更高的追求,否则课程改革、语文教学改革的目的与目标难以实现和达到。语文本色有再追问的必要。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高考作文命题是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指挥棒。也是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改革的风向标。但长期以来高考作文命题“生命”的缺失成为阻碍语文作文教学的一大困惑。1999年全国卷的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奏响了高考作文向生命进军的号角.话题作文开始大规模登陆高考。这种命题形式凭借其“三自(自拟标题、自定文体、自选角度)”方针的灵活多变性迅速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流。话题作文的优越性即使在2004年以来部分省市自主命题.从而打破国家命题一统天下的格局的情况下也毫不逊色.而是更加完善与成熟。毫不夸张地说.2004年至2006年高考中大量涌现的话题作文.让我们目睹了话题作文趋向成熟的盛宴。笔者作为一位普通的高中语文教师。在品尝高考话题作文所彰显出来的思辨、人文、审美等关键词的同时.也欣慰地感受到了高考作文命题内在潜伏的生命化取向。诚然,这种取向只是“潜伏”。却已然让人看到了曙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