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金哲 《体育科技》2004,25(1):25-26
目的 :分析运动性急性腰部扭伤中漏诊腰椎小关节错位的特点 ,提高防治水平。方法 :回顾总结以往出现的 16例漏诊病例的特点。结论 :腰椎小关节错位的临床表现常常会被运动性急性腰部扭伤的剧烈临床症状所掩盖 ,提高鉴别诊断能力 ,综合预防与治疗手段 ,可使患者及早痊愈  相似文献   

2.
在户外,由于大多数的旅游都背负着很重的户外装备或在户外活动中担抬重物,容易引起户外的急性腰扭伤,所以户外急性腰扭伤是户外常见的疾病之一,急性腰扭伤是指腰部用力超过腰部软组织(肌肉、筋膜、韧带等)的生理负荷量所造成程度不同的纤维断裂或小关节微动错缝,称为急性腰扭伤。民间也叫“闪腰”、“岔气”。  相似文献   

3.
<正>腰背部急性扭伤俗称闪腰、岔气,是腰部肌肉、筋膜、韧带、椎间小关节、腰骶关节急性损伤的统称,好发于青壮年和体力劳动者,是常见的运动创伤之一。体育教师了解日常教学及生活中容易导致腰背部急性扭伤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对保护自身及学生免受腰背部扭伤具有重要意义。一、在体育教学及生活中容易导致腰背部急性扭伤事故发生的原因1.思想麻痹,准备活动不充分。腰部位于躯干中段,几乎所有体育运动都需要腰  相似文献   

4.
腰椎小关节紊乱,又称腰椎骨错缝或小关节滑膜嵌顿,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引起腰痛的主要原因,常被误诊为急性腰肌扭伤。腰椎小关节紊乱是腰部不正确的活动或负重造成的腰椎小关节的微动错位,继发关节突、关节周围滑膜和关节囊的损伤,在各种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中时有发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了解腰椎小关节紊乱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采取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都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按摩治疗腰部软组织损伤3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腰部软组织损伤是指急性腰扭伤和慢性腰肌劳损,损伤后腰部肌肉、筋膜、韧带和小关节等发生痉挛、充血、水肿和粘连造成腰痛为主的临床综合症状。前者为急性腰扭伤又称“闪腰”,主要是弯腰运动时姿势不正确或腰部用力不当而引起。后者则多无明显外伤史,  相似文献   

6.
清脂片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剂量CLT和FT对于垂体后叶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的影响,探讨其抗大鼠急性心肌缺血、保护心肌的作用。方法:灌胃给药7d,尾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2次.并描记心电图。结果:第2次注射后15min,造模组和FT组ST-T的升高超过1mV.出现急性心肌缺血,并且心肌缺血阳性率升高;CLT小、大剂量组ST—T升高值明显降低,心肌缺血阳性率明显减少。结论:CLT有预防和减轻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FT没有此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鼠骨骼肌模拟急性拉伤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周里  陆爱云 《体育科学》1999,19(6):59-65
根据现有肌肉急性拉伤动物模型中存在的问题,即:拉伤前肌肉的机能水平低,拉伤过程中肌肉为静息状态、拉伸速率慢、拉伸幅度大等,结合运动实践,复制了肌肉急性拉伤动物模型,并从生物力学角度进行了研究,其结果如下:1)肌肉在收缩状态下拉伤(离心工作),能够影响肌肉中肌纤维与肌鞘(结缔组织)受损比例,结缔组织受损明显增加。2)肌肉的拉伸速率快,为300%的肌纤维长度/s,明显优于其它学者的模型(6.8%~68%)肌纤维长度/s),更好地模拟运动实践中肌肉急性拉伤的状况(400%肌纤维长度/s)。3)肌肉拉伸时的幅度小,为其肌腹长度的24%,在肌肉正常生理运动范围之内;这样不仅符合运动实践中肌肉离心收缩幅度小的特点,而且在模型中也避免了肌肉邻近关节受损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模型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不同运动量急性运动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比观察不同运动量急性运动后及恢复期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发现,三种不同运动量急性运动后,RBC-C3bR活性与安静相比显著下降,其下降程度与运动量大小呈正依存关系;运动结束后即转入恢复过程,至运动后3小时,表现为运动量愈大,其恢复速度愈慢,反之亦然。运动后15h均恢复到安静时水平,小运动量运动对RBC-IC花环率影响不大,随着运动量加大,RBC-IC花环率显著增高,45分钟组运动后及恢复期RBC-C3bR花环率和RBC-IC花环率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中小负荷运动对急性心理应激大鼠血清IFN-γ和IL-4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小负荷运动对急性心理应激大鼠血清IFN-γ和IL-4的影响及其调节机制.方法:将56只大鼠随机分为7组,进行12周的游泳训练,在末次游泳后的次日施加一次15 min的心理应激,并测定血清IFN-γ和IL-4指标的含量.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心理应激组大鼠血清IFN-γ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IL-4的含量基本没有变化.2)与心理应激组相比,应激 60 min训练组和应激 30 min训练组的血清IFN-γ的含量都升高,其中应激 60 min训练组显著高于应激组(P<0.01).结论:急性心理应激可以提高SD大鼠的先天免疫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适宜负荷的运动可以进一步地促进这种提高作用,而且,中等负荷的运动与小负荷的运动相比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双任务范式探究急性心理应激对协同运动知觉加工过程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乘法估算任务来诱发急性心理应激状态,应用随机点运动图(randon-dot kinematogran,RDK)任务范式来评价协同运动知觉能力的大小。结果:随着协同性水平的增加,被试的反应时逐渐缩短,正确率逐渐升高,P2成分的潜伏期逐渐缩短;相比较于控制条件,应激条件下被试协同性运动知觉判断的反应时更短,P2成分出现更早,晚期正成分LPP平均波幅值更小,以及0.75水平协同性运动知觉诱发的N2波幅值更大。结论:协同性水平对协同运动知觉加工具有积极效应,注意效率更高。急性心理应激状态下协同运动知觉加工速度加快,注意控制能力增强;在协同运动知觉加工早期阶段注意资源投入较早,在晚期阶段枕区表现出持续性抑制减弱现象。  相似文献   

11.
腰部急性扭伤,在体育运动中某些项目:如投掷运动出手时过份扭转躯干。举重时由于腰背肌和腹肌力量不足,支持不了重物,平衡不了脊柱,使身体重心不稳或突然转移等均可发生⑥。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亦因站立姿势不正,弯腰动作不协调或转身搬物时用力不当亦可发生。腰部扭伤时,病人常可听到腰部“咯嗒”一响或一闪感,随即出现腰部疼痛,弯腰动作受限,直腰困难或成强迫体位。甚至不能坐下或行走。一般称为腰部急性扭伤:闪腰;腰椎小关节半脱位或滑膜嵌顿;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等等。手法治疗急性腰部扭伤中,祖国医学如三板疗法⑥,倒搬腿法①,刘氏手法③,  相似文献   

12.
推拿的作用是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滑利关节。经络不通作痛,通则不痛。推拿能疏通经络有止痛作用,自古以来早有阐述。但是推拿的镇痛物质基础是什么?与血液内某些化学物质有何关系?我们对9例急性软组织损伤(包括肌肉、韧带、肌腱、小关节紊乱症)患者在推拿治疗前后血浆中儿茶酚胺(CA)含量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急性软组织损伤是劳动人民的常见病,大都因劳累、受寒、负重、姿势不正等原因造成不同部位的损伤,如治疗不及时直接影响日常  相似文献   

13.
急性腰扭伤,祖国医学称为“闪腰、岔气”.从中医的闪腰、岔气观点分析:椎骨间的小关节,有重要的意义。下胸到腰这段的椎间隙是矢状缝,它便于脊柱的前屈和后伸运动。这种关节面,只有近似平面的关节软骨相贴,而无杵相对,加之它们各自独有的关节囊松驰,如果在超生理范围运动时,就容易发生脱位、半脱位或错位。椎体前有前纵韧带,后有后纵韧带。椎弓间有黄韧带,棘突内有棘突间韧带和棘上韧带。这些韧带坚强有力,对稳定脊柱起着重要作用。而脊柱的活动主要靠无坚强韧带加固的椎间小关节来完成。脊柱的活动又主要是靠无坚强的韧带加固小椎间小关节来完  相似文献   

14.
陈春彦 《中华武术》2009,(10):55-56
一、何为肌肉延迟性酸痛 在田径运动训练与教学中,肌肉酸痛是常见的一种生理反应。根据持续时间与性质不同,肌肉酸痛可分为急性肌肉酸痛和延迟性肌肉酸痛,前者是训练中出现的肌肉反应,具有反应快、时间短、程度小等特点。后者是训练后一段时间内出现的肌肉反应(运动后8~24小时出现酸痛,2~3天酸痛达到高峰),具有延迟特性,  相似文献   

15.
试论特殊按摩手法对早期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概念机体软组织包括皮下组织、肌组织、深浅筋膜、肌腱及其内部的神经支末和小血管等。在暴力作用下以上组织产生的撕裂、断裂、细胞死亡、变性、出血等 ,因没有皮肤粘膜的表面破坏 ,故称之为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对韧带、肌肉或肌腱等无完全断裂者可进行这种特殊按摩手法治疗。2 治疗方法2 .1 伤后即刻按摩手法在损伤后即刻来诊时 ,一经确诊即开始按摩治疗。具体方法是根据伤部范围的大小 ,用手拇指或拳或掌由轻到重缓慢用力按压伤部 ,按压面积应稍大于损伤面积 ,力度应达到能够阻断小动脉血流为原则 ,其压强…  相似文献   

16.
在体育运动和日常生活中发生急、慢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是常见的,我们对这类外伤用过西医、中医和民间疗法共二十多种,针灸疗法也是二十年来常用的医法之一。实践证明由于跌扑、扭捩、碰撞、压挫、过度牵拉而发生的肌肉、肌腱、韧带、骨膜、小血管、神经等的急性扭挫伤;以及急性损伤后治疗不当而反复受伤形成的慢性损伤,以及肢体的慢性疲劳性损伤(简称“劳损”)等,采用针灸治疗具有简便、有效、成本低和技术容易掌握等优点,是一种多、快、好、省的治疗方法。常用的针灸取穴和操作方法 (一)局部取穴(亦称阿是穴或天应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揭示急性心理应激对不同神经类型青少年射击运动员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用808神经类型评定量表测定神经类型,以心算为急性心理应激,用免疫组化法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的含量。结果:急性心理应激后,不同神经类型的运动员细胞免疫反应有差异,强型组的TCD4 百分比、TCD4 /TCD8 比值高于弱型组,差异显著;急性心理应激后,不同神经类型运动员体液免疫反应有差异,强型组的IgA浓度显著性高于弱型组。结论:急性心理应激能引起免疫抑制;在急性心理应激情景下,不同神经类型运动员免疫反应不同。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急性心理应激的一般研究、与行为相关研究以及与考试的相关研究;急性心理应激能引起生理、心理反应;急性心理应激对记忆成绩有负面影响;考试作为急性心理应激,对内分泌一免疫的物质基础有显著影响,对考生心理健康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运动性横纹肌溶解征并发急性肾衰竭(ARF)是一类较少见的急性肾衰竭。文章通过对剧烈运动致急性肾衰竭1例的发生和临床诊治的报道,旨在加强对本病的认识与预防。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急性有氧运动对PPARδ表达和相关代谢酶活性的影响,以研讨耐力训练使骨骼肌有氧代谢能力产生适应性变化的机制.方法:6周龄雄性C57BL/6小鼠,体重为15±2 g,对照组8只,运动组32只.运动组以20 m/min速度在跑台上运动120 min,并在运动后的即刻、1 h、3 h和6 h分别处死8只小鼠.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骨骼肌中的PPARδ、CPT-1和BoAcDH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运动组PPARδ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分别增加了2.3倍和1.0倍(P<0.05),CPT-1和BoAcDH的蛋白表达分别提高了1.3倍和1.9倍.结论:急性有氧运动诱导了PPARδ的过量表达,从而调控脂肪酸氧化相关酶的活性,促进骨骼肌有氧代谢能力增强,成为长期训练使肌肉产生适应性变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