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概要地阐述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概念与内涵,较为详细地论述了数字信息资源的采选、开发、组织管理、共建共享等,并对数字信息资源建设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五项评价准则.  相似文献   

2.
赵枫  苏惠香 《现代情报》2006,26(5):51-52
分析了我国高校数字信息资源的发展状况及研究现状,提出了我国高校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相信它的研究和发展将对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至关重要,对我国理论和实践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配置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佳悦 《现代情报》2006,26(4):41-43
本文提出了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性,通过对数字信息责源特征及检索方式的分析,对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思考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特色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烨 《现代情报》2008,28(5):123-126
特色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趋势是投资的国际化、数字信息资源内容的国际化以及数字信息资源生产与联机服务的跨国经营越来越普遍;为此本文重点探讨了特色数字信息资源建设标准的国际化、内容整合的国际化,特色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产业化以及深层次营销战略在特色数字信息资源网络营销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杜亮  王芳 《情报探索》2012,(12):74-76
介绍了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3条途径,分析了影响数字信息资源建设可持续发展的4个因素,并从4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研究了科研单位图书馆的现状,结合本单位数字信息资源建设工作,提出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7.
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是区域的重大文化项目,其建设应贯彻整体性构建原则,使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发挥系统的整体性功能。文章阐述了数字信息资源系统的整体性内涵和意义,并论述其在区域性保障建设的整体性特征,从数字信息资源的整体性建设、数字信息门户的整体性构建、服务功能的整体性提升3个方面提出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系统的整体性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8.
阙晓萌  施强 《现代情报》2006,26(6):173-175
针对目前大学图书馆原生数字信息资源利用、存在形式和内容的特点,提出构建大学图书馆原生数字信息资源服务平台的措施和方法,使分散在大学教师和研究人员中的原生数字信息资源实行集中管理和开放利用,提高原生数字信息资源的学术价值,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9.
蒲筱哥  张敏 《现代情报》2008,28(2):84-87
当前特色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趋势是投资的国际化、数字信息资源内容的国际化以及数字信息资源生产与联机服务的跨国经营越来越普遍;为此应加强特色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标准化建设步伐、知识产权的合理解决、加强特色数字信息资源的产业化发展力度,并在数字信息资源产品的市场开发中引入深层次营销思想,以尽可能地使数字信息资源产品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
企业数字信息资源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凡 《情报科学》2007,25(6):811-81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数字信息资源的战略意义更是不言而喻。本文通过界定企业数字信息资源的内涵,借鉴基于COBIT框架的绩效评估理念,建立了企业数字信息资源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1.
熊瑞 《科技广场》2007,(1):213-215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数字信息资源建设已成为一项重要工程。本文针对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内容,对由其引发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规避方法,进而为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知识产权问题提供了一些建议与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中国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与思考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万里鹏  陈雅  郑建明 《情报科学》2004,22(3):356-362
文章从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基本服务、系统资源环境、数字信息资源、信息门户及应用平台等五个方面,分析了我国高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架构及发展趋势,指出了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3.
邓君  孙福强 《情报科学》2004,22(6):671-674
当前,随着计算机和远程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网络的发展,数字档案馆正逐渐成为传统档案馆生存状态的转型。数字档案馆的建设也正处于起步阶段,受到各方面环境因素的制约。本文从政治、经济、法律和人力资源等方面开展了对数字档案馆人文环境的分析,提出了数字档案馆建设人文环境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4.
李燕芳  徐斌 《现代情报》2007,27(3):90-92
在我国数字信息生产制度下,社会信息成本居高不下,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重复建设与开发,技术效率较低、人性化口味不高、数字信息资源覆盖范围窄、缺乏整合等。解决这些问题,各级政府应当在对数字信息技术开发企业的激励政策与措施上、国家数字信息长远发展规划上、推广OA模式以及对这一领域内公共企业的建设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5.
邓彰培 《大众科技》2012,(7):95-96,94
数字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需要整合多种行业的信息,地理空间框架为其提供整合资源的平台。文章简介了数字城市的发展现状、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探讨了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技术路线,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顺应泛网络条件下数字阅读和文献检索与利用的新情况,实现国人共享数字资源,是数字图书馆创新发展和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路径。【方法/过程】分别基于数字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服务动机以及用户信息行为新特征,对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功能需求进行深入分析。【结果/结论】此分析为"构建国家云图书馆"服务平台建设提供参考,可以推动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建设、信息服务等研究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类文化/自然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新的契机,我国数字博物馆建设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成为实体博物馆的有益补充。数字资源建设是博物馆数字化的基础,目前我国博物馆数字资源建设在数字资源展示模式、数字资源修复、数字资源共享以及数字资源版权保护等方面仍面临巨大挑战,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必须不断融合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更好的弘扬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图书馆数字资源总量的快速增加,传统的存储方式在面对海量数据存储的需求上,存在着容量和性能的瓶颈。云存储作为一种新型的存储服务模式,为图书馆的海量数字资源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在分析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需求、介绍云存储概念的基础上,对基于云存储模式下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化时代的采编模式与信息资源的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晓华  侯曼玲 《情报科学》2002,20(8):825-827
针对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的采编工作的特点,认为必须尽快更新信息采集模式,利用先进的网络工具,有效利用商家的随书数据源及网上数据资源,提高采编工作效率,实现采编手段现代化。同时,优化信息采编的管理机制,建立信息采编的专家指导机制,更新采编人员的知识结构,并提出了积极探索馆藏资源利用的规律,建立多元化的信息资源体系,实现信息资源的网络共建的若干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数字图书馆中数字化信息资源的保存机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韩毅  李融 《情报科学》2003,21(8):838-841
数字化条件下数字资源的保存问题是一个重大的历史问题。作为保存信息资源的传统机构,数字图书馆必须承担起这一历史使命,通过呈缴信息制度,建立广泛的信息资源保存共同体,在国家层面上建立信息资源保存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