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考试将仍然是学校、单位、国家选拔人才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各类考试:升学考试(如中考、高考、考研)、求职考试(如公务员考试)、晋升考试(如职称考试)等等层出不穷。在这些考试中,考生晕场的现象时有发生,发挥失常的事例也屡见不鲜。究其原因,都是由于考生考试时高度紧张和胆怯,从而引起自己生理、心理的失衡所致。因此要求教师,平时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的传授、训练过程中还必须融入考试心理品质的训练。一、考试应激、应对方式、应激过程考试应激,是指机体在对考试(面试、应试)这一特定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实际上或认知上的…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的应试心理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考生应试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考试水平的发挥。教师要在平时的考试训练中从应试心理培养、应试策略、应试心理训练三个方面来提高考生的应试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3.
随着考试的来临,广大的自考生在努力准备考试知识的同时,更多的却是心理承受着考试所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从而使自己陷入极度的焦虑之中。针对此种情况,考生要进行有效的心理训练,以缓解广大自考生的焦躁情绪。  相似文献   

4.
考试成功的规律表明:学生掌握的知识水平是考试成功的基础,考生心理调节状况是考试水平发挥的重要因素。在20多个影响考试成功的因素中,居第一位的因素是考生考试中的心理状态,第二位是考生考试前的心理状态,第三位是学习方法,第四位是学习基础。由此可见,考生在一定的学习基础上,如何使考试中、考试前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是取得考试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焦虑是人在自尊心可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而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考试焦虑则是学生对考试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应。在考试前,当考生意识到考试对自己具有某种潜在威胁时,就会产生焦虑的心理体验,这是面临高考考试的考生中普遍而突出的现象。心理学研究表明,考试焦虑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从积极的一面看,它是学生对待考试态度认真、动机强的表现,是对即将来临的考试有着一种积极应战的紧张的心理状态,有助于考生实际水平的发挥和考试的成功;从消极的一面看,焦虑不仅可能妨碍考试的正常发挥,而且对身心健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考生要…  相似文献   

6.
我省的体育专业考试项目为四项素质(100m、800m、原地侧向推铅球、立定三级跳远),通过调查了解,发现部分体育考生在专业考试中,因为紧张不协调而使动作变形,导致发挥不出自己的实际水平.从多年分析的结果来看实际上是心理素质差的原因,也是平时缺乏心理训练所导致的结果.有些体育考生并非水平低,而是由于心理障碍、缺乏自信、缺乏心理稳定性,造成心理紧张,从而造成考试成绩不理想.不少体育考生在体育考试中难以发挥出自己平时训练中的正常水平,直接影响升学的机会,而心理素质的缺乏通过心理训练是可以弥补的.本文从强调体育高考生心理素质训练的重要性着手,并论述了具体训练手段和训练的着重点;归纳出实际的训练成效.  相似文献   

7.
1.中学生考前心理危机的表现就中学生考前心理危机而言,它主要有以下表现:(1)焦虑。中学生考试前心理危机表现最多的是焦虑,即考生在考前产生神经过敏、紧张、躯体震颤等症状。(2)抑郁。这是考生经常在考试前出现的情绪问题,如对生活的兴趣减退,缺乏  相似文献   

8.
石俭 《高教论坛》2005,(6):145-147
本文通过体育考生在术科考试前存在的各种心理状态进行讨论分析,总结得出调整心理状态的正确方法,从而在以后的训练过程中加以运用,使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浅论体育专业考生迎考训练计划的制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前训练作为专门准备训练阶段,对平衡影响专项的各训练因素,完善考试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体育专业考生这一特殊的训练群体,必须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加强医务监督和心理训练,保证必需的恢复性措施,并建立赛前程序,使考生做好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准备,促使多样竞技能力的变化曲线的峰点交汇于考试日。  相似文献   

10.
刘文 《考试周刊》2007,(29):73-74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中的写作部分长久以来一直是制约考生取得优秀成绩的瓶颈,全国考生的写作平均成绩往往不尽如人意。英语教师和考生在备考过程中紧紧把握住改革后的CET4学以致用的命题规律和其评分标准,并且做有针对性的准备如:夯实基础;加强相关文体训练;做好英语思维培养和文化导入,才能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考试心理研究权威王极盛先生在多年研究高考后提出:成绩和智商关系不大,在考试中,智商因素的影响其实是非常小的,然而考生考前和考试中的心态却是严重影响考试成绩的因素。中考也同高考一样,在考生中普遍存在考试焦虑的问题。为此,我国的心理专家针对考前心理状态曾经进行了一次集体调查,将考生共性的焦虑现象汇集为以下30条。  相似文献   

12.
报考体育专业的考生由于缺少心理训练和应考心理的指导,造成许多考生的考试失败.考生存在的主要的心理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情绪的稳定性.2兴奋强度的适应性.3运动感知觉的灵敏性.4投篮的命中率.根据考生的考试心理特提出几点建议;1加强考生投篮的心理自控能力的训练.2加强投篮技术动作的动力定型.3进行模拟体育高考的训练.4认真做好考前的心理准备.  相似文献   

13.
考试舞弊的潜意识在学生中较普遍地存在,考生在考场对现场监管等微观环境进行判断,会产生观望、从众、平衡、博弈、侥幸等心理,可能引发舞弊行为。在加强价值观引导的同时,认识和重视考试舞弊的微观环境动因,针对考生心理加强现场微观环境管理,是有效抑制考试舞弊现象发生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入学考试考试大纲(文科综合)》颁布之后,考生要了解《考试大纲》的具体规定,把握《考试大纲》的变化,搞好文综基础知识的复习。基础知识包括教材中显性的基本知识(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对教材知识延伸的隐性知识(如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源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在自学考试中,作弊现象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由于考务人员执法不严,更重要的是考生心理因素影响所致。为改变自学考试中的不良风气,除了加强考试管理和提高考务人员的素质外,考生应从“提高认识摆正心态,从我做起正人正己和提高自信,赢得成功”等几个方面对待考试。  相似文献   

16.
高考临近,考试焦虑会影响考生的正常发挥,甚至会让考生发挥失常。其实并不是所有的焦虑都会影响考生的发挥的。适度的焦虑不仅不会让考生考试失常,而且能让考生超常发挥。而对于过度的焦虑,则需要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如积极的心理暗示、想象等,以起到缓解、降低焦虑的作用。方法使用恰当,能帮助考生顺利通过高考。  相似文献   

17.
朱卫松 《成才之路》2011,(35):80-80
篮球一分钟跳投是篮球专项体育考生考试项目之一。每次考试后常看到有些考生带着遗憾的心情离开考场,大多考生的考试成绩没有发挥出平时训练水平。究其原因作者认为还是常规的老毛病——专项技术和心理素质不够稳定。专项技术不能够稳定发挥关键是专项力量和专项心理素质不稳定。  相似文献   

18.
<正>常听老师或教练说:"×××是训练型运动员,×××是比赛型运动员。"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所谓训练型运动员,即在比赛或考试中由于一些原因,成绩没有训练时好,最主要的原因是心理方面的干扰直接影响了成绩的发挥。体育考试不仅是身体素质及技术的竞争,更是智力和心理的竞争,所以教师平时必须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采用具体的方法和手段,帮助考生克服心理障碍,调节好心理状态,在考试中正常发挥,争取超常发挥,取得优异成绩。一体育考生的现状  相似文献   

19.
考试成功的规律表明:学生掌握的知识水平是考试成功的基础,考生心理调节状况是考试水平发挥的重要因素.在20多个影响考试成功的因素中,居第一位的因素是考生考试中的心理状态,第二位是考生考试前的心理状态,第三位是学习方法,第四位是学习基础.由此可见,考生在一定的学习基础上,如何使考试中、考试前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是取得考试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眼下距高考已经不远了,在这段时间里,不少同学紧张、压力大,过度焦虑。无数的考试表明,考生在考试中的表现并不是完全取决于学习水平的高低,它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考生健康状况、心理状态的影响。因此,当前考生特别要注意四个方面:一是采取科学的复习备考方法;二是调整心理,充满信心,轻装上阵;三是确保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四是科学安排最后阶段的复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