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晏阳初平民教育运动与电化教育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晏阳初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的倡导者,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与乡村改造运动的奠基人。本文回顾了他在国内的平民教育、乡村改造运动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电化教育的应用情况,总结了他的电化教育实践经验,及其对我们当代电化教育活动开展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
晏阳初是中国著名的平民教育家与乡村建设的倡导者,他一生致力于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事业,并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晏阳初从社会现实出发,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认识和解决农村的问题,并构建平民教育思想体系。本文主要是以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产生渊源为出发点,解读晏阳初平民教育的思想内涵,并以此为鉴,揭示其对当今农村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晏阳初先生是民国时期我国著名的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在当时积贫积弱的旧中国中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平民教育识字运动,后来又将平民教育转移到乡村地区,开展了乡村建设运动。其平民教育思想中课程思想也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将以晏阳初先生的课程思想为中心,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三个方面来整体阐述。  相似文献   

4.
晏阳初和陶行知都是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倡导者,分别为平民教育的普及做出了贡献。随着平民教育思潮的推动,晏阳初和陶行知逐渐认识到国家危亡脱离不了国民素质,普及平民教育对当时混乱的中国来说是势在必行的。无论是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还是陶行知对普及平民教育事业的奋斗,他们在平民受教育这一关键上不断探索,促使平民教育这一理论逐渐在实践中得以运用。本文主要探讨晏阳初与陶行知平民教育思想的异同,同时提出对两者在平民教育普及问题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晏阳初是国际知名的平民教育家。宋恩荣所著《晏阳初及其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一书 ,在日本出版 ,不仅为日本人了解晏阳初其人其业 ,而且为日本青年理解中国、了解中国农村 ,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素材。  相似文献   

6.
晏阳初是我国著名的平民教育家。他在开展平民教育时针对中国民众的贫、愚、弱、私"四大病",采用了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三大方式"实施了生计、文艺、卫生和公民"四大教育",影响至今。在平民教育运动中,首先进行的就是识字教学。本文主要针对晏阳初在开展平民教育期间所进行的千字课——属于"四大教育"中的文艺教育——进行回顾和分析,其中包括平民千字课的相关概念、开展以及对当今识字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刘学英 《教学随笔》2016,(4):141-142
晏阳初是我国著名的平民教育家.他在开展平民教育时针对中国民众的贫、愚、弱、私"四大病",采用了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三大方式"实施了生计、文艺、卫生和公民"四大教育",影响至今.在平民教育运动中,首先进行的就是识字教学.本文主要针对晏阳初在开展平民教育期间所进行的千字课——属于"四大教育"中的文艺教育——进行回顾和分析,其中包括平民千字课的相关概念、开展以及对当今识字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晏阳初(1893—1990)终生从事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形成了完整的平民教育思想。这一思想对我国当今的成人教育特别是农村成教的实践,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晏阳初强调平民教育对改造国民性的作用,主张通过教育提高劳动人民的文化知识,提高人民的参政监政能力。...  相似文献   

9.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晏阳初,是乡村建设运动的主要倡导者,是世界著名的平民教育家,被国际人士誉为"平民教育之父".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平民教育理论.在21世纪里,进一步探讨和深化研究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尤其是其中的乡村教育思想对于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整个农村社会的发展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先生以民族再造为教育宗旨,构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农民教育理论体系。在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之际,借鉴晏阳初先生的平民教育思想,对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建设、教育方法、教育对象、教育策略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晏阳初作为享誉世界的平民教育思想家,其平民教育之梦与“中国梦”的核心价值不谋而合.平教思想推崇创新意识,关注教育公平,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将“中国梦”与晏阳初的平教思想相结合,有利于教育研究紧扣时代脉搏,与时俱进,从而更具时代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12.
郭占锋 《成人教育》2012,32(5):50-51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晏阳初提倡的平民教育思想以及乡村工作理念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他积极倡导并践行"新民本"、"平等"、"参与"等工作思想,至今他的乡村工作理念和实践方法对于我国新时期农村成人教育仍然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陶行知先生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关注、组织平民教育,认为平民识字的终极目标是“做新民”,平民识字教材应该“使人起而行”;他还提出并运用“帮助大众认识汉字”的一整套方法。学习、研究、借鉴陶行知平民识字教育理念和实践,对于推进素质教育、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农村的识字扫盲教育工作已基本完成,然而,农村功能扫盲教育却仍然任重道远。新形势下,我国农村功能扫盲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这就需要我们摒弃农村传统识字扫盲教育的思路,借鉴国外农村功能扫盲教育实践的经验,创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功能扫盲教育体系,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5.
张燕 《太原大学学报》2010,11(3):15-17,21
近百年来,中国平民教育、乡村改造、村治、乡村建设、农村复兴、扫盲运动的各种呼声和行动此起彼落,异常热闹。其中对此倾力倡导,认识最真切者,恐怕要属晏阳初先生。时至今日,我们迫切需要重新审视和研究晏阳初的乡村改造思想,从中真正探取精华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伦理视角中的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晏阳初是有世界影响的我国著名的平民教育家,其平民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以文艺教育救愚,以生计教育救穷,以卫生教育救弱,以公民教育救私。”其伦理特点在于:民本性与平等性结合、科学性与基础性结合、创新性与重德性结合。晏阳初平民教育的思想与实践为我们提高农民素质、改变农村现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信息素质及信息素质教育的概念以及信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阐述了高校实施信息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介绍了包括美国、欧盟、日本及澳大利亚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信息素质教育状况和经验,并与国内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现状比较,认识到我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还存在诸多不足,并在比较研究的前提下,提出关于构建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严复是中国近代科学教育思想的最早倡导,他的这一教育思想对近代新教育的发展影响巨大。通过分析严复科学教育思想的形成,科学教育的目的,科学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我们可以了解严复的科学教育思想具有开放性,系统性和科学性的特点,因此对发展新教育有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科学素养教育的意义及本土化诠释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我国现代教育目标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素质教育的提出是历史性的转折。创新教育概念的提出使素质教育在现阶段的重点任务更加具体化。然而,“科学素养教育”新概念的包含创新教育在内的、并融合了重要人文教育思想的更广泛的教育目标。通过对美国科学素养定义的实步本土化诠释、以及对我国目前科学素养方面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科学素养教育应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主要内容、也是推进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教育振兴和民办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纪之交,中国民办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政府对民办教育实行积极鼓励的政策,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我国教育交形成公办和民办共同发展的格局,要制定有利于吸纳社会资金办教育和民办学校发展的优惠政策,民办教育也面临种种挑战,要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质量和效益,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民办教育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