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原型理论作为当代认知心理学关于概念表征和结构的一种学说,对词义习得的心理机制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与传统的经典范畴理论不同,原型理论认为概念的表征是通过原型或实例实现的,而原型足具体的、个别的、形象的。因此.我们认为认知学习词典应从概念的原型入手,以学生的体验为基础,突出词义的形象性,确立体验学习和形象记忆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以"合成空间理论"为理论背景,研究汉英表量结构中隐喻的分类与认知解读问题。根据输入空间的不同,从认知角度将汉英表量结构中的隐喻分为两类:显性隐喻和隐性隐喻。显性隐喻是通过"量词"和"名词"两个输入空间之间的概念整合进行建构的,而隐性隐喻是通过量词所描述的"原型名词"和表量结构中的"名词"两个输入空间之间的概念整合进行建构的。  相似文献   

3.
同场同模式的词义演变趋势是体现在不同语言词义演变中的共性规则.而认知原型则是词义引申过程中思维联想的认知参照点,是联想扩展的基础和依据.在词义引申过程中,存在着“概念原型”、“事件原型”和“事物原型”三种不同的认知参照点.英汉两种语言在不同认知原型指导下的词义发展趋势也有着同场同模式的演变关系.  相似文献   

4.
词义是具有系统性的,本文主要运用"概念要素分析法"来分析词义,阐述词义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吴鹏 《德州学院学报》2011,27(5):65-68,74
"行"义动词在古汉语中不胜枚举。"概念要素分析法"是通过维度分析,运用"概念要素"来剖析词义结构的方法。概念要素进入到一个词的词义结构之中,叫做词化。运用"概念要素分析法",以主体、对象、方式、目的等多种维度作为考察重点,既能很好地对古汉语"行"义动词词义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总结基本的词化方式,又能清晰地展现其演变模式。以词义为中心,探究词化方式,梳理历时演变,有助于我们对古汉语"行"义动词的词义进行深入考察。  相似文献   

6.
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与英语语言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英思维方式之间存在"环式与线性"、"整体与分析"、"感性与理性"的差异,这种差异源自中英文化形态、民族心理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不同,这种差异也导致中英语言在语句、结构、词义上的不同。为此,要提高英语教育教学质量,在英语语言认知中应注意其文化性、本源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7.
谈沃尔夫语言学中的“意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沃尔夫在对印第安语,尤其是霍皮语等语言长期、细致研究的基础上,在积极探求语言结构在人的心理层面的反映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语言学本质上是对意义的探寻"的语义观,并先后提出了一系列跟语言和心理相关联的隐性概念。揭示不同语言表达意义的方式,尤其是对语言中隐型或隐性范畴的深入挖掘,是沃尔夫具体语言研究的主要手段,也是他进一步探求不同语言使用者思维方式的重要途径。"意义"在沃尔夫的语言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荣格原型批评理论以"集体无意识"和"原型"两个概念为基础。荣格将艺术作品分为显意识与无意识两类,相应的创作模式即是"心理的"和"幻觉的"。荣格文艺思想的核心观点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应通过原型来表现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以此来补偿现代人苦闷、冷漠的灵魂。  相似文献   

9.
词义的民族性是指词义中所融进的民族个性.词义的民族性主要体现在:不同语言中的“特有词“体现了不同民族的特有社会文化与民族心理文化;反映同一客观事物的词语,在不同的语言中会因不同民族的文化因素,社会习俗而产生不同的意义内容和表达形式;表达同一类现实现象的词义在不同的语言中各有自己的派生和引申历程,呈现出不同的民族特点;色彩词、数词、动植物的象征义、比喻义无不渗透着民族的文化心理,蕴涵着各民族丰富而深刻的文化风情.  相似文献   

10.
心理词汇理论和英语词汇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总结了语言学习对心理词汇的组织、激活和提取的认识 ,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心理词汇理论中的词义模型和词义原型表征对词汇学习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原型范畴理论,隐喻认知机制为支点,探讨英语介词语义延伸的心理认知过程.我们发现介词语义是以"空间"原型为认知参照点,以家族相似性不断向外扩展延伸;隐喻认知机制使空间介词具有很大的语义生成力.本文提出在英语介词教学过程中,注意介词基本空间意义的学习;更要重视转喻和隐喻的认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对“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中“舍”字的解释历来有较大分歧,而且这些分歧意见已经写进了教科书的不同版本之中,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对前人的解释提出质疑,认为该句是一个有歧义结构的句子,存在着不同层次分析的可能性。通过考察古代文献的言语实际以及本文的语境意义,并结合该句的歧义结构的层次分析,认为“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一句是直接受前面疑问代词“何”的修饰,“舍”在本句中的词汇意义就是其基本义“放弃”。  相似文献   

13.
《恋爱中的女人》是英国小说家劳伦斯的巅峰之作.在小说中,劳伦斯独具匠心地运用小说与神话原型结合的创作方法,铺排情节的发展,映射人物复杂的心理与性格.本文结合希腊神话中酒神与北欧神话中洛基邪神对作品中主要人物进行分析,发现劳伦斯通过神话人物的普遍象征意义来暗示小说人物的命运,表现出了其作为天才作家独特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4.
从认知的角度讲,"类同"是现代汉语副词"也"的原型意义,"并存"、"添加"、"递减"等意义是人的认知能力作用于"也"字的语义结构——比较框架进行概念化的结果,是对"也"字语义结构中不同部分的凸显,也是"也"字语义理想化认知模式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Xiaoge 《海外英语》2009,(4):56-57
There are many small words in English that have multiple meanings. In everyday speech, we use them over and over again, but each time the word may have a, sometimes subtle but sometimes quite big, different meaning. Sometime ago, I talked about the word "pick" and listed 10 different ways to use it; in each case, its meaning would differ. Today, I picked another such small word--"run'--to chat about.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个由国外引入的新兴格式,"X门"进入汉语之后产生了"泛化",在此过程中,其意义和用法发生了三个阶段的变迁,导致使用范围不断扩散.由于其来源的特殊以及受格式认知原型的影响,"X门"有着特殊的表达效应并因之在新闻及网络中大行其道.但此格式在使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语义叠架现象、命名和表意上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以及使用上的滥俗.它们的出现对"X门"格式的使用前景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X门"最终能否从一个形成中的类词缀转变为得到正式认可的汉语语缀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7.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英语进行体的本质意义;在认知语言学"原型范畴"的理论基础上,构建英语进行体的原型图式及其变体,以期更好地认识英语进行体的本质意义和用法.  相似文献   

18.
范畴化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认知基础,范畴化过程中既形成原型范畴又形成文化定势。因此人类对意义的认知与原型、定势都有关。原型被称为是一类事物中的“最佳样板”,是人类对意义认知的基础和核心部分,有助于我们对意义的认知范畴化。而文化定势是人类思想范畴化的一种复杂形式,它局限于特定社会中的人群,使他们对意义的认知在主观上产生固化。如果用认知的观点审慎地看待范畴,就会发现原型是人的思想表现的认知参照点。所以对不同语言社团的人来说,同一范畴中意义的认知可能会产生变异。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认为,公设义和专化义是语义的一对重要范畴,它廓清了语言义和言语义的纷乱和纠葛。公设义向专化义的转化,凭借不同的方式,经由不同的途径。文章概括了锚定、落实、敛藏、双关、泛化、添加、显潜等几种情形。  相似文献   

20.
通过探寻《死水微澜》的故事原型及其嬗变给小说人物赋予新的历史内涵,分析作者的创作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