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逐步完善学分制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题,学分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实施学分制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可靠保障。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具体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完善学分制管理模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2.
开展学分制实验实施个性化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管理》2002,(4):30-31
东北育才学校是一所优才教育实验学校。优才教育,即为高层次创新型杰出人才打基础的素质教育。培养杰出人才必须实施个性化教育,而学分制是实施这种个性化教育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我校自1995年秋季开始在高中试行学分制。在6年的改革实验中,学分制方案几经修改,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教育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日益重要。学分制作为培养素质人才和创新人才的教学模式在我国高校日渐普及。由于学分制的改革和实施涉及教学管理、学生工作、后勤服务等诸多方面,因此在探索实行学分制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同时,探索学分制条件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体制和模式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管理策略研究与探索─—浅谈高中实行“学年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的构想及实施办法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孙维玉一、问题的提出实施素质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中小学特别是普通高中的课程改革。长期以来,中小学课程、...  相似文献   

5.
汪诚强在《交通职业教育》2001年第1期撰文,指出在深化职教改革过程中试行学分制的必要性。一、职业学校试行学分制是贯彻全教会精神,推行素质教育,改革教学管理制度的重要举措。实行学分制是职业教育主动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的需要。实行学分制对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①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就业前后的职业教育、不同类型的中等职业教育的沟通;②有利促进学校管理改革,调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③有利于学校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二、建立和完善选课制是实施学分制的核心。学分制的实质和灵魂是选课制,…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高校推行学分制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实施学分制管理的高校不断增哆。学分制管理在实施素质教育,开展教育创新,加强教育合作交流方面,比以往学年制管理有着更大的优势。目前,实施学分制管理在课程资源、教学硬件、收费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制约着学分制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分析实施学分制在高等教育中的缺陷,即传统教育模式的制约、学分制本身制度上的缺陷、师资质量欠缺。对实施学分制的转型的思考:一要强调素质教育,二要完善学分制,三要优化育人环境,四是集约联合经营,以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分制的规模效益和学校的声誉。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改革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制度,根据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在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工作的意见》,结合我省职业学校实际,云南省教育厅制定了《云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暂行办法》。  《办法》指出,实施学分制,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有利于遵循教育规律,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有利于提高职业学校自身的活力,进一步把职业教育做大、做强,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办法》对实施学分制作了…  相似文献   

9.
邓洪权 《高教研究》2005,21(3):60-62
全面实施学分制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和深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制度改革和教学改革的一项系统工程。学分制的特点是以选课制为基础,以发展人的个性为核心。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方式已很难适应学分制下的实验教学,为充分发挥教学实验室在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中的作用,保证其科学、规范、高质、高效地运行,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必须建立与学分制相适应的实验室运行机制,以配合学分制改革的全面实施。作者结合本校深化学分制改革情况,就学分制下的实验室管理谈谈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10.
职业院校实行学分制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推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实施学分制的过程中要认真制定方案、分步实施,制定配套的管理措施,确保学分制顺利推行。  相似文献   

11.
加快建立我国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的几个主要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个人信用报告包括的6个方面内容分析得出个人信用报告是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的核心及个人信用评估方法是个人信用监管的重要手段的结论。文章最后探讨了有关个人信用资质证明开发是个人信用制度建设延展问题。  相似文献   

12.
完善我国企业信用法律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前,整个市场信用体系还不完善。信用秩序较为混乱,失信行为屡见不鲜,法律制度无法配套,这些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运作和发展。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信用状况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当前企业信用缺失的问题较普遍,探究企业信用法律制度建设的现状。从而在企业破产制度的完善、企业信用评估制度的健全、失信惩戒制度的建立等方面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国企业信用法律制度建设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在社会信用构成体系中,企业信用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信用是企业安身立命的根基,它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安徽中小企业的信用现状及信用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在借鉴国内民营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经验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就如何加强安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课程体系的完善与学分制发展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课程体系的发展与学分制之间的内在规律,本文通过分析选课制与学分制之间的关系,提出学分制条件下,学生对课程的选择促进了课程体系的完善,学分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学分结构分值和课程分值调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生选课的倾向,促进了学分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学分制视野下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等院校中实行学分制是推动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文章从学分制的特征、实施学分制的必要性、实施学分制应采取的措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希望以此为契机,推进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6.
学分制源自德国选修制,学习自由是其最根本的理念,以生为本、终身学习则是在该理念基础上衍生而来的。理念的嬗变必然会导致功能的累加,从测量计算到契约协议再到资源配置和积累转换,学分制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如今,我国高校学分制改革似乎“误入歧途”,究其根源仍在于对学分制本质认识有所偏差。国外对学分制的研究更多聚焦在学分互认和终身学习方面,这将是我国学分制未来发展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7.
以学分制条件下高等院校实施校、院二级教务管理为背景,分析了实施分学制的现状,理清了学分制下实行校院二级教务管理时学校和二级学院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实施学分制下校院二级管理中应采取的措施以及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On paper, Scotland has a highly permeable, unified system of lifelong learning underpinned by the Scottish Credit and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Recent reports suggest that the reality is less positive. This paper examines credit transfer in Scotland across three interfaces: between general and pre-vocational learning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VET); within VET; and between VET and university degrees. It finds that credit transfer across the first two interfaces is limited; credit transfer at the third interface is more frequent but often problematic. One explanation is that the system is designed around credit accumulation rather than credit transfer; this, together with other features of the Scottish system, means that a degree of permeability is built in without the need for formal credit transfer. But a second explanation highlights the epistemological, institutional and political barriers to a unified system. The paper illustrates the importance of distinguishing among different types of credit system and the limitations of credit and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s as agents of change in the face of the institutional logics of n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s. The capacity of cross-national credit systems to support mobility between national systems should not be exaggerated.  相似文献   

19.
在高等学校教育中,大学生的信用管理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本文借鉴适合企业信用管理的评价模式对大学生的信用管理体系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同时借鉴美国FICO信用评分指标体系及我国大学生信用管理的实际特点与大学生生活的现实情况,提出了大学生信用等级评价的相关指标,并利用FUZZY-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大学生的信用进行评价,为高等学校大学生的信用管理提供一个操作简单、量化准确、解释性强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全面阐述了学分制的概念,回顾了我国高校学分制实施的历史及细节、效果,并对学分制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学分制实行所带来的专业冷热分化加剧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