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分一块钱     
《辅导员》2010,(7):30-30
一天,教授正在给学生们监考。他发下试卷,然后回到讲台前等待。考试结束了,学生们纷纷交回试卷。教授发现一张试卷上别着一张百元钞票,还有一张纸条写着:“一分一块钱。”  相似文献   

2.
曹爹爹     
曹爹爹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因为哕嗦而得名。他头顶无发.四周的头发都往一个方向梳,活像一个西瓜盖,蛮可爱。每次上课,他都会带上一个黑黑黄黄的被同学称为“古董”的茶杯.讲累了,便“咕嘟”一声喝一口。一次,他给我们上《陈涉世家》。讲得兴起,便走下讲台,讲陈涉开始是那么穷,穿的衣服都是……声音戛然而止,同学们大惊,均关切地盯着他。他快步走上讲台,放下书说:“我早上泡的衣服还放在那儿呢,我得先去处理掉!”然后就没影了。教室里开始爆炸。他突然又出现在门口,压低了声音说:“不准讲话.自己先预习!”然后又一阵风似的消失了。  相似文献   

3.
聊天室     
学生“扔”作业本的启示北京·王荣“啪”,一个作业本忽然从天而降,把正在判作业的我吓了一跳。抬头一看,王清同学正站在讲台桌前看着我。“这孩子怎么这么没礼貌。”我便硬声问他:“你来干什么?”“老师,我交作业。”显然,他不知道自己哪儿做错了,看来我又得对他费番口舌了。“请老师判作业,应把作业本轻轻放在老师面前,不要随便乱扔……”说着,我便把已经给他判完的作业本习惯性地丢在讲台桌上。王清同学在愣了一下之后拿起作业本便走了。然而,我却听到他在回去的路上小声嘟囔:“老师给我们作业本的时候不也是扔嘛……”我的…  相似文献   

4.
洪天慧 《师道》2004,(11):36-36
记得我第一次给学生上课,正说得兴起,一不小心被讲台绊了一下,学生哄堂大笑。我尴尬极了,自嘲了一句:“这讲台也欺生呀。”学生的哄笑声嘎然而止。这是我给自己找台阶下。在尴尬面前,懂得给自己找一个台阶下的人自然是明智的,然而作为教师更应该学会给错误中的学生一个台阶。人总是爱面子的,你的冷漠无情就像一把刀子,它会伤害孩子的尊严,让他那稚嫩的生命疼痛甚至流血。所以,面对犯错的学生,我们不要用粗暴  相似文献   

5.
一杯水……     
公开课前,执教老师端着一杯矿泉水,慢慢地,从三年级一班孩子的座位旁边走过。他一边走一边说:“请大家集中精力,注意品味空气中的‘香’味。”然后,他回到讲台上,把杯子举了举,问:“哪位同学闻到了杯中水的味道?”有一个学生回答说:“我闻到了,是香味儿!”他再次走下讲台,端着杯子,从学生的  相似文献   

6.
李君君 《河北教育》2005,(17):12-13
放学后,一年级的小学生在做值日,教师在教室里写随笔。写着写着笔不出水了,教师想去拿讲台上的墨水。这时一个小男孩手疾眼快地想从讲台上拿一瓶墨水给老师,不料,他失手把瓶子掉在地上,墨水洒得满地都是。  相似文献   

7.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我刚进教室,同学们便齐刷刷站起来:“老师好!”我走上讲台,环视教室,微笑着点头示意让同学们坐下,正想把准备好的“台词”说给大家,却发现最后一排一位同学正在弯腰收拾着什么,我清一下嗓子等他坐好,他终于坐好了,这时我才发现他比别的同学要矮一些。  相似文献   

8.
记得第一次给学生上课,正说得兴起,一不小心被讲台绊了一下,学生哄堂大笑。我尴尬极了,自嘲了一句:“这讲台也欺人。”学生的笑声嘎然而止。这是我给自己找“台阶”。在尴尬面前,懂得给自己一个“台阶”下的人自然是明智的,然而作为教师更应该学会的是给学生“台阶”。给学生一个“台阶”,可以使孩子们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改变自己的动力。这动力是讽刺、挖苦、辱骂之类永远无法比拟的。记得我教过的一位学生非常聪明,却总是不肯用功读书,上课喜欢做小动作,回家也不愿温习功课,考试成绩每次都一塌糊涂。原班主任对他死了心,经常…  相似文献   

9.
把自信唤醒     
有一次,给同事代课。课间,与坐在讲台旁边的一位学生闲聊,他的话让我很是震惊。  相似文献   

10.
早自习时,一个迟到的学生慌慌张张向教室跑去,却不幸被班主任发现了。班主任叫住他 ,微笑着说:“你是不是昨晚睡得太迟了?以后要按时休息,看书不要看得时间太长,学习 要有张有弛才行。沉住气,进教室吧!”一位语文老师在校院里见了一个没有按时交作文的学生,幽默地对他说:“一个作家说过 ,难产是天才的标志。我相信,你不久就会给我交来一篇好作文的。”口头向全班同学作自我介绍时,剩下最后一个学生就是不上讲台。老师心平气和地说:“ 我和全班同学都理解你。我在当学生时,第一次上讲台发言比你还紧张。这样吧,你写个稿 子,…  相似文献   

11.
别往他的碗里放苍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常规,又到了课前讲成语故事的时间了。今天走上讲台的4位学生中,有一个陌生面孔。说他陌生,是因为一年多来,我很少听到他在课堂上回答我提出的或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当然更不用说他与别人争论了。这个“小个子”怯怯地走上讲台,我在台下暗暗地为他捏了把汗。“今天我给大家讲的成语故事是‘逼上梁山’。”“小个子”的声音轻轻的、低低的。只见他微微地抬起头,急慌慌地扫了一下站在最后一排的我,从讲桌上捏起一支粉笔,迅速转过身去,板书他的成语。为了缓和气氛,我故作轻松地插了一句:“平常刘泽云同学很少大声讲话,今天却站…  相似文献   

12.
本学期开学前,成都市玉林小学出人意料地把全校教室里的水泥讲台统统打掉,仅仅在教室的前面给老师们放了一张与学生课桌差不多高的桌子,有的干脆连桌子也没放。此举立即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新课程对接3月以来,《中国教育报》等数十家新闻媒体的报道,充分肯定了该校的这一举措。有人持谨慎乐观的态度:拆了讲台,会不会乱了课堂?但始作俑者、成都市玉林小学校长胡晓东坚定地认为,打掉讲台是促成教师观念转变到行为转换的重要举措。他说,“1999年,我校进行教学改革时,发现讲台是一道屏障,限制和禁锢了教师的教学,阻碍了教师…  相似文献   

13.
近来红学界颇不安宁,于是遥想当年,西南联大教授刘文典这样讲《红楼梦》: 其时天已近晚,讲台上燃起烛光。不久,刘文典身着长衫,缓步走上讲台,坐定。一位女生站在桌边用热水瓶为他斟茶。先生从容饮尽一盏茶后,霍然站起,有板有眼地念出开场白:“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满筐!仙桃只要一口就行了啊……我讲红楼梦嘛,凡是别人说过的,我都不讲;凡是我讲的,别人都没有说过!今天给你们讲四个字就够了。”于是他拿起笔,转身在旁边架着的小黑板上写下“蓼汀花滁”四个大字。  相似文献   

14.
真实的谎言     
那是一节作文评讲课,孩子们挨着个儿上讲台读自己的佳作,好不得意;我也为他们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而喜形于色。我用赞赏的目光环视着活泼聪明的孩子们,心里无限满足。可就在这时,我的眼睛定格在一个不和谐的“音符”上,咦,他在干什么呢?我走近了他———张雷,朝着他笑。他抬起头,有些惊慌失措,又有些不好意思,双手轻轻地掩住一张写着字的小纸条。我和蔼地说:“把纸条给我看看。”他听到了,但没把纸条给我。他的同桌立即举手向我报告:“我看见他写了陈晓愈什么的。”(陈是我班的后进生)我友好地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他低着头…  相似文献   

15.
于细微处     
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年轻的特级教师异地讲课.阶梯教室里坐满了学生以及慕名而来的观摩教师,大家都想一睹这位年轻特级教师的风采。上课铃响起,只见一位相貌平平、腋下夹着讲义的小个子老师,快步走向讲台。他远没有人们想像中的那么儒雅倜傥.台下一阵嘘声。年轻人站在讲台上,平和友善地环顾有些躁动的听众,宣布“上课”,全体学生起立;有一些观摩教师睨着眼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教师示意大家坐下。当他要放下讲义时,发现讲桌上有一层淡淡的粉笔灰,他迅速走下讲台,  相似文献   

16.
一、故事设疑激发兴趣。吴老师微笑着走上讲台,声情并茂,娓娓道来:花果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那里住着一群猴子。有一天,猴王给小猴分桃子。猴王说:“给你6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3只小猴吧。”小猴一想,自己只能得到2个桃子,连连摇头说:“太少了,太少了。”  相似文献   

17.
水中取硬币     
周岷 《中学生天地》2009,(11):51-51
这一天的物理课.周老师端着一个白瓷盘走上讲台。“又要搞什么鬼啊?”同学们议论纷纷。果然,他又要给大家出难题了。  相似文献   

18.
佚名 《阅读与鉴赏》2007,(1):116-116
闻一多先生有一次给学生上课,他走上讲台,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算术题:“2+5=?”学生们疑惑不解。然而闻先生却执意要问:“2+5=?”同学们于是回答:“等于7嘛!”闻先生说:“不错,在数学领域里,它等于7,这是天经地义,颠扑不破的。但是,在艺术领域里,2+5=10000也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9.
我放在讲台桌上的备课笔记竟然被人撕烂了两张,我火冒三丈:这是谁干的?胆子也太大了,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老师?很快就有知情的学生向我“揭发”了撕本子的人。我一看那个学生,心里“咯噔”一下,顿时愣住了。几天前的情景立刻浮现出来:那天,我检查学生的作业,发现他写字潦草,一气之下,将他的本子撕为两半。我的理由很充分:这孩子太不听话了。平时,我不止一次讲过,字是人的门面,写一手好字,会给人好的印象,可他就是不听。“这样的孩子,不给他点厉害瞧瞧,以后就难以管教了。”但是,我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学生竟然“以牙还牙…  相似文献   

20.
“请王征同学把他制作的指南针给我们展示一下好不好?”随着一阵阵的掌声,一位瘦弱的男生走上了讲台,他手中捧着三个纸盒,随即一一打开并伴随着讲解,最后他还邀请几个同学上台对自己的指南针做了验证,并接受了其他同学的提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