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动损伤,是指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损伤。中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时常会发生一些程度不等的意外或运动损伤,这些意外事故当然谁都不希望有。我们教师都注意教学中采取保护措施以及对损伤的处理,但防患于未然才是关键。教师在教会学生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在运动中保护自己,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从而使学  相似文献   

2.
跨栏运动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在快速跑动中连续跨过一定数量、高度及间距的栏架.跨栏项目有着技术复杂的特点,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在运动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很容易出现损伤,这不仅会对训练者带来身体上的伤害,还会使训练者产生对跨栏项目的恐惧,不利于学生对跨栏技术的良好掌握,严重时会造成终生伤害.基于以上,本文结合实际调查分析了体育教学中跨栏运动损伤情况及成因,并针对性的探讨了跨栏运动损伤的预防策略,旨在为相关跨栏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减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运动损伤,从而保证跨栏教学和训练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解长青 《考试周刊》2011,(56):152-153
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身体损伤,是体育教学训练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事件之一。运动损伤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健康,而且一旦发生,常不易恢复,甚至会缩短运动寿命。造成终身残疾。因此,如何避免学生的运动损伤,提高体育教学训练质量,增强学生体质。是值得每一位体育教师密切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我在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在日常的体育教学工作中.  相似文献   

4.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其是中职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体育与健康教学实施过程中,由于受教学组织不力、技术动作难度较大、准备活动不充分、运动场地与天气欠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常常会出现运动损伤。所谓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损伤。按照运动损伤的组织和部位来划分,一般可以分为肌腱、肌肉及韧带损伤;关节损伤;骨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5.
在高校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学生运动损伤的事件。运动损伤的发生与体育项目特点、学生运动技术以及学生的身体状况等,都有着直接的联系。运动损伤不仅会危害到学生的身体健康,甚至会给学生带来终身的身心健康困扰,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必须重视对运动损伤的研究及预防。本文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对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进行了阐述,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寻求预防和处理运动损伤的有效方法,以期指导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全面提升对运动损伤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6.
王宏举 《甘肃教育》2012,(24):74-75
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损伤。运动损伤的发生,不仅会对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造成负面影响,甚至会缩短学生的运动寿命,而且还妨碍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研究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做好运动损伤的预防工作,对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体育专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损伤,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运动损伤,影响教学、训练、身心健康的发展.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我校学生的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手指关节等上肢关节运动损伤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与探讨,希望能找出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病规律,提高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防预意识,为上肢关节损伤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运动损伤不仅会对训练者身体造成直接损伤,还会给他们留下一定的心理创伤。因此,在业余运动训练中应该充分重视运动损伤,尽可能的避免损伤的发生,并且还要第一时间治疗损伤。本文也是从这个点出发,全面分析了业余运动训练的过程中,运动损伤的成因以及相应的控制措施,最后提及了损伤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体育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教学中经常会发生扭伤、挫伤等运动损伤,如果延误了治疗的时间或处理方法不当,将会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诸多影响。笔者通过对学生发生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总结了几种常见的运动损伤的处理和预防,以减少在体育教学中损伤的发生和伤害程度。一、研究对象学生共发生的运动损伤196例,其中男生142例,女生54例。二、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查阅运动生理、运动损伤机理等相关资料,进行分析、论证。逻辑分析法:对调查的损伤情况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判断出损伤的原因。数理统计法:对每一位学生发生损伤的原因和部位进行调查,把调查数据进…  相似文献   

10.
体操是运动类损伤的多发性项目之一,本文针对榆社职业中学体操课中学生发生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运动损伤的易伤部位,研究致伤原因,提出预防措施,为今后学校在体操教学训练和教学中有效预防损伤提供参考,最大限度减少体操课中运动损伤情况的发生,使学生安全进行体操课程的学习和训练,提高学生体质,从而促进体操教学正常开展,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加快体操运动普及。  相似文献   

11.
沈涛 《教师》2008,(14):77-80
篮球运动是一种包括跑、跳、投、对抗等多种能力的综合性运动项目,必须具备全面的身体素质的学生才能对付激烈的篮球运动。一旦发生损伤,就会给学生学习、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直接影响学生参加这项运动的积极性。篮球运动对抗性强,在教学、训练、比赛中,由于诸方面原因,极易发生急性损伤。为最大限度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本文对篮球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从长期教学实践和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在练习太极拳过程中膝关节的损伤比较高。本文就大学生在太极拳运动中,导致膝关节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使大学生了解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造成膝关节损伤原因,从而避免造成膝关节损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跨栏运动是一项技术动作较为复杂且对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在教学中运动损伤现象也极易发生。为了最大限度避免或减少损伤的发生和增强学生的体质,通过文献查阅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以及统计分析法对学生在跨栏跑教学中的各类运动损伤进行调查与分析,找出发生损伤的规律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浅析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明峰 《文教资料》2006,(1):134-135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各种损伤。我们称之为运动损伤。它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它不仅影响学生的健康、学习,而且对学生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妨碍体育运动的正常开展。因此,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参加乒乓球运动训练的高校专修学生和体校运动员进行乒乓球运动损伤的调查,找出乒乓球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并从生物力学、解剖学方面,对在乒乓球运动中引起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预防运动损伤的相应措施,希望能对乒乓球的教学和训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运动损伤指在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损伤.通过文献资料和实践经验分析体育训练中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为体育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常坤 《华章》2012,(12)
篮球运动是世界范围的一项开展普遍的体育项目.由于比赛的特殊性,比赛中双方需要通过互相争夺、奔跑来实现比赛的胜利,而互相冲撞、技术动作不当等均可造成运动损伤.同样,在学校篮球教学过程中,假如教学方法不正确、动作不到位、不合理冲撞等均可造成运动损伤.慢性的小损伤不会影响学生日常生活,但严重影响学生训练、运动成绩提高和运动寿命.本文就篮球教学中常见的运动损伤机制及预防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运动损伤直接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活动能力,影响学习和工作,对开展体育活动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学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准备活动不充分以及技术动作上的失误。教师应在体育课教学中,教会学生掌握自我保护办法和处理常见损伤的知识。  相似文献   

19.
公共体育冰上课是实现提高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发展的手段之一.但是,在公共体育冰上课教学中,尤其是公共体育冰上课的教学和业余训练,学生很容易发生损伤现象,甚至出现严重伤害事故,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业也会受到很大影响.本文根据教学实践和调查分析,主要从学生的心理因素、身体素质、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场地器材等因素分析,得出影响学生在公共体育冰上课课中受伤原因,并为减少教学中出现损伤事故,对其损伤原因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根据对公共体育冰上课运动的特点以及运动损伤的规律进行分析和调查,可以把公共体育冰上课教学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归纳为以下几点,学生本身的因素、总体运动方面的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而预防公共体育冰上课专业运动损伤的基本措施有正确的防伤意识的建立、素质练习的加强、良好习惯的养成、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等.  相似文献   

20.
王合成 《教师》2008,(18):108-108
体育健康教学以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为目的。在运动、练习、锻炼身体及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准备不充分、对运动损伤原因了解不够、缺乏运动经验与自我保护能力等原因,运动损伤时有发生,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及锻炼者的健康、学习、工作,甚至会造成身体终身残疾的严重后果。显然,了解运动损伤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运动损伤是十分必要的,这样才能达到体育健康的目的,对积极开展体育运动才有倡导力和推动力。通过笔者多年的体育教学工作经验分析,运动损伤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