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教育》2010,(18):2-2
新华社消息 财政部、教育部近日发文,决定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从2010年秋季学期起,中央与地方共同设立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普通高中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财政部近日共同发布《关于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的意见》,意见称,从2010年秋季学期起,中央与地方共同设立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普通高中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面约占  相似文献   

3.
雷泓霈 《师道》2010,(11):12-13
新华网报道,财政部、教育部日前发文,决定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从2010年秋季学期起,中央与地方共同设立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普通高中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自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3亿元彩票公益金用于资助中西部地区的30万名普通高中家庭特困学生后,2010年财政部和教育部又联合下发了《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的意见》(财教[2010]356号),文件规定:"从2010年秋季学期起,中央与地方共同设立国家助学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先后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中等职业学校、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学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只有普通高中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体系尚未明确建立.本文通过对河南省普通高中贫困家庭学生资助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加大政府投入,建立健全资助制度,提高社会和学校的认识是解决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难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普通高中开展学生资助工作的现状和意义,分析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后果,论述基于心理因素开展普通高中学生资助工作的策略:提升资助工作效率,优化资助的充分性、公平性和回应性等。  相似文献   

7.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全面建立和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经省政府同意,现就继续实施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8.
资助工作凝聚着党和政府的殷切嘱托,寄托着经济困难家庭的期盼,承载着贫困学子的美好未来。近年来,合肥市秉承民生优先,扎实做好普通高中学生资助工作,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目前,合肥市共有普通高中学校107所涉及普高资助,其中市区40所、四县一市67所,在校生共15万多人,每年资助普高学生3万余人。截至2014年6月,合肥市共发放235769人次、17380.645万元  相似文献   

9.
《广西教育》2011,(2):16-16
从2010年秋季学期起,中央和广西共同设立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面约占广西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30%(去年为10%)。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所需资金由中央与自治区按8:2的比例共同分担。  相似文献   

10.
《人生十六七》2011,(02Z):44-44
贫困生上幼儿园将获国家资助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日前向全社会庄严承诺。明年将多层次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建立健全学前教育、普通高中和研究生阶段政策体系,实现国家资助政策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的幼儿、孤儿和残疾学生接受学前教育的给予资助。  相似文献   

11.
2010年9月,《关于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的意见》的下发,标志着普通高中贫困生的资助政策体系日臻完善。本研究引入了总生产函数的传统分析框架,对资助政策体系进行效率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从长期来看,总资助金额的增加对本科上线率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从短期来看,本科上线率与总资助金额之间的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正>答:伴随着我国经济30多年的高速发展,贫富差距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为了缩小贫富差距,促进教育公平,财政部和教育部于2010年9月19日联合发布《关于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的意见》,规定从2010年秋季学期起,中央与地方共同设立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普通高中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面约占全国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20%。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9):188-188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贵州宣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时表示,要逐步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国家资助体系,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并逐步对家庭经济困难子女提供学前教育资助,力求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各级各类教育的家庭困难学生都能获得资助。  相似文献   

14.
曾建荣 《广西教育》2014,(34):24-27
针对"广西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情况及其架构设计、管理模块和技术功能等不够完善之处进行调研和分析,应用流程再造理论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对其进行优化,研发出"南宁市普通高中资助信息管理系统"和"南宁市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入学资助信息管理系统",以提高南宁市学生资助工作质量、效率及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学生家庭经济困难问题突出。近年来,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快速增长,目前已有300多万人,在各高校学生群体的平均比例高达25%。因此,我国也在不断探索着更加科学、系统有效的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本文主要通过对吉林大学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的实证分析,针对目前高校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形成的原因、现状,以及这些现状对学生身心所带来的影响进行多角度分析,在不断完善认定工作的同时,结合我国资助手段,探索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析现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与困难学生群体形成原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广西教育》2010,(26):8-8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8月4日在贵州宣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时表示,要逐步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国家资助体系,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并逐步对家庭经济困难子女提供学前教育资助,力求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各级各类教育的家庭困难学生都能获得资助。  相似文献   

17.
新的资助政策体系出台,健全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加大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力度。通过探讨资助政策体系出台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资助的情况及资助效果,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浅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非物质资助"的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已基本建立起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政府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物质资助工作中发挥了主导作用.高校要积极探索政策资助、心理资助、精神资助和能力资助的途径,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非物质资助"工作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黄光华 《广西教育》2023,(17):36-39
本文分析资助育人工作的内涵、资助育人与思政教育的内在联系,资助育人体系下影响思政育人作用发挥的主要因素,论述在资助育人体系下开展农村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政教育的策略,提出创新资助育人管理模式、开展多元资助育人主题活动、加强受助学生自我教育等思政育人路径,形成“解困—育人—成长”的资助育人机制,促进农村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促进教育公平、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校传统的资助模式是单纯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经济资助,为其在校学习和生活提供基础保障,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重在提供“扶困”的保障性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主要矛盾由学生资助资源配置能否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存需求转变为能否满足其全面发展需求。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不仅要在经济上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本保障,更要转变资助资源配置理念,建立科学的评价反馈机制,改革资助工作机制,促进资助资源的创新发展,加强资助队伍建设,增加资助资源投入。通过开发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等发展型资源,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信心、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